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678008)
- 作品数:17 被引量:98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树清陈静罗海芸张颖李凡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脑温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脑温(亚低温、常温及高温)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时脑温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鼩皮层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后6h采用局部恒温控温装置维持脑温在亚低温(31~32℃)、常温(36~37℃)和高温(39~40℃)三种不同温度状态持续1h。于缺血后24h及72h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染色及图像分析仪测定海马CA1区VEGF表达的不同强度。结果局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VEGF表达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其中以72h时31℃组VEGF的表达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亚低温后处理将在脑缺血的早期发挥脑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能增强VEGF的表达有关。低温脑保护的意义在于延长脑缺血治疗时间窗。
- 李飞李树清
- 关键词:光化学树鼩
-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及其评价被引量:4
- 2006年
- 建立一种符合临床脑缺血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作一综述.
- 陈静李树清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 高血糖和脑缺血对树鼩皮层不同区域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高血糖及局灶性脑缺血条件下,树鼩皮层不同区域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脑缺血、高血糖与VEGF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树鼩高血糖模型,并建立光化学诱导皮层局灶性脑缺血,观察缺血4h、24h及72h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计数海马神经元密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上述时间树鼩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对侧皮层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光化学反应后4h照射区皮层可见梗塞灶;24h病损达高峰;72h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等修复性反应。相应时点高血糖加缺血组的损伤大于缺血组,以缺血后24h(P<0.01)和72h(P<0.05)尤为显著。免疫组化染色表明,缺血后4h皮层缺血半暗区可见VEGF表达增加,24h达高峰,72h减弱;单纯高血糖也使VEGF表达上调;高血糖加缺血组VEGF表达强于单纯高血糖组(P<0.05),但高血糖加缺血组与缺血组的同期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1)在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体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并结合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方法学的应用能成功复制出实验性高血糖及脑缺血模型;(2)实验证明高血糖对局灶性脑缺血有恶化加重作用;(3)脑缺血及高血糖均可分别作为独立因素诱导VEGF的表达;但缺血与高血糖相加对VEGF表达未显示出叠加效应。
- 陈静李树清
- 关键词:脑缺血高血糖症光化学树鼩
- 缺血后适应调控树鼩脑缺血皮质TLR4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PO)、TLR4表达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血栓性脑缺血模型;于脑缺血4 h后夹闭右颈总动脉5 min,再开夹5 min,共3个循环建立缺血后适应模型。HE染色观察脑皮质组织学改变及炎性反应,MPO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皮质TLR4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皮质TLR4mRNA表达。结果缺血4、24和72 h后皮质神经元损伤及脑内炎性反应进行性加重,24 h达高峰,后适应处理后损伤明显减轻,且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脑缺血后MPO表达增强,后适应后24及72 h表达减少(P<0.05)。脑缺血后TLR4蛋白表达升高(P<0.05),24 h达高峰,后适应后4及24 h表达减少(P<0.05),但后适应72 h表达增加(P<0.05)。TLR4mRNA的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结论缺血后适应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表达及抑制脑内炎性反应有关。
- 冯蕊李树清
- 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缺血后适应
- 树脑缺血后海马线粒体应激与神经元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C)表达及caspase mRNA含量的改变;探讨脑缺血时神经元线粒体应激导致海马继发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树缺血后不同时间缺血侧海马神经元CytC蛋白表达;低温差速离心分离海马脑组织线粒体和细胞质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其CytC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PCR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及caspase-9 mRNA。结果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CytC于24h时由线粒体释放入胞质,而caspase-3、caspase-9 mRNA显著升高,caspase-3与caspase-9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应激,促凋亡蛋白Cyt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质,改变了空间分布,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是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 张颖李树清陈静
- 关键词:脑缺血海马CASPASE树鼩
