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606)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9H指数:6
- 相关作者:邓安梅谷明莉李腾达张薇薇黄元兰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455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免疫正常人群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近似免疫正常患者发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6a来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5.9±17.2)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2∶1。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头痛(93.2%)、恶心(70.5%)、呕吐(68.2%)等最为常见。脑脊液压力偏高,平均为(339.3±75.0)mmH2O。42例首次腰穿后脑脊液行隐球菌墨汁染色的患者中,有41例(97.6%)真菌镜检阳性;查到34例患者的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信息,其中33例(97.1%)阳性;有培养记录的患者有11例,阳性率为100%。44例患者抗真菌治疗诱导期以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6例,13.6%)为主。所有患者经抗真菌治疗之后,治愈14例,好转14例,视力听力受累15人,1例女性患者出现轻瘫,所有患者到随访时间为止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隐球菌也可累及近似免疫正常患者人群,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且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对此应提高警惕。对疑似病例及早送脑脊液标本行相关真菌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 刘加方文捷洪南李娟陈敏潘炜华廖万清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
- 上海某综合性医院秋季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真菌种群分布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监测目前上海地区某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真菌种群分布特征,为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秋季以基于微生物气溶胶采集的空气采样器采样法与曝皿法随机对上海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6处室内及7处室外环境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相关样本在含有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上经培养、分离、纯化及分子鉴定后,对不同采样地点真菌种群结构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室内空气中青霉属(约24.14%)在真菌种群结构中占有明显优势,室外空气中则以分枝孢子菌属占有优势(约34.09%),青霉属在室内空气中所占比重(约24.14%)明显高于室外(11.09%)。结论虽然上海地区的医疗水平国内领先,且被调查医院已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日常环境消毒工作,但被调查医院室内外空气中仍被发现存在高度多样性的真菌种群结构,且包含了常见的机会致病真菌如烟曲霉等,继续加强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中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 洪南方文捷刘加陈敏潘炜华廖万清
- 关键词:空气采样真菌感染
- CD69+CD4+CD25-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测CD69+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的CD69+CD4+CD25-T,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两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计量资料间的关系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69+CD4+CD25-T表达水平为10.36%±3.68%vs3.99%±1.45%,(t=9.110,P<0.000 1);TGF-β的表达水平为399.86±121.88vs 143.87±56.22 pg/ml,(t=10.79,P<0.000 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69+CD4+CD25-T细胞与TGF-β呈正相关(r=0.653,P<0.001),与IL-4,IFN-γ,IL-2呈负相关(r=-0.442,-0.567,-0.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9+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AIP的免疫病理过程,是临床诊断与治疗潜在的生物学指标。
- 李腾达龙曙萍黄元兰孙懿郭杰刘云张薇薇谷明莉邓安梅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
- 磷脂酸含量测定法评价烟曲霉孢子对肺上皮细胞磷脂酶D活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优化检测烟曲霉刺激A549细胞后磷脂酸(phosphotidic acid,PA)含量变化的方法,间接反应细胞内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活性变化.方法 建立烟曲霉ATCC13073刺激肺上皮细胞模型;采用甲醇氯仿法提取胞内脂质;用改良的磷脂酸含量测定法测定PA标准品和细胞内PA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PA标准品在5~ 250 μmol/L呈线性关系;经膨胀孢子刺激后,肺上皮细胞内PA含量显著升高,休眠孢子在这一过程中对肺上皮细胞内PA含量无明显作用.结论 改良的PA测量法能快速、稳定而有效地测定细胞内的PLD活性.烟曲霉膨胀孢子能显著激活肺上皮细胞内的PLD活性.
