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10)

作品数:93 被引量:925H指数:17
相关作者:马军陶芳标伍晓艳邹志勇金菊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9篇儿童
  • 24篇少年
  • 24篇青少年
  • 23篇儿童青少年
  • 19篇肥胖
  • 17篇近视
  • 16篇视力
  • 11篇小学生
  • 11篇超重
  • 9篇健康
  • 8篇肥胖症
  • 8篇保健
  • 7篇干预
  • 6篇健康教育
  • 5篇代谢
  • 5篇饮食
  • 5篇睡眠
  • 5篇卫生保健
  • 5篇家庭
  • 5篇超重肥胖

机构

  • 41篇北京大学
  • 2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苏州大学
  • 5篇蚌埠医学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市朝阳区...
  • 4篇北京安定医院
  • 4篇沈阳市苏家屯...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杭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3篇马军
  • 19篇陶芳标
  • 15篇伍晓艳
  • 13篇邹志勇
  • 12篇金菊香
  • 11篇高国朋
  • 11篇万宇辉
  • 9篇陈天娇
  • 9篇王烁
  • 8篇王宏
  • 7篇方云
  • 7篇徐勇
  • 7篇阳益德
  • 6篇周佳
  • 6篇马迎华
  • 6篇孟祥坤
  • 5篇付连国
  • 5篇余毅震
  • 5篇王海俊
  • 5篇许韶君

