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0-001)
- 作品数:53 被引量:351H指数:10
- 相关作者:侯加根吴小斌李树庆王大兴刘钰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延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高弯曲分流河道中废弃河道的精细识别及分布模式被引量:1
- 2020年
- 鉴于松辽盆地大型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废弃河道平面组合面貌和成因的复杂性,及其对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有效开发的重要性,以大庆长垣河流-三角洲高弯曲分流河道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岩心、测井和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不同成因废弃河道的地球物理综合响应特征分析、岩心观察描述及地震沉积学等技术手段,系统分析渐弃型、轻度废弃型及重度废弃型3种废弃河道测井相、地震波形及振幅属性特征,建立“井点微相控制与地震沉积学平面预测协同分析”的废弃河道精细描述方法,实现复杂废弃河道的精细识别。结果表明井震结合废弃河道精细描述方法使废弃河道的平面识别精度提高11%;依据废弃河道分布的复杂程度,可建立截弯取直模式、可分连续多河道模式、交叉连续多河道模式、交叉不连续鳞片状模式4种分布模式;应用上述模式指导废弃河道导致的“局部遮挡型”剩余油精细挖潜,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为水聚两驱综合措施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 蔡东梅杨会东孙立东刘朋坤杨丽瑛石荣
- 关键词:废弃河道开发地震
- 浅水湖盆三角洲分流河道单砂体精细识别与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提高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描述精度,改善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开展了浅水湖盆三角洲分流河道单砂体描述方法研究。通过区域沉积调查和岩心观察分析确定了萨、葡油层沉积环境。按照"垂向分期、侧向划界、模式预测"的思路开展储层描述方法研究,形成了地层细分对比、测井相模式建立、平面微相模式预测三角州相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流程,实现了浅水湖盆河控三角州分流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把分流河道砂体划分为复合板状、拼合带状、交织网状、分叉枝状、单一连续型5种分流砂体类型,从一类到五类河道规模依次变窄,砂体发育依次变差。深化了储层非均质特征认识,研究方法实现了在油田其他区块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在水平井部署和完善注采系统方面进行了应用,见到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 王玥何宇航郭彦如张延玲孙远实王晓峰
- 关键词: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 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从岩石类型、泥岩颜色、粒度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入手,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四段4个砂岩组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个沉积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及决口扇等12种沉积微相。根据不同微相的测井相特征,研究了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了其沉积演化特征,为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 蔡东梅
- 关键词:沉积微相扶余油田松辽盆地
- 曲面型断层的露头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曲面型断层与平面型断层相比,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更加复杂,与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更加密切,且构造样式更易于矿产的富集,对其开展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以新泰-垛庄大断裂为例,通过详尽的露头定性定量地质数据分析,得出断层两盘的岩性、产状以及断层面的擦痕、产状、运动学性质等是揭示曲面型断层发育特征的几大要素。断层控制盆地的性质、形成演化以及现今格局,与此同时,受到盆地沉积—剥蚀旋回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造成断层曲面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断层曲面形成圈闭,易于油气等流体矿产成藏;同时盆地沉陷中心的迁移造成煤等固体矿产的富集。
- 张丹锋周进峰王震宇杜智朋
- 关键词:野外露头地质意义
- 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井间砂体的刻画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后期密井网区储层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重点。针对目前反演构造建模难题,利用井震结合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建立层位,使其符合井点分层和井间地震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局部分区建模方法进行层位与断层交切,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反演构造模型。以北一断东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区S、P、G层位高精度反演构造模型及其约束下的反演数据体,提高了井间及断层区域的储层预测精度,并在B1-A21—B1-A22井区的剩余油挖潜中见到实效。
- 汪益宁何晓君桂琳唐启银冯敏杨鹤红曹淑慧
- 关键词:密井网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剩余油
- 基于青海湖现代沉积对港中油田沙一段滩坝沉积微相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对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从国内外文献调研入手,基于现代湖泊青海湖滩坝砂的研究资料和黄骅坳陷港中地区实际储层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剖面和样品进行分析,结合粒度分析、古生物鉴定等测试资料,阐明了滩坝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的划分依据,将湖泊相滨浅湖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坝主体、坝缘、滩砂、浅湖泥、湖湾泥共5种微相类型.结合港中地区沙一段沉积微相分析,界定了单一微相砂体分布范围,探讨了港中地区沙一段滩坝砂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坝主体以多期坝砂的垂向和侧向加积作用为主,自滨Ⅰ6至滨Ⅰ1坝中心逐渐向西北偏移,坝间由薄层滩砂条带或面积较小的湖湾所分割.
