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862)

作品数:16 被引量:146H指数:7
相关作者:赵兰坡张志丹姜亦梅于博李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土壤
  • 7篇黑土
  • 5篇有机碳
  • 4篇高产
  • 3篇松辽平原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底泥
  • 2篇有机无机
  • 2篇有机无机复合
  • 2篇有机物
  • 2篇水分
  • 2篇体组成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无机复合
  • 2篇硫酸
  • 2篇硫酸铝
  • 2篇酶活性

机构

  • 18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8篇赵兰坡
  • 8篇张志丹
  • 5篇姜亦梅
  • 4篇赵兴敏
  • 4篇王鸿斌
  • 3篇李春丽
  • 3篇于博
  • 2篇李明堂
  • 2篇于珊珊
  • 2篇刘杭
  • 2篇周雅娟
  • 1篇徐晨
  • 1篇王章霞
  • 1篇季平
  • 1篇王爽
  • 1篇王继红
  • 1篇王玉军
  • 1篇闫海彬
  • 1篇赵淑杰
  • 1篇徐克章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与平产土壤碳氮含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培育土壤与平产土壤(常规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调查采样的基础上,研究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在松辽平原不同地区两种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乾安、公主岭和扶余3地的高产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较高,而在其他地区高产土壤的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则低于平产土壤。各采样地区之间C/N差异较大,对于C/N较低的土壤,高产培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C/N。相同采样地区的高产土壤与平产土壤的C/N较为相近,没有显著差异。松辽平原玉米带耕层与犁底层的交界面随耕作方式的不同而呈现"波浪"和"平面"两种形态,平面型耕地作物产量更高。高产土壤不同深度下的碳氮含量分布也不同,呈现表面聚集的趋势。因此,改善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特征,需要综合考虑施肥方式、土壤特性等多种因素。
张志丹李春丽赵兰坡杨学明王鸿斌王楠王淑华周雅娟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全氮松辽平原
黑土酶活性对不同施肥条件的响应被引量:4
2011年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为供试土壤,在田间调查、采样的基础上,研究了与碳、氮、磷循环有关的酶活性的状况与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酶在土壤循环中起到了生物学催化剂的作用,其活性可以作为表征土壤肥力的指示性指标.有机无机肥料的不同施用方法及作物种类会对土壤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磷肥能够明显增强转化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增施有机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的活性.脲酶活性在各施肥处理间、各作物种类间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脲酶活性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不同的作物种类及施肥处理下土壤的肥力水平.另外,荒地连年锄下转化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与脲酶的活性均高于荒地,表明过氧化氢酶对于土壤翻耕的反应灵敏性较低.
张志丹李春丽王鸿斌赵兰坡杨学明
关键词:黑土土壤酶活性施肥条件作物种类
秸秆碳和硫酸铝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去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1年
为解决中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将秸秆碳与硫酸铝作为一种有效吸附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吸附剂,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平衡吸附法,考察了秸秆碳和硫酸铝投加量、pH值、振荡时间、温度、扰动、秸秆碳粒径等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碳和硫酸铝投加量为0.2 mg/L、振荡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80%以上。通过对各因素与秸秆碳、硫酸铝对总氮和总磷的吸附效果分析得知,加入适量的秸秆碳和硫酸铝,可以降低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含量,吸附效果对温度、振荡时间、pH值变化敏感,这也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基础依据。
王爽赵兰坡
关键词:硫酸铝总氮总磷
松辽平原高产农田土壤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松辽平原玉米带耕作区高产田(平面型)与低产田(波浪型)0-20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实验方法,设置不同冻结频率和不同含水量条件,研究高产田土壤的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以及土壤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冻融循环对高产田(平面型)和低产田(波浪型)各粒级风干团聚体、水稳定性团聚体比例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而含水量仅对小于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比例有显著影响(p<0.01)。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量对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MWD以及>0.25mm团聚体的保存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与水稳性团聚体相比,风干团聚体对冻融交替更加敏感。冻融循环对高产田与低产田风干团聚体MWD的影响都显著(p<0.01)。此外,在冻结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越高对于高产田团聚体的破坏性越强;冻结对高产田土壤耕层团聚体有一定的分散作用,对低产田土壤耕层团聚体具有一定的团聚作用,另外冻融循环可以加剧大粒级风干团聚体的破坏作用。
于博赵兰坡王鸿斌张志丹姜亦梅王舒婷
关键词:黑土土壤结构团聚体冻融交替高产田
Effect of Temperature, pH and Salt on Fluorescent Quality of Water Extractable Organic Matter in Black Soil被引量:9
2013年
