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07-B-022)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陆珍凤马捷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卵巢粒细胞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卵巢粒细胞肉瘤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2例患者临床分别表现为腹痛和痛经加重,B超发现卵巢肿块,其中1例为体检时发现。2例患者发病前及发病当时均无白血病证据,1例患者2年前曾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在外院化疗后好转。形态学检查可见瘤细胞中等大小或大细胞,呈弥漫分布,2例见列兵样排列,瘤细胞的细胞质少或中等,少数呈嗜酸颗粒状,核圆形和椭圆形,核仁清晰,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广泛表达MPO、CD43和CD99,CD3、CD20、CD79 a、TdT、CK7、EMA、CA125和PLAP均为阴性。结论: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罕见,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小细胞癌、无性细胞瘤和其他卵巢小圆细胞肿瘤,其病理形态的掌握及正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于红俊马捷石群立周航波陆珍凤
- 关键词:卵巢粒细胞肉瘤组织学免疫组化临床病理
- 分化型甲状腺癌25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按照WHO病理分型标准,回顾性分析25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及部分随访资料。结果:25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占同期1681例甲状腺病变的15.3%,占同期27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3.1%,男女比例约为1∶2.7。其中乳头状癌241例,分别占同期甲状腺病变的14.3%和同期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7.3%;滤泡癌16例,分别占同期甲状腺病变的1.0%和同期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8%。组织学观察,典型乳头结构与滤泡相混杂或伴存现象并不少见。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合并发生率分别为16.2%、11.6%和14.9%。随访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7例,仅1例死亡,随访时间1~10年。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以乳头状癌为主,部分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虽然常见淋巴结转移、肺转移以及局部侵犯周围软组织,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好。
- 马捷周晓军张新华陆珍凤
- 关键词:甲状腺病理学预后
- Langerin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 Langer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朗格汉斯细胞标志物,能诱导朗格汉斯细胞内Birbeck颗粒的形成,对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文中探讨Langerin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例LCH和18例其他非LCH的组织细胞疾病(non-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ic disorder,N-LCHD)的患者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Langerin、CD1a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学显示23例LCH都有病理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细胞呈卵圆形,较大,核不规则、有核沟和核折叠,核仁不明显,核膜薄,细胞质中等丰富,略呈嗜酸性,伴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LCH和N-LCHD中Lang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0%(P<0.05),CD1a的表达率分别为95.65%和5.6%(P<0.05),S-100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72.2%。Langerin、CD1a和S-100蛋白对诊断LCH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65%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94.4%和27.8%。结论 Langerin是对诊断LCH高度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LC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葛荣马捷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陆珍凤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IN免疫组化
- 淋巴管密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淋巴管密度(LV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CD31标记血管内皮,对105例PTC、18例甲状腺滤泡癌和21例滤泡性腺瘤进行LVD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对LVD与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MVD和LVD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PTC中均可见D2-40阳性淋巴管,其瘤周LVD较瘤内为高,淋巴结转移组(瘤内6.80±4.40;瘤周13.63±5.09)较无转移组(瘤内4.30±3.06;瘤周10.17±4.53)为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瘤内LVD与TNM分期有关,高分期组(Ⅲ期/Ⅳ期)的瘤内LVD(7.33±4.79)较低分期组(Ⅰ期/Ⅱ期,5.16±3.71)为高,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瘤内LVD(5.47±3.93)较滤泡癌的瘤内LVD(1.56±1.92)为高,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L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瘤周淋巴管的扩张形态和相对较高的LV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道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马捷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陆珍凤
- 关键词: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及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表达相关性。方法对105例PTC进行VEGF-C和VEGF-D的免疫组化检测,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对照,原位观察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蛋白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瘤组织VEGF-C和VEGF-D蛋白均高表达,表达率分别达54.3%(57/105)和74.3%(78/105)。(2)PTC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TC中VEGF-C、VEGF-D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瘤细胞VEGF-C、VEGF-D蛋白高表达在淋巴道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诱发因素或彼此之间有协同作用。
- 马捷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陆珍凤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VEGF-CVEG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