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G2005301)
- 作品数:8 被引量:135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利用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分子标记培育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
- <正>稻米品质作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与消费者的关注。2000年以来,江苏省粳稻优质育种取得了显著成就,共育成56个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
- 王才林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
-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良食味水稻
- 文献传递
-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糯新品种淮糯12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淮糯1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9516/淮9508选育出来的迟熟中粳糯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于苏中及江淮稻区推广。
-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 关键词:选育
- 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被引量:33
- 2008年
- 以12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3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除单株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主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穗长、穗颈长、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其余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以六盐A、丹阳941A、98G26A、99-9A、香粳8016A和95122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C418、J16、晚161和C76较好。
-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 关键词:杂交粳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落粒性主效QTL
- 落粒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状之一。本研究以7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采用重叠群代换作图法对控制落粒性的2个主效 QTL 进行定位。结果表明:104个标记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68.0%;4个置换系的落粒性与旧本晴的...
- 朱文银杨德卫林静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王才林
- 关键词:染色体片段置换系落粒性水稻
- 文献传递
- 旱稻徐旱1号的种植表现及直播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徐淮地区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通过多年多地麦茬水稻直播种植或移栽种植的总结及多年直播种植的经验,提出了徐淮地区徐旱1号直播水管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关键就是紧抓"早"字,严把播种出苗关和除草关,科学田间用水及用肥措施,搞好病虫预防,适时收割。
- 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刘超王友霜胡婷婷
- 关键词:旱稻直播技术
- 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 为改良江苏粳稻的外观品质,以日本优质粳稻与江苏高产粳稻杂交后代为材料, 研究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改良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在F4~F6代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上下世代间外...
-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 关键词:粳稻
- 文献传递
- 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 为改良江苏粳稻的外观品质,以日本优质粳稻与江苏高产粳稻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改良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在 F~F代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上下世代间外观品...
-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 关键词:粳稻
- 文献传递
- 粳型杂交水稻优势及相关分析
- <正>杂交粳稻亲本导入了籼稻血缘,遗传基础丰富,兼有籼粳两亚种的多重种质遗传潜力和生理生态优势,能在各种环境下表达高产优质。因此发展杂交粳稻对促进高产优质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部分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粳稻品种和新品系...
- 朱镇赵凌张亚东王才林
- 文献传递
-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芽期耐冷性QTL
- 在5℃低温条件下,对来源于籼粳交组合热研2号×密阳23RILs 群体的111个家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芽期耐冷性在 RILs 群体中呈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将成苗率作为数量性状逃行 QTL 的...
-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王才林
- 关键词:水稻
- 文献传递
- 一个新的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 <正>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对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功能分析以及表达调控的研究,可阐明白化以及转绿的内在机制;同时,白化转绿基因作为一种隐性标记导入到不育系中,在保证杂交种纯度,特别是两系杂交种...
- 陈涛张亚东赵凌朱镇林静张所兵王才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