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5-001)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3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玉中徐春英李巧珍江丽华刘兆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腐植酸尿素新型生产工艺及田间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阐述了煤炭腐植酸与尿素干法反应生产腐植酸尿素及新型造粒工艺,并对其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煤炭腐植酸与尿素在不加水或其他助剂的条件下,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中直接进行络合反应,以干法制取腐植酸尿素。该工艺具有络合率高、含氮量高的优点;腐植酸尿素特殊造粒工艺,解决了腐植酸尿素造粒和烘干的难题,并可做到连续投料、出料,实现连续生产;产品外观圆润,具有光泽,整套工艺设计简捷,设备造价低。在蔬菜、果树和粮食等作物上的大量田间试验表明:与施用等氮量尿素相比,腐植酸尿素可使冬小麦增产8.1%~13.2%,夏玉米增产9.1%~15.7%,棉花增产6.2%~17.5%,蔬菜增产15.7%~29.7%,果树增产10.7%~14.2%。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了15%~19%。
-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陈广思张玉凤
- 关键词:腐植酸尿素生产工艺新型反应器氮肥利用率
- 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溯源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山东全省农村地区进行地下水取样,采用离子交换色层法对地下水NO3--N质量浓度大于10 mg·L-1的地下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做溯源研究,同时采集当地植物、化学肥料、人畜粪便、土壤等样品,测定δ15N值,以针对山东地区,对现存的δ15N值数据库进行完善与补充,使本研究更具代表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如以研究区域整体为单位,有35.45%地下水样品的NO3--N来自于粪肥污染,有27.1%的地下水样品是受化肥污染,还有37.45%的地下水样品的NO3--N污染来自于化肥、粪肥以及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染。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地下水中NO3--N平均质量浓度高于20 mg·L-1的烟台和潍坊,结果表明,烟台地区的地下水NO3--N污染有55.56%来自于粪肥污染,有5.56%来自于化肥污染,有38.88%来自于化肥、粪肥以及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染;潍坊地区的地下水NO3--N污染有16.13%来自于粪肥污染,有48.39%来自于化肥污染,还有35.48%来自于化肥、粪肥以及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染。
- 李玉中贾小妨徐春英王庆锁李巧珍
-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
- 覆膜集雨与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0年
- 依据北京昌平2005-2006年冬小麦田间试验,探讨覆膜集雨和限量补灌措施对土壤水分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限量补灌明显的增加了田间土壤水分和耗水量,1.6m土层耗水量比对照增加45.8%,比覆膜增加29%~39%,产量是对照的1.63~1.95倍,比单纯覆膜增产32%~58%,结合覆膜比单纯补灌略增加上层土壤水分,但产量效应不明显;在覆膜面积占种植面积40%,降雨是常年水平一半的条件下,覆膜集雨提升上层土壤水分,降低深层土壤水分,1.6m土层耗水量较对照增加3.68%~12.23%,且对深层水的利用是对照的1.55~1.69倍,小麦抗旱能力增强,增产63%~95%,1m土层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5.8%~73.8%;在都有覆膜的前提下,追肥比早秋施肥和一次基肥更好地保持了苗期土层水分。总体来看,覆膜结合补灌追肥和限量补灌措施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华北地区旱地农田推广应用。
- 李巧珍李玉中郭家选刘晓英徐春英
- 关键词:土壤土壤含水率覆膜集雨冬小麦限量补灌耗水量
- 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成为普遍问题。为了摸清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对本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地下水NO3--N含量总体较低,平均为7.4mg.L-1,仅有2%的地下水超过了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区之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临沂市NO3--N含量最高,达10.6mg.L-1。受降雨影响,雨季后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下降。农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影响较大,在粮田、设施菜地、露天菜地、果园4种类型中,设施菜地影响最大,NO3--N达到13.1mg.L-1,其次为果园。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平均值出现在埋深20~50m的地下水中,达8.5mg.L-1。
- 林海涛江丽华宋效宗郑福丽谭德水高新昊刘兆辉
-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影响因素地下水埋深
- 宁夏灌区不同氮磷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依据2008年5-10月在宁夏灵武灌区的田间试验资料,探讨最优氮磷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氮磷组合处理的产量为7361~10680kg/hm2,比对照增产28%~85%,差异极显著(F=28.013,P=0.0001)。氮磷交互作用显示,低氮水平适量增施磷肥增产,低磷水平适量增施氮肥增产,即处理6(N15P6)、4(N15P9)、5(N15P3)、3(N10P9)增产明显,其中处理6(N15P6)投入氮肥225kg/hm2、磷肥90kg/hm2,产量构成因子为524穗/m2,93粒/穗,结实率93%,千粒重23.5g,各因子增长较均衡,产量最高,为10680kg/hm2,氮肥利用率45.5%,比当地常规施肥(氮肥300kg/hm2、磷肥45kg/hm2)增产17.4%,节约氮肥25%,增施磷肥50%,氮肥利用率提升20.7%,可消减和降低氮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该组合值得在当地推广应用。