- 王硕韩雪琳高欢宗浩韩黎
- 关键词:磷脂酸
- 45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L-23/IL-17轴表达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IL-23/IL-17轴各亚基、受体基因及蛋白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1-PCR)技术检测45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3p19、p40、IL-12p35,受体IL-23R、IL-12Rβ1、IL-12Rβ2,IL-17A、IL-17F基因表达量,用ELISA方法检测IL-23、IL-17的蛋白表达,分析ITP患者IL-23、IL-17表达与PLT的相关性。结果(1)WP患者外周血PBMCIL-23p19、p40,受体IL-23R、IL-12Rβ1,IL-17A、IL-17F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5.58、2.13、4.20、2.45、4.29、2.50倍。(2)ITP组外周血清IL-23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198.70±94.56)ng/L对(50.72±22.97)ng/L,t=-10.06,P〈0.001],血清IL—17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85.25±21.97)ng/L对(11.39±4.27)ng/L,t=21.94,P〈0.001]。(3)ITP患者外周血中IL.23表达与PLT呈负相关(r=0.408,P〈0.01),IL-17的表达与PLT呈负相关(r=0.464,P〈0.01),IL.23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6,P〈0.01)。结论IL-23/IL-17轴基因及蛋白在ITP中表达异常,提示IL-23/IL-17轴在ITP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 钱琤崔庆亚邓安梅秦琴陈海飞沈红石王兆钺任传路吴天勤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介素类发病机制
- 高发、新发真菌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早期诊断技术研究
- 博士期间(2015-2018)主要致力于临床真菌病诊治和早期诊断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化。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SCI论文9篇(6分以上第一排名2篇),累计IF=28,参编论著两部,持有专利20项,主持科研基金2项,获华夏科...
- 方文捷潘炜华廖万清
- 关键词:隐球菌念珠菌
- 文献传递
- 新生隐球菌的模式识别受体及下游信号传导被引量:1
- 2016年
- 新生隐球菌感染机体后,经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引发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激活核因子NF-κB,进而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诱导相关炎症因子的生成,活化Th1、Th2、Th17等适应性免疫细胞,同时募集巨噬细胞吞噬清除隐球菌。目前对隐球菌模式识别受体的种类及功能仍有待探索,对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需深入,充分研究模式识别受体和下游信号传导,将对隐球菌病的免疫调节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李颖芳潘炜华
- 关键词:隐球菌信号通路免疫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37表达增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37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究其在PBC致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8月于长海医院确诊的42例PBC患者和38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BMCs中IL-37的mRNA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37,IL-6,IL-17,TNF-α,TGF-β,IL-18和IL-23的蛋白水平,同时记录PBC患者的病理性分期。对IL-37与IL-6,TNF-α,IL-17,TGF-β,IL-18,IL-23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IL-37与PBC疾病分期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IL-3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别为2.81±0.94 vs 1.09±0.56,356.14±169.36 pg/ml vs 86.68±48.23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11,9.462,P均<0.000 1)。相关性分析表明:IL-37与IL-17,TNF-α,IL-6,TGF-β呈正相关(r=0.561 2,0.661 9,0.672 1,0.765 3;P值均<0.001),与疾病分期(Ⅰ~Ⅳ)呈正相关(r_s=0.348 9,P<0.05)。结论 IL-37可能参与了PBC的致病过程,对疾病预测与诊断有重要意义。
- 李腾达陈燕龙曙萍谷明莉刘鹏吴林洪邓顺江张薇薇钱铮邓安梅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白细胞介素-17
- 白念珠菌对树突状细胞Bcl 10和IL-2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Bcl 10和IL-23在白念珠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热灭活白念珠菌体外刺激人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于第2、4、6和12小时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 10的表达状况,同时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IL-23的表达。结果:Bcl 10的表达在刺激4小时后逐渐降低。白念珠菌刺激可以迅速诱导IL-23的表达,但IL-23的表达在4小时达到顶峰后即下调。结论: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人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Bcl 10表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白念珠菌刺激4小时后IL-23表达降低的原因之一。
- 胡志德黄元兰汪怀周孙懿秦琴陈孙孝邓安梅
- 关键词:白念珠菌树突状细胞BCLIL-23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增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n=38)和健康对照者(n=38)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利用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 Mayo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IL-9,PU-1, TGF-β的表达量。并采用 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进一步分析 Th9细胞百分比与 PBC患者生化指标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患者Th9细胞百分比增高(t=27.29;P<0.01),且随疾病分期加重逐渐增高。IL-9,PU-1和TGF-β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t=14.69,23.92,10.48;均P<0.01),且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也显著增高(t=11.66;P<0.01)。生化指标(ALP,AST,ALT,GGT,TBIL)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t=10.94,12.95,10.56,14.92,27.70;均P<0.01)。Th9细胞百分比与患者 Mayo评分、AST,ALT,GGT和TBIL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9细胞可能参与了PBC发病机制,且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这为未来免疫调节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了新的依据。
- 李虎陈燕张蕾刘挺挺叶辛郭杰邓安梅
- 关键词:TH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