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BN2008208)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蒋广震刘文斌庄苏王煜衡李向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脂肪
  • 1篇蛋白
  • 1篇低蛋白
  • 1篇幼鱼
  • 1篇幼鱼生长
  • 1篇饲料
  • 1篇体组成
  • 1篇消化酶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消化能
  • 1篇肌肉成分
  • 1篇高脂
  • 1篇高脂肪
  • 1篇斑点叉尾鮰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庄苏
  • 2篇刘文斌
  • 2篇蒋广震
  • 1篇李向飞
  • 1篇王煜衡
  • 1篇梁丹妮
  • 1篇姜雪娇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饲料中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肌肉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P36L7.5组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CR)最高,与P36L10和P32L7.5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P36L10组试验鱼肥满度(CF)最高,与P32L7.5和P36L7.5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鱼体内脏比(VBR)、腹脂率(MSI)随脂肪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组肌肉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脂肪含量随饲料中脂肪和蛋白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肝胰脏脂肪酶、胃蛋白酶活力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提高(P<0.05),但其他消化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7.5%的脂肪,32%的蛋白质,蛋能比22.4mg/kJ可满足斑点叉尾幼鱼的生长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可在实际生产配方中作参考值。
蒋广震刘文斌王煜衡李向飞庄苏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消化酶活性肌肉成分
饲料低蛋白、高脂肪和高消化能对斑点叉尾一龄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高脂肪条件下不同的蛋白和能量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2个蛋白水平(22%,28%),2个脂肪水平(10.0%,14.0%),2个消化能水平(12.56 kJ/g,14.23 kJ/g),共8组,分别为P28L10E14.23,P28L14E14.23,P22L10E14.23,P22L14E14.23,P28L10E12.56,P28L14E12.56,P22L10E12.56和P22L14E12.56。试验饲料配方使用鱼粉和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调节脂肪含量,α-淀粉、次粉和麸皮调节消化能含量,并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141.5±1.0)g。饲养60 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鱼体末重(F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不受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单一营养水平影响(P>0.05);但与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三者的交互作用(P<0.01)有关。胴体蛋白、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和消化能水平相关(P<0.05)。由此可见,饲料过高脂肪和消化能对斑点叉尾没有额外的促生长作用;饲料蛋白水平达到22%时,即可满足140~300 g斑点叉尾的营养需要;饲料中22%的蛋白、10%的脂肪、12.56 kJ/g的消化能即可满足斑点叉尾仔鱼的生长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可在实际生产配方中作参考值。
蒋广震刘文斌梁丹妮姜雪娇庄苏
关键词:体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