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02)

作品数:53 被引量:96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锋杰范永康尹传兰许丽莫先武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理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文学
  • 12篇政治
  • 9篇载道
  • 9篇文以载道
  • 7篇文论
  • 5篇代文
  • 5篇审美
  • 5篇文学观
  • 5篇文学审美
  • 4篇意识形态
  • 4篇正义
  • 4篇审美论
  • 4篇文学审美论
  • 4篇文学政治
  • 4篇文学政治学
  • 4篇现代文
  • 4篇美论
  • 4篇郭绍虞
  • 3篇启蒙
  • 3篇文化

机构

  • 40篇苏州大学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3篇浙江越秀外国...
  • 3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9篇刘锋杰
  • 6篇尹传兰
  • 5篇范永康
  • 4篇许丽
  • 3篇莫先武
  • 2篇薛雯
  • 2篇赵学存
  • 1篇李娟
  • 1篇汪正龙
  • 1篇张永清

传媒

  • 9篇学习与探索
  • 6篇文艺争鸣
  • 3篇河北学刊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人文杂志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学术论坛
  • 1篇南方文坛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学术界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以载道:一个本体论的命题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阐释"文以载道"的内涵,认为"文"与"道"都具有本体性,"文"指原发于自然的"错画","道"指原发于自然的对于宇宙人生规律的把握。不能将"道"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政治、唯心论与题材内容。"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学的建构,体现着文学对于生活的美好想象。
刘锋杰
关键词:文以载道文学本体论教化
“还其本来面目”——钱锺书的“文以载道”论被引量:2
2016年
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秉持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学者多否定"文以载道"。钱锺书不赞同这种看法,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他反对文学进化论,分析了文学定义的困难;质疑"文学的自觉"这一流行观点,强调要在"杂文学"观念下认识"文以载道";将"载道"与"言志"并列,认为它们只关涉文学的体裁与题材而不关涉文学的审美评价。钱锺书主张"还其本来面目",具有重要的方法示范意义,用于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领域,可防止简单地运用现代文学观念来框限古代文学与文论现象,从而尊重文学的民族性。
刘锋杰
关键词:文以载道语境
“文化整体论”:中国当代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转换被引量:12
2014年
人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现代学术在以世界和全人类为论域的时候,是以国际社会为考察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在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时都离不开全球场域和本地语境,需要运用一种综合性视角来观照自身以及所处的世界"。1"整体论"是人类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研究视野,它与现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紧密联系。斯马茨1926年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开始使用"整体论"(Holism)一词。"整体论"是以整体作为研究基点,
李娟
关键词:文化特质整体论基础性学科人类学学者人文社会科学跨文化传播
调和的尴尬——郭绍虞的“文以载道”论被引量:1
2017年
郭绍虞建立了中国现代关于"文以载道"的基本研究模式,他划分的"文以贯道""文以载道"与"文以明道"的三分法,影响了几代学者的相关论述。但郭绍虞是用现代西方文学观念作为依据的,因而不能有效地揭示"文以载道"的本来含义,忽略了它在"杂文学"观念之下形成的事实及所蕴含的特色。所以,要正确地认识"文以载道"作为一种中国事实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经验所抽象出来的中国古典知识形态的独特性,就得回到本体论的层面去分析它,认识它。
刘锋杰
关键词:郭绍虞文以载道本体论
知识分子如何被“小资产阶级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倡导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2015年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通过重新定义文学与知识分子,获得了规划文学发展的领导权;并运用强大的批评力量,刻画了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面相,成功实施了对于知识分子的驱离。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发展了革命文学理论,但却忽视了知识分子的专业特性与公共特性,造成了轻视知识分子与文化的后遗症。
尹传兰刘锋杰
关键词: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公共性革命文学
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性质究竟是什么——与金雅教授商榷被引量:2
2015年
金雅的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建立在政治与审美二元对立思维基础之上,从纯审美理论中挑选、摘取术语,按照纯审美的理论模式构建了趣味人生论美学。实质上,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政治与审美二元融合思维基础之上的政治美学,具体表现为前期依附性的工具论政治美学,与后期本体论的乌托邦政治美学。金雅构建的梁启超趣味人生论美学体系,与梁启超的著述似乎相当贴近,但从梁启超的著述目的来看实质背反。
莫先武
关键词:政治美学
王国维“文学审美论”的超越性与开放性被引量:1
2016年
王国维率先提出以"境界"为核心的文学审美论,它并非如批评者所说,是脱离社会政治现实的"孤芳自赏",而是在坚持文学审美性的前提下,具有向社会政治的开放性。王国维的审美批评分别从人格、真伪上评价诗人,反对形式主义的技巧至上,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受起源性质与功能性质的制约,文学具有本位的情感养育作用,也具有他位的政治介入作用,但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基础才能真正发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刘锋杰
关键词:境界文学审美论
想象政治:一个可确立的批评视野
2016年
我们曾经提出了“文学想象政治”这个命题,用于重新解释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意在纠正工具论的文学观用政治的强力束缚了创作自主性。在界定想象一词的内涵时,认为它既指文学对于人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指政治对于人类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这份想象共约性即中介的透明,使得文学走向政治成为可能,也使得政治走向文学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文学的想象是超越性的,而政治的想象是要付之于实践的,因而文学的想象又常常超越政治的实践。但这样的理论命意并没有用于具体文论史案例的研究中,以此验证“文学想象政治”的批评价值,使得这个理论观点不免有些抽象性。
刘锋杰尹传兰
关键词:文学想象文学走向政治走向文学观工具论
在意识形态的迷雾中跋涉——王斑文学与政治关系考察的得与失
美国学者王斑在《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中重构政治-审美融合论,以取代政治-审美对立论,更有效地解释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政治与审美既对立冲突又相互融合吸收的复杂关系。但是,王斑没有深究崇高感的心理根源...
莫先武
关键词:崇高
文献传递
“文以载道”的三种研究范式——以周作人、郭绍虞、钱钟书的相关研究为对象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分析了"文以载道"研究中的三种范式:周作人的"以新汰旧"范式、郭绍虞的"以新带旧"范式、钱钟书的"以旧释旧"范式,认为不能简单地从现代文学观念出发去阐释古代之文的含义,只有回到文以载道的原生语境中去认识它,才有可能揭示它的本真面目。朱自清提出的"将中国还给中国",就是一个回到语境的设想,沿此方向努力追寻,或可开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新境界。
薛雯刘锋杰
关键词:范式语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