- CsA对树鼩海马微灌流谷氨酸和钙所致线粒体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sA)对树鼩海马由谷氨酸(Glu)及钙(Ca2+)引起微环境改变所致线粒体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行树鼩海马Glu及Ca2+微灌流,24 h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低温差速离心分离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和胞质部分,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t C在胞内表达空间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caspase-3及caspase-9 mRNA的含量。微灌流Glu和Ca2+溶液后6 h于舌下iv CsA40 mg/kg BW,24 h后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树鼩海马微灌流Glu和Ca2+溶液后24 h,海马神经元Cyt C表达增强,而线粒体Cyt C含量显著下降,同时胞质部分可见CytC;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mRNA明显升高;微灌流后6 h静脉注射CsA组,海马神经元Cyt C表达显著减少,而线粒体Cyt C含量则显著增加,胞质部分未见Cyt C;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 mRNA降低。结论:海马微环境中Glu与Ca2+的大量堆积,可促进线粒体Cyt 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导致线粒体应激;CsA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与其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导孔(MPT)开放,防止Cyt C释放及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有关。
- 张颖李树清刘跃
- 关键词:树鼩海马谷氨酸细胞色素C环孢菌素
- 树鼩脑缺血后适应升高海马区rCBF及VEGF的变化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PC)缓解海马r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海马CA1区rCB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VEGF的表达。结果树鼩脑缺血时海马rCBF逐渐降低,以24 h的改变最显著,脑缺血后海马CA1区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12 h表达最强(P<0.01);缺血PC可显著影响缺血所致的改变:rCBF逐渐增加,72 h最显著(P<0.01),与此同时VEGF的表达除8 h外均比血栓性缺血组增强(P<0.01),12 h组最明显;电镜显示缺血24 h血栓性缺血组的海马线粒体应激及内质网池形成最明显,给予PC后得以缓解。结论缺血12 h内PC通过明显增强VEGF的表达可能与其改善rCBF有关,从而延长治疗的时间窗。
- 罗海芸李树清
- 关键词:光化学脑血栓缺血后适应局部脑血流
- 后适应对树鼩不同脑缺血模型同一“时间窗”海马神经元保护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PC)对血栓性脑缺血(TC)及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种脑缺血模型同一"时间窗"的脑保护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树鼩TC及MCAO脑缺血模型,于脑缺血后4 h夹闭同侧颈总动脉实施缺血PC。用TTC染色显示皮层梗塞面积,采用电镜及激光多普勒(LD)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后4h、24 h及72 h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比较PC对2种中风模型海马rCBF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以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以及内质网扩张为主,MCAO的梗塞面积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高于TC组,且PC缓减TC组海马线粒体损伤的作用较MCAO的明显。TC和MCAO后海马rCBF明显降低,TC组rCBF的降低以24 h明显(P<0.01),而MCAO组rCBF的降低则以72 h明显(P<0.01)。脑缺血后4 h实施PC可改善TC组海马rCBF(P<0.01)和减轻线粒体损伤,而MCAO组rCBF及神经元形态学改善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4 h实施缺血PC能有效对抗缺血性脑损伤,其脑保护效果与rCBF的增加有关。缺血PC对TC组的脑保护作用较MCAO组明显。
- 李树清罗海芸俞志成
- 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超微结构局部脑血流树鼩
- 维拉帕米对兔眼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探讨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兔眼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在跟挫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兔(60眼)建立右眼挫伤模型,治疗组每日球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挫伤组每日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30min、6h、1d、3d、7d、14d取材,高压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视网膜谷氨酸水平。另5只兔10眼为正常对照。结果兔眼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高于正常,并在6h、7d形成两个高峰。维拉帕米治疗可明显抑制6h高峰,并使7d高峰的峰值降低。结论提示维拉帕米可降低眼桦伤后视网膜谷铕西夸7k平。
- 龚敏谢伯林李树清龚永祥
- 关键词:视网膜眼挫伤谷氨酸维拉帕米
- 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树鼩海马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栓性脑缺血树鼩海马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改变,进一步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海马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光化学法建立血栓性脑缺血模型;并于缺血4 h夹闭缺血侧颈总动脉5 min,再通5min,重复3个循环,实施后适应处理。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TLR4蛋白表达,RT-PCR测定海马TLR4 mRNA。结果:脑缺血4、24、72 h海马神经元损伤进行性加重,24h达高峰,后适应后损伤减轻。脑缺血海马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后适应4h及24h TLR4蛋白表达减少(P<0.05),后适应72h TLR4蛋白表达增加(P<0.05)。海马TLR4 mRNA的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结论:脑缺血时海马TLR4表达明显增强,缺血后适应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表达有关。
- 冯蕊李树清
- 关键词:脑缺血TOLL样受体4缺血后适应海马树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