Water erosion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los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which leads to the soil quality deterioration and adjacent water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pH value, and salt on the water extractable organic matter (WEOM)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UV absorbanc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and derived fluorescence indexes. In general, the carbon content and aromaticity of WEOM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ith the exception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at 0 and 20℃. More fluorophores, especially microbially-derived organic matter were extracted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pH values of extractant, including 5, 7, and 10, showed no effect on the carbon amount of WEOM, whereas the aromaticity and microbially-derived component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H value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umic acid-like fluorophore was stronger in neutral and alkali condition than that in acidic condition. The addition of 10 mmol L-1 CaCl2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arbon amount of recovered WEOM. Moreover,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romaticity of WEOM and the quantity of fulvic acid-like and humic acid-like fluorophores, whereas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tyrosine-like and tryptophan-like fluorophores in the total fluorophores and the amount of microbially-derived organic matter. Generally, 10 mmol L-1 KCl showed the same influence trend, but with low influence degree.
LI Ming-tangZHAO Lan-poZHANG Jin-jing
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4个抗旱大豆品种和4个普通大豆品种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R2、R4、R6三个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普通品种相比抗旱品种下降更为显著;在R2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下降较大,普通品种的下降最为显著,表观叶肉导度(AMC)变化极小;在R4期和R6期,Ci下降幅度变小,AMC呈下降趋势,以普通品种的下降最为显著,推测光合能力下降可能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有关。干旱胁迫下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qP)和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ETR)均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升高,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变化不大。干旱胁迫下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徐晨张鹏徐克章李大勇季平冯引娣赵兰坡
关键词:干旱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一株约氏不动杆菌对氨氮的低温去除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批实验方法研究了一株耐冷约氏不动杆菌DBP-3在低温和低碳氮比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将菌株DBP-3接种于乙酸钠和氨氮分别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10℃和碳氮比为6时培养60 h后,培养液的OD600可达0.658,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9.7%,总有机碳的浓度下降95%,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累积浓度分别为12.5、6.8 mg·L-1,并且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出现了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菌株DBP-3能大量消耗乙酸盐进行生长和氧化氨氮,其次为琥珀酸和柠檬酸,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非常低,并且几乎不能利用蔗糖。碳氮比低于8时,随碳氮比的增加,氨氮的去除率逐渐增加,碳氮比为4和6时,增加氨氮的初始浓度可明显提高其去除率,在氨氮浓度为200 mg·L-1时,碳氮比4和6的培养体系中氨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8.12%和83.38%。溶解氧水平对菌株DBP-3的氨氮去除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溶解氧水平为3.1 mg·L-1和4.2 mg·L-1时,菌株对氨氮的去除率仍然可分别达到28.42%和50.36%。在10℃和碳氮比为6时,氨氮的浓度从5增加至80 mg·L-1,培养体系中氨氮的浓度均可降低88%以上。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菌株DBP-3应用于低温和低碳氮比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脱氮处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明堂王玉军赵淑杰王章霞赵兰坡
关键词:异养硝化碳源碳氮比
不同母质黑钙土黏粒矿物组成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黄土母质和红土母质发育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及X射线分析,对同一气候和地理位置条件下的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组成及其差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均以2∶1型矿物为主,黏粒矿物组成一致性高,均含有蒙脱石、伊利石、蛭石、高岭石和石英。但各层次间衍射峰的强度以及部分衍射峰位置略有变化,红土母质黑钙土底层不存在蒙脱石,表层以绿泥石为主,而黄土母质黑钙土在底层存在绿泥石,在成土中后期可能转化为蛭石。红土母质黑钙土与黄土母质黑钙土相比,高岭石衍射峰强度更强,伊利石强度减弱,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减弱趋势更为显著,