- 吴小斌侯加根王大兴李树庆李泉凤赵亮秦培莉
- 关键词:滩坝砂沉积微相沙一段
- 喇嘛甸油田井震结合断层识别技术被引量:8
- 2015年
- 针对喇嘛甸油田井震断层匹配矛盾突出、断层表征精度低的问题,运用井震结合断层识别技术,利用井断点与地震信息精细刻画断层。其中,多套井网标定准确地将井断点进行深时转换,与地震断层解释结果进行匹配分析,得出5类断点井震对应关系。对于井震符合好、对应单一的情况,采用井定位置、震控形态的解释方法精细刻画了断距为5m以上断层;对于断裂带部位多个断点对应一个或多个地震响应的情况,采用模式指导、属性约束的解释方法对其进行了精细表征。研究成果指导了喇嘛甸油田北西二区断层边部5口补充井、7口调整井的部署。调整后,平均单井钻遇砂岩厚度为13.8m,有效厚度为10.2 m,增加可采储量2.1×104t。
- 陈国飞
- 关键词:井震结合断层识别断裂带喇嘛甸油田
- 萨北开发区井震结合断层区精细挖潜研究
- 2016年
- 萨北开发区纯油区西部断层较为发育,受其影响,局部区域井网不规则、注采关系不完善、剩余潜力较大。2010年以来,完成了该区块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和开发地震构造解释,重新精细刻画断层分布、注采关系及潜力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井震结合断层区精细挖潜研究。根据不同区域剩余油分布特点,优选出复杂断块区注采系统调整、大断层附近整体部署高效直井、断层间窄条带区域大斜度井挖潜及常规措施调整等4种挖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断层区的精细挖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曾雪梅
- 关键词:井震结合剩余油精细挖潜
- 夹层倾角计算新方法及其在滩坝砂泥质夹层描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滩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定量描述泥质夹层的发育规律,揭示夹层发育模式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以港中油田沙一段滩坝砂为例,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青海湖现代滩坝砂沉积考察基础上,对滩坝砂内部夹层3种类别进行了识别和划分。基于精细三维构型模型和倾角测量原理基础上提出“三维层面扫描最大值法”计算夹层倾角的计算新方法,实现了对“小井距对子法计算方法”的改进。该方法在滩坝砂体内部夹层的定量描述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最终建立了泥质夹层发育模式。研究表明。滩坝砂单一坝内部侧向泥质夹层倾角在2°-5°之间,夹层平均密度为1条/70m,坝内增生体的规模在60~90m。
- 吴小斌侯加根王大兴崔智林李树庆
- 关键词:滩坝砂
-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模式及井控程度分析
- 2017年
- 针对萨尔图油田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不同类型油层砂体与目前井网不适应的难点,利用详实的岩心、测井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成果等资料,对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及井网控制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组合模式可细分为拼合宽带型、交织网状型、树枝分叉型、干枝型、单一连续型、断续孤立型6种类型,除拼合宽带型砂体外,其他类型分流河道砂体井网控制程度均较低,与井网适应性差,可依靠对现井网进行加密或对层系井网进行重组来完善单砂体的注采关系。
- 王胜男
-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井网密度萨尔图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