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6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6084)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周进纪炜炜李新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毛纲
  • 2篇中国海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动物研究
  • 1篇养殖
  • 1篇英文
  • 1篇稚虫
  • 1篇三都澳
  • 1篇生物量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物量
  • 1篇寄生
  • 1篇海稚虫科
  • 1篇分类学

机构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周进
  • 2篇纪炜炜
  • 2篇李新正

传媒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1
2011年
根据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多毛纲动物研究所积累经验,综述了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现状,旨在分析和总结其中所存在问题,推动中国海此门类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多集中在分类学领域,在此基础上其他领域研究也陆续开展;综合研究水平和国际相关研究对比,尚存差距。
周进李新正
关键词:多毛纲中国海分类学
中国海才女虫属复合体(多毛纲:海稚虫科)种类记述(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才女虫属复合体隶属于多毛纲、海稚虫科,是多毛纲中寄生种类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之一。本文描述了该复合体在中国海所分布10种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属性。此10种分别为吻蛇稚虫、小蛇稚虫、美角才女虫、难定才女虫、腺袋才女虫、邻近才女虫、触角伪才女虫、膜质伪才女虫、短鳃伪才女虫和网格伪才女虫。其中,邻近才女虫为一新种,该新种主要形态学特征在于其尾部背、腹面皆具缺刻,且头部背面无中触手。中国海分布的大多数才女虫属复合体种类既可以在松软底质上营管栖生活,也可以寄生于某些海洋生物。本文报道的种类中只有邻近才女虫和短鳃伪才女虫未见有寄生现象。中国海才女虫属种类最常见的寄主是贝类(双壳类、腹足类)和珊瑚。
周进纪炜炜李新正
关键词:多毛纲海稚虫科中国海寄生
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产养殖的响应被引量:17
2012年
三都澳是中国沿海典型海水养殖海湾。本研究依据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共9个航次采样结果,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对养殖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0,变化范围为1.45~3.22;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68,变化范围为0.99~2.41;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8,变化范围为0.76~0.94。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空间分布规律明显,湾口区站位、海带养殖区和对照站位数值较高,网箱养殖站点数值较低。均匀度指数未有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未见明显时间分布规律。在养殖高峰季节,以30%的相似性程度划分,三都澳水域大型底栖动物可被划分为5个群落。站位间相似性指数总体较低,但位置较为接近的或养殖方式相同的站位间群落结构较为相似。ABC曲线分析显示,2月和11月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之上,表明群落结构未受到显著干扰;5月和8月生物量曲线与丰度曲线相互交叉或非常接近,说明此期间群落结构受到一定干扰。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溶解氧、沉积物硫化物含量以及氧化还原电位这3个环境因子与三都澳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P<0.01)。
纪炜炜周进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产养殖三都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