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WW008)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予霞杜志卿曾阳萍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学
  • 4篇左翼
  • 3篇桑塔格
  • 2篇性文学
  • 2篇女权
  • 2篇女权主义
  • 2篇女性
  • 2篇女性文学
  • 2篇左翼文学
  • 2篇《恩主》
  • 1篇性幻想
  • 1篇虚构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艺术
  • 1篇衍变
  • 1篇艺术
  • 1篇营地
  • 1篇元小说
  • 1篇知识分子
  • 1篇诗歌

机构

  • 10篇集美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0篇王予霞
  • 2篇曾阳萍
  • 2篇杜志卿

传媒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外国文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华侨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国外文学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纽约文人集群”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2016年
20世纪30年代末,"纽约文人集群"与官方左翼分道扬镳之后,以《党派评论》为舆论阵地,大肆宣扬托洛茨基的文艺主张,明确了反斯大林主义的政治立场。凭借托洛茨基的支持与肯定,纽约文人获得了重新评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他们批评庸俗决定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分析方法;而托洛茨基也强调在更加宽泛和精微处阐发马克思主义,反对政治对文学的过度干预,主张文学的创新与自主。这样,他们相互吸引,抱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纽约文人对托洛茨基文艺主张的吸收,可视为美国左翼文化阵营的第一次自我批判,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也加速形成了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王予霞
关键词:托洛茨基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与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2015年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伊始,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影响也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产生于两次女权主义浪潮间的低谷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用;其次,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坚持在性别、族裔和阶级三重关系中探索妇女问题,为新浪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权主义作家,不仅传承了女权主义思想,也为新浪潮储备了人才。
王予霞
美国左翼诗歌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反叛与吸纳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初的美国左翼诗歌,反抗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抒发无产阶级情感,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正在发展中的现代主义诗歌大异其趣。到了30年代,美国左翼诗歌却主动吸纳现代主义诗歌手法,形成"红色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局面。这种从排斥到吸纳的姿态转换,促进了美国诗歌跨越意识形态的艺术交流,也促进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诗歌的发展。
王予霞
关键词:现代主义
《恩主》的元小说叙事艺术被引量:1
2010年
桑塔格的《恩主》是一部写得别具匠心,但却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自我反映式的实验小说。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暴露叙述和虚构的痕迹以及滑稽模仿等元小说叙述手法使小说具有浓厚的自我意识。该艺术表现手法是探讨桑塔格小说风格的重要基点。
曾阳萍杜志卿
关键词:元小说《恩主》虚构滑稽模仿
“纽约文人集群”的演变历程与文化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纽约文人集群"的沉浮是20世纪美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缩影。本文在系统梳理该群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究其思想演变的多重内在原因,着重分析它对美国文化的独特影响;同时探讨以桑塔格为代表的新生代与该群体的深刻联系,进而阐发新旧左翼之间的思想互动与传承,探寻该群体批评著述活动在当今形势下所显现的现实意义。
王予霞
关键词:知识分子桑塔格
《党派评论》与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30年代,菲利浦斯与拉夫从美国左翼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在机械决定论、反映论嚣尘之际,创办《党派评论》,对教条马克思主义批评做了比较彻底的清理。他们围绕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文学的社会功用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阐发文学感受力,凸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作用,以独立的姿态认识马克思主义,初步建构起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这样才不至于跟随苏联丧失自我。他们的理论探索不仅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的美国左翼文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反观中国的左翼文学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具有借鉴意义。
王予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论桑塔格《恩主》中的不可靠叙述
2018年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处女作《恩主》充斥着大量荒诞不经的梦境叙述,学界也倾向于以此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并形成一种"反对阐释"的定见。然而,以修辞叙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发现,作品中的叙述者并不非常可靠,文本中存在两类不可靠性。其中,契约型不可靠性支持了审美的解读,读者因此很容易掉进阐释的陷阱。而疏远型不可靠性则构成了对叙述者的反讽,揭示了"恩主"的真面目。对不可靠叙述的分析有助于读者体味作品复杂而丰富的主题意义:作品既表达了追求形式美学的诉求,同时又对陷入形式极端、视审美为自我救赎唯一出路的行为进行暗讽与否定。
曾阳萍杜志卿
关键词:《恩主》不可靠叙述
论20世纪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历史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左翼女作家在阶级斗争的宏大话语中隐含了女性意识,挑战了遮蔽在左翼阵营内部的男性霸权。美共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继续深化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把维护妇女利益延伸至私人生活领域。美共的理论探索直接催生了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并促成新旧左翼妇女运动的合流交融,形成当今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大发展的局势。
王予霞
性幻想中的艺术书写——苏珊·桑塔格艺术理论评析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以桑塔格的"营地"旨趣为核心,深入阐发她对艺术的情色呼唤以及对法西斯主义美学的迷恋,进而指出,她以性幻想为驱动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作者认为,桑塔格对雌雄同体的倡导,在艺术实践中刻意营造"三人组"形象,旨在展现人类焦虑而紧张的性妄想,这既是艺术的书写,同时也是政治的书写。
王予霞
关键词:雌雄同体
美国黑人左翼文学消长的历史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人作家乘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势,在左翼文化运动的激荡中推出了黑人左翼文学。他们把种族意识提升到阶级意识的高度,在"泛非运动"和"泛亚运动"中彰显无产阶级的国际意识,突破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轨。自此,黑人左翼文学深刻地揭露了种族主义制度的暴戾,展望了种族主义必将灭亡的理想前景,并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主流文学的发展。
王予霞
关键词:美国黑人左翼文学历史启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