- 李巧珍陈晓群李玉中张学军
- 关键词:水稻氮肥利用率
- 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及δ^(15)N溯源被引量:24
- 2011年
- 采用均匀布点选取了山东潍坊居民区、粮田和蔬菜种植区等区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潍坊地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8.1 mg/L,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属于Ⅲ类水;饮用水井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3.3 mg/L,最高值达到了150 mg/L,对国家饮用水标准(10 mg/L)超标率高达73.5%,严重超标率达5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不同,设施蔬菜种植区最高,其次是露地蔬菜种植区,小麦-玉米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较低,但都超过了WHO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最大允许含量50 mg/L的规定(折合为硝态氮11.3 mg/L);硝酸盐与水质离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质分析相关的派珀图分析显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氮肥施用有关;根据硝酸盐δ15N的稳定同位素溯源分析,潍坊地区地下水硝酸盐41.5%来自于化肥,14.6%来自于生活污水,其他是来自化肥、生活污水和家畜粪尿的混合污染。综上,潍坊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非常严重,已经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亟需从源头控制做起,减少肥料的过量投入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以控制硝酸盐的继续污染及改善当地水环境。
- 徐春英李玉中李巧珍王利民董一威贾小妨
- 关键词:地下水硝态氮污染
- 日本农田污染防治法及镉污染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农田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严峻考验,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分析了日本有关农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基础标准,介绍了农田污染防治的技术流程,以期对我国的农田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镉污染为例,探讨了镉污染风险的主要来源和主要解决措施,对污染地区污染风险管理,改善食物结构和保障人民健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解春吕国华山下市二
- 关键词:农田污染风险分析镉污染
- 宁夏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09年
- 研究了宁夏地区不同作物种植体系下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宁夏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种植体系下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果园>温室菜>葡萄地>林地>小麦玉米>水稻>盐碱地,地下水中硝态氮的总体平均含量都低于20mg/L,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果园所对应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最大,平均为7.94mg/L,盐碱地所对应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最小,平均为0.74mg/L。综上,宁夏地区地下水情况比较乐观,但个别地区已接近污染警戒,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情形将趋向恶化。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随埋深的变化,有可能受土壤地质层或地下水补给途径的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这也可能与样点的选取和样点多少有关。
- 贾小妨李玉中周涛王世荣宋吉青
- 关键词:地下水硝态氮埋深水质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方法概述被引量:25
- 2010年
- 硝酸盐已经成为中国地下水的一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弄清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对于有效控制地下这种物质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可能不同,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和追溯,笔者概述了前人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几种常用方法,包括六成分法、派珀图法、相关性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方法,希望能够为硝酸盐溯源的研究和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 赵解春李玉中Yamashita Ichiji徐春英李巧针贾晓妨
-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不同水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试验于2007/2008年度在北京市昌平区进行,采用5因子4水平的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有机肥和灌水量的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灌水>钾肥>有机肥>磷肥,同时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产量成较好的正相关,有机肥对产量的提高虽然不如氮肥、钾肥和灌水,但是对产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各种组合中,以施氮量为75kg.hm-2配合12000kg.hm-2的有机肥、75kg.hm-2的磷肥、150kg.hm-2的钾肥以及3000kg.hm-2灌水量处理的产量较高,为本年度最佳水肥组合。
- 王丹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刘晓英
- 关键词:氮磷钾灌水量有机肥小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