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90009)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慧中郝华杰丁纯罗长远沈雨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欧元
  • 1篇胀差
  • 1篇通胀
  • 1篇欧盟
  • 1篇欧盟国家
  • 1篇欧元前景
  • 1篇欧元区
  • 1篇欧债危机
  • 1篇面板数据
  • 1篇进出口
  • 1篇技术进步
  • 1篇贬值
  • 1篇产业结构
  • 1篇成员国
  • 1篇出口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李慧中
  • 2篇郝华杰
  • 1篇罗长远
  • 1篇丁纯
  • 1篇沈雨沁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世界经济情况
  • 1篇欧洲研究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欧债危机、欧元前景与德国表现评析
2012年
本文从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人手,指出欧元的统一使得希腊等国家借债成本低廉,助长了其通过借债和财政赤字而实行高福利的政党政策;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也使这些国家不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偿还债务;欧元统一的汇率政策也使希腊等国家的货币有升值效应,从而降低了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同时,我们总结了德国在欧债危机救助过程“犹豫”的表现,进而分析欧元给德国带来的巨大利益,指明德国快速有效地救助不仅有利于这些危机中的国家,更是符合它自身的利益。
李慧中郝华杰
关键词:欧债危机欧元前景
欧洲国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借助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和一个分解方法,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欧洲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进行经济学解释。过去30年以来,欧洲出现了向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产业转化的趋势,对整个经济的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负向冲击。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僵硬的劳动力市场诱发了资本增强型的技术进步,在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从两个层面对劳动收入占比形成打压。过度的劳动保护并非改善劳动收入占比的良性力量,相反,它成了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的诱因。全球化并非欧洲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显著因素,但是在劳动力市场较为僵硬的欧洲大陆国家,它更有机会成为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推手。
罗长远丁纯
关键词: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欧元区成员国通胀差异成因研究
2012年
在欧元区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胀率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别。欧元区各经济体间究竟为什么会存在差别如此之大的通胀率呢?什么因素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通胀率的差异?文章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价格的收敛效应、输入性通胀、本国要素市场结构差异、本国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六个方面,使用实证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探讨了这些问题。
李慧中沈雨沁
欧元对德国进出口的非对称影响——基于欧盟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与传统的认为因欧洲货币统一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了欧元区国家贸易量的观点不同,本文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发现欧元对德国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它确实大大增加了德国的出口额,但是并没有显著增加其进口额,甚至还减少了进口额,这使得德国对欧盟贸易获益。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统一的货币安排使得德国货币实际上存在着贬值效应。欧洲货币统一对德国是有利的。
李慧中郝华杰
关键词:欧元进出口贬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