传媒

  • 48篇中国学校卫生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校医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教育生物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1篇2012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龄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为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8所中小学校选取1 620名一到八年级学生,将各年级学生分为3组,分别参加3种近视筛查:串镜组(裸眼远视力+串镜检查)、计算机验光组和雾视组。将散瞳后检影验光法设为金标准,使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上述3组近视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灵敏度在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中分别为91.9%,83.6%和84.4%,特异度在3种方法中分别为83.6%,98.2%和9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6%,97.5%和98.7%,约登指数分别为0.76,0.82和0.83。3种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不同年级组间不一致。结论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用于筛查中小学生近视均安全可靠,串镜法快速可靠,适用于一般学校和儿童卫生保健部门筛查使用;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结果更为准确,适合有条件的学校卫生机构用于近视筛查。
伍晓艳裴晨璐华文娟杨积文姜旋金菊香陶黎明万宇辉马军陶芳标
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66.4%,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形成率分别为69.4%和6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吃食物前洗手、不在校外小摊上购买小吃、出现传染性疾病症状告诉老师以及生病告知学校老师等行为,小学生的形成率高于中学生,而上完厕所后洗手以及咳嗽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者手遮挡等行为,中学生的形成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和父母居住、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母亲职业等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有关。结论: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形成率仍有待提高,且其形成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
冯娜罗家有李辉霞朱娜奉琪李雄伟周海湘
关键词:家庭因素
中学生生活技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生活技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提高青少年生活技能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全国抽取6个省/直辖市,每省(市)方便抽取4所中学,各校样本量不低于200人,共4 528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成长环境和生活技能水平评价。结果学生生活技能量表的总体平均得分为(74.4±11.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段、城乡、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心情状态、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家庭管教风格、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生活技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好、与老师关系好、家庭管教风格偏严格是青少年生活技能较好的保护因素,农村、女性、学习成绩较差、大多数时间心情不愉快是青少年生活技能较好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生活技能水平有显著影响,应重点针对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学生生活技能教育进行探索。
李晴雨宋娟马迎华周佳胡翼飞王怡欣彭华参
关键词:健康教育
父母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父母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的影响并探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过长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市中学、城市小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各抽取4所学校,对抽中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各2183人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视屏时间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因素对学生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结果中小学生视屏时间过长报告率为10.4%,男生(11.9%)高于女生(8.9%)。父亲一周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总时间>180 min、工作日和一周日均视屏时间>120 min,其孩子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0.64,1.88和1.91倍。母亲工作日、休息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120 min,其孩子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1.87,1.52和1.76倍,父亲工作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对男生和女生均有影响,母亲工作日、休息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对女生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父母日常视屏时间对子女的视屏时间有较强的影响,在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屏行为防控措施时应考虑父母视屏行为的影响。
安美静陈天娇马军
关键词:计算机终端儿童青少年
重庆市儿童及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6~18岁儿童及青少年9 596名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同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书面作业时间>2 h/d和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上学日静态行为时间平均值为2.82 h/d,静态行为总时间>2 h/d的报告率为74.1%,男生(2.88 h/d,75.3%)高于女生(2.75 h/d,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为初中和高中是学生书面作业时间>2 h/d和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共同危险因素,教学活动从不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是其共同保护因素。此外,女生(OR=1.187,95%CI:1.048~1.299)、家长静态行为时间>2 h/d(OR=1.529,95%CI:1.303~1.794)是学生书面作业时间>2 h/d的危险因素;非独生子女(OR=1.194,95%CI:1.066~1.320)、家长不限制屏前娱乐时间(OR=1.193,95%CI:1.062~1.388)和家庭装有电视机(OR=1.330,95%CI:1.147~1.472)是学生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儿童及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家庭屏前环境建设是其主要可改变的影响因素。
冉敏王宏彭林丽何芳杨静薇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
学校近视防治要重视近视源性环境的改善被引量:31
2013年
近视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病因呈多样性,但只有一小部分近视具有明确的遗传性,通常发生早且近视程度高,伴随明确的染色体定位[1]。在工业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近视出现在儿童期,特别是在校期间,称之为学校近视(school myopia)[2]。在典型的学校近视病例中,屈光不正通常出现在8~14岁,也就是小学的中晚期或初中阶级。
陶芳标
关键词:视力社会环境
青少年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联被引量:32
2013年
尽管近视可归因为遗传有相当大一部分[1],但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在屈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旧[2-3],尤其是在东亚地区[2]。这一现象与屈光不正可以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等屈光物质进行调节的内在可塑性相一致,而且这些物质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2]。十几年前,大量的观察性研究都是基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具有保护作用这一假说,认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不仅能够减缓近视进展速度,还能预防近视的发生[4-6],但也有少数研究并没有发现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联。与此同时,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探索户外活动与近视关联的机制也在不断的深入中。
金菊香伍晓艳万宇辉华文娟高国朋方云裴晨璐陶芳标
关键词:视力青少年
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视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联合作用对中国学生视力的影响,旨在为制定防控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年基线调查,在中国7个省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7 210名中小学生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青春期发育指标与户外活动时间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4组。分年龄、性别探讨视力不良检出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联合作用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结果所调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9%。不论男、女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与户外活动时间的不同联合分组之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17,262.06,P值均<0.01),均表现为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组最高(男女生分别为76.0%,77.8%),其次是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组(71.9%,73.8%),未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组最低(62.9%,5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地区、学习习惯等因素后,已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未出现月经初潮/首次遗精且户外活动时间≥2 h组[OR值(OR值95%CI)=1.46(1.27~1.69)];分性别分析发现,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OR值(OR值95%CI)分别为1.38(1.13~1.67),1.54(1.24~1.90)]。结论中国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和户外活动时间与视力不良有密切关联;不论男、女生,已出现青春期发育且户外活动时间较短者更易发生视力不良。在学生进入青春期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预防未来视力不良的发生。
李艳辉杨招庚董彬董彦会王西婕马军
关键词:月经初潮闲暇活动
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初步修订及信、效度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初步修订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为校内青少年学生生活技能的测量和评价提供参考工具。方法本研究通过2次定性访谈结合条目区分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内容进行修订,并采用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在北京、天津、辽宁、广东、重庆、宁夏6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10月—2014年1月抽取的24所中学共4 528名初、高中学生的生活技能进行分析,验证该量表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定性访谈、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修订后,最终形成包含思维能力(5个条目)、自我认知能力(5个条目)、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5个条目)、调节情绪-应对压力能力(3个条目)和同理能力(3个条目)共5个维度21个条目的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量表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672%,旋转后全部因子负荷和共同度均>0.40;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5~0.84(均P<0.001),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2、0.74和0.79,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调节情绪-应对压力能力、同理能力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9~0.77,重测信度为0.71~0.80,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拟合优度指数、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增值适配指数、比较适配指数、简约调整后标准适配指数、简约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0.95、0.93、0.05、0.91、0.91、0.76、0.73;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调节情绪-应对压力能力、同理能力5个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均呈正相关(r=0.53~0.71,均P<0.01),与内外控制源量表得分亦均存在相关关系(r=-0.26~0.43,均P<0.01),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
黄亚阳宋娟庄丽丽周佳王怡欣彭华参胡翼飞马迎华
关键词:信度
女童月经初潮与筛查性近视的关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女童月经初潮与筛查性近视的关联,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与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标准,在安徽省分别选取宿州、合肥和池州市3个地区,将1725名9~13岁女童纳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是否出现月经初潮,采用裸眼远视力检查结合串镜检查确定筛查性近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月经初潮与筛查性近视的关联。结果安徽省9~13岁汉族女童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62.5%(1078名)。城市女童筛查性近视检出率(71.0%)高于农村(54.6%)、每天家庭作业时间>2 h的女童筛查性近视检出率(70.8%)分别高于1~2和<1 h组(68.4%,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50,37.88,P值均<0.01)。不同年龄月经初潮已来潮和未来潮组间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仅在9和13岁女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5,11.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童月经初潮和筛查性近视呈正相关(OR=2.06,95%CI=1.68~2.52),在控制年龄和BMI等因素后,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调整家庭居住地和家庭作业时间变量后,月经初潮已来潮与筛查性近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童月经初潮与筛查性近视在部分年龄组中有关联,未来应基于队列研究设计进一步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
伍晓艳万宇辉陶舒曼许韶君陶芳标
关键词:月经初潮近视儿童女(雌)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