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25801)
- 作品数:88 被引量:2,082H指数:24
- 相关作者:许强黄润秋程谦恭文华朱大勇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强震条件下双面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了研究双面坡在强震条件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手段,设计完成了四类11个模型试验,从改变模型的坡度和坡顶宽度、软岩硬岩结合、阶梯状坡形等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双面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强震条件下地震水平惯性力是导致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地震情况下边坡变形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初动破坏效应;振动过程中双坡具有明显的共剪效应,坡面为阶梯状时其共剪效应更明显;坡体结构为上软下硬时下部硬岩对振动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上硬下软时坡体易整体偏移产生变形破坏。试验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 肖锐铧许强冯文凯陈建君左雅娅
- 关键词:强震区振动台物理模拟
- 饱和过湿土含水量控制的室内模型试验
- 2011年
- 为探讨降低潮湿多雨地区饱和过湿土含水量的方法及效果,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电渗排水法的降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有效降低饱和过湿土的含水量,达到排水固结效果,但土样中含水量降低程度的空间分布都存在不均匀性;采用真空预压法时,上下各层的含水量变化不大,固结效果相对较均匀.
- 胡启军文华龚成王天恒
- 关键词:过湿土含水量模型试验真空预压电渗
- 基于数量化理论Ⅲ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5.12"地震触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通过遥感解译分析,雎水河流域共触发次生崩滑灾害759处,影响因素是其控制与形成机理的综合体现,对主控因素及影响权重的分析可为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本文以雎水河流域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为例,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对灾害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主控因素是断层上下盘、距发震断裂距离和地震烈度,起重要作用因素是岩性、坡体结构和高程,坡向和坡度影响作用最小;各影响类目中起主控作用的是F2下盘,F3上盘和碳酸盐岩岩性、距龙门山前山断裂4~7km范围和横向坡体结构;数量化理论Ⅲ计算结果与数理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数量化理论Ⅲ对于分析灾害发育主控因素和主控类目分析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赵伟华巨能攀赵建军黄润秋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群发泥石流灾害被引量:41
- 2011年
- 在2008-05-12汶川地震后的极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溪河流域的龙池"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龙溪河流域在2010-08-13遭遇强降雨过程,流域内共有45处暴发泥石流,其中34处沟谷泥石流,11处坡面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共334×104 m3,造成大量泥沙淤积在龙溪河下游河道内,该段河床平均淤高5 m。诱发"8.13"群发泥石流的最大1 h降雨量达75 mm,相当于20 a一遇的1 h降雨量。"8.13"群发泥石流中88.9%的泥石流活动集中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3 km范围内,仅有11.1%的泥石流分布在距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3~5 km范围。除受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影响外,泥石流分布还受地层岩性和地形的影响。龙池群发泥石流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占总数的88.9%,而稀性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小规模泥石流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0.0%;大规模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其他为中等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流域主要为小流域,<1 km2的泥石流流域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8.9%;而>3 km2的泥石流流域很少,仅占总数的6.7%。龙溪河河道内的泥沙淤积受泥石流活动、主河道坡度和宽度的控制,河道上半段没有泥沙淤积,而下半段有大量泥沙淤积。龙溪河河道内淤积的泥沙颗粒粒径受沿岸泥石流流域岩性的影响,粒径从龙溪河上游到下游呈明显的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龙溪河流域在遭遇较强降雨时还会暴发泥石流灾害;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的山区,在暴雨激发下还有可能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在雨季到来时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特别要提防不易被发现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做好防灾预案和预警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泥石流灾害。
- 余斌马煜张健楠吴雨夫张惠惠李丽褚胜名亓星
- 关键词:群发泥石流地震
- 汶川地震触发的绵远河流域崩塌滑坡的特征被引量:25
- 2011年
- 利用地震后ALOS影像自动提取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内的崩塌滑坡,结合野外调查共确定地震触发崩塌滑坡1 073处,面积48.5 km2。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浅层崩滑体;同时由于地震力作用强烈,触发了许多深层、高速、远程滑坡,并形成了大量的滑坡堰塞湖。汶川地震诱发的第二大滑坡文家沟滑坡就位于流域内,该滑坡是本次地震中滑动距离最远的滑坡。地震导致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在沟道内或悬挂在斜坡上,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GIS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发震断层的控制,流域内的崩塌滑坡受到了映秀-北川断裂和江油-都江堰断裂的双重影响,主要分布于两断裂上盘的一定范围内;地层岩性影响着地震滑坡的类型,岩浆岩、白云岩等硬岩主要发育浅层崩滑体,而上硬下软的地层多发生大型滑坡;大部分崩塌滑坡都发生在海拔1 000~2 000 m的高程内;坡度是崩塌滑坡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大部分崩塌滑坡发生在25°~55°的范围内;坡向对滑坡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背靠震源(发震断层)方向的斜坡比面向震源(发震断层)方向更容易发生滑坡。
- 李为乐黄润秋唐川许强
- 关键词:崩塌滑坡
- 黄土高陡边坡开挖及土钉支护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以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出口明洞段右侧边坡为原型,针对黄土高陡边坡的开挖形式及在土钉支护等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岩土体及土钉支护结构的位移、轴向拉应力的变化,以FLAC软件对边坡开挖高度和支护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
- 周建富程谦恭朱圻
- 关键词:隧道黄土土钉支护数值模拟
- 边坡失稳过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采用一个1 m×2 m×4 m(高×宽×长)的模型槽,对素土和加筋土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30°、45°和60°共3种坡度,坡面考虑了平面和凸面两种形式。通过倾斜模型槽,触发模型边坡失稳破坏,利用数码摄像机采集边坡破坏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最终形态,并对裂缝的开展、滑坡体形态以及模型槽倾斜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边坡破坏呈现三维形态,坡度和坡面形状对滑体形态影响较大;同一坡度下,凸坡较平坡容易失稳,二者裂缝位置基本一致;加筋后,提高了边坡稳定性,破坏形态也发生改变。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边坡失稳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为边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卢坤林朱大勇杨扬
-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模型试验加筋破坏过程破坏形态
- 典型岩石破裂产生次声波试验研究被引量:28
- 2013年
- 在刚性材料试验压力机上对花岗岩、灰岩、红砂岩、砂岩、千枚岩及泥岩6种典型的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全过程加载试验,通过自主研制的数字化次声波探测系统对加载过程中的岩石破裂发射出的次声波信号进行了实时探测。为了研究岩石微破裂过程是否存在发射低频次声波现象及其频率分布等特性,通过小波阈值去噪、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时-频分析和时域累计振铃计数的方法对数字次声波信号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岩石在破坏前加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发射次声波现象;②岩石破裂产生突出次声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在2.0~6.0 Hz之间;③在结构较完整的情况下,硬岩(如花岗岩、灰岩)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次声信号数量要比软岩(如泥岩)多。与一般声波相比,因次声波具有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波长很长可绕开大型障碍物等独特性质,结合其他方法对岩石破裂产生次声波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可为岩石(体)稳定性监测提供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朱星许强汤明高付小敏周建斌
- 关键词:次声波岩石破裂时-频分析
- 斜坡地震响应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52
- 2009年
-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灾害,这些灾害还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动力学特征。为了研究和探索强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利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强震作用下地震力作用方向、坡体结构、坡体形态特征等因素对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强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的主要模式和过程。研究发现:地震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惯性力是导致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强大的水平地震惯性力,首先在斜坡坡顶产生走向垂直于地震力作用方向的竖向拉裂缝,同时带动裂缝外侧变形体沿水平方向运动,产生近水平或外倾的拉剪结构面(滑动面),最后沿此面整体失稳破坏。强震作用下,坡体中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岩体中控制性结构面组合特征是影响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
- 许强陈建君冯文凯肖锐铧左雅娅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斜坡动力响应物理模拟
-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被引量:204
- 2010年
-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暴发规模、活动形式及其成灾方式和危害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别。通过对8.13清平乡泥石流、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以及龙池泥石流的基本分析,表明8.13泥石流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物源主要来自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滑堆积物、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拉槽"侵蚀等显著特征。震区异常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极端气候所造成的局地短时强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根本原因。针对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暴发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对震区泥石流的防治,尤其是针对具有重大泥石流隐患的沟谷,一方面应提高设防标准,强化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另一方面更应引入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注重"防""治"结合;"软""硬"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与"管理"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防范地质灾害。
- 许强
- 关键词:群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