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30037)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蒋建新杨策王海燕杜娟李力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表皮干细胞
  • 1篇电刺激
  • 1篇动点
  • 1篇增殖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激...
  • 1篇释放激素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皮质
  • 1篇皮质素
  • 1篇漂移
  • 1篇迁移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培养技术
  • 1篇细胞运动
  • 1篇细胞增殖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4篇杨策
  • 4篇蒋建新
  • 3篇王海燕
  • 2篇杜娟
  • 2篇李力
  • 1篇姚波
  • 1篇徐苗苗
  • 1篇黄苏娜
  • 1篇刘庆
  • 1篇严军
  • 1篇钟河江
  • 1篇邓先见
  • 1篇曾灵
  • 1篇顾玮
  • 1篇王淞
  • 1篇胡雪飞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Burns ...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2011年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敲除(KO)小鼠饲养、繁殖及基因型鉴定的方法。方法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CRH KO小鼠,按照遗传学规则,对杂合子型(CRH+/-)小鼠进行配对繁殖,提取幼鼠尾部组织全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幼鼠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 CRH KO纯合子型(CRH-/-)小鼠的繁殖和饲养均获得成功,采用PCR成功地对所获得的小鼠进行基因分析,在子代小鼠中存在野生纯合子型(CRH+/+)、杂合子型(CRH+/-)及CRHKO纯合子型(CRH-/-)小鼠。CRH-/-小鼠较另外2种基因型小鼠存活率明显下降,但3种基因型小鼠在出生后10 d及30d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可从杂合子型(CRH+/-)小鼠中获得CRH KO纯合子型(CRH-/-)小鼠。
王海燕刘庆钟河江杨策黄苏娜严军蒋建新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近亲繁殖
活细胞工作站使用中的视野漂移与矫正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在现有的硬件水平上找到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矫正影像漂移问题。方法利用活细胞工作站采集细胞运动的数据,并利用Imaris软件对视野中的细胞和不动点进行轨迹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视野中的不动点矫正视野移动的方法,即借鉴数学微积分的原理,还原细胞运动的真实情况。共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分别选择了5个细胞和3个不动点进行轨迹追踪。结果视野中存在不动点,利用这些不动点可获得细胞的真实坐标,并对细胞移动方向进行矫正,通过矫正,消除了影像漂移带来的对细胞运动方向的影响,矫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定点标记的数学模拟矫正方法能有效克服活细胞摄影过程中的漂移问题。
杜娟孙剑会李力杨策曾灵王海燕蒋建新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创伤电刺激迁移不动点
生物电场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内源性生物电场对体外培养的表皮干细胞(Ep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取第1代EpSCs接种于趋电小室,24 h后进行以下处理:(1)分别给予0 mV/mm(Ⅰ组)、100 mV/mm(Ⅱ组)、200 mV/mm(Ⅲ组)直流电刺激,刺激频率为24 h刺激2次,每次1h,间隔1h,重复2次,共历时72 h.各组分别培养24,48,72 h后固定视野下细胞计数以检测生物电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分别给予0 mV/mm(Ⅰ组)、100 mY/mm(Ⅱ组)、200 mV/mm(Ⅲ组)直流电刺激,连续刺激3h,活细胞工作站实时记录迁移情况以检测生物电场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24,48,72 h各时相点检测到Ⅲ组细胞增殖率[(107.4±21.9)%、(270.2±71.4)%、(544.0±95.1)%]明显高于Ⅰ组[(35.1±21.0)%、(138.6±31.0)%、(323.5±23.0)%]、Ⅱ组[(66.9±24.2)%、(192.1 ±36.2)%、(406.7±50.7)%](P均<0.01),且Ⅱ组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细胞均向阴极定向迁移,Ⅰ组细胞随机运动.Ⅲ组细胞的轨迹迁移速率(Vt)[(42.5 ±2.8) μm/h]、位移速率(Vd)[(32.3±1.8)μm/h]、电场方向迁移速率(Vx)[(29.7±1.3) μm/h]均显著高于Ⅰ组[(36.2±2.2)μm/h、(23.6±2.9)μm/h、(18.2±1.8) μm/h]、Ⅱ组[(34.3±1.6) μm/h、(23.8±1.2) μm/h、(21.2±1.6) μm/h] (P <0.01).结论 内源性生物电场具有促进EpSCs增殖和引导其向阴极定向迁移的作用.
王淞王海燕杜娟胡雪飞杨策蒋建新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运动体外研究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Implications for wound healing and cancer invasion被引量:5
2013年
During embryonic morphogenesis, wound repair and cancer invasion, cells often migrate collectively via tight cell-cell junctions, a process named collective migration. During such migration, cells move as coherent groups, large cell sheets, strands or tub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ly. One unexpected finding regarding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is that being a "multicellular structure" enables cells to better respond to chemical and physical cues, when compared with isolated cells.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epithelial cells heal wounds via the migration of large sheets of cells with tight 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 Recent studies have gained some mechanistic insights that will benefit the clinical understanding of wound healing in general. In this review, w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role of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in wound healing, regeneration and cancer invasion and discuss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for wound healing.
Li LiYong HeMin ZhaoJianxin Jiang
关键词:E-CADHERIN
大鼠表皮基底层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简单、可靠的大鼠表皮基底层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大鼠背部皮肤,采用胰酶两步消化法获得单细胞悬液,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富集干细胞,将慢黏附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均以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以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双重荧光染色鉴定细胞表型,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多角形、呈铺路石样排列,倍增时间约为24h,细胞形态和生长规律符合基底层干细胞的特征。免疫荧光鉴定显示细胞共表达β1-整合素和K19,基底层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细胞。结论两步消化联合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获取基底层干细胞简易可行,培养的细胞活力好、表型可靠。
邓先见姚波李力徐苗苗顾玮杨策蒋建新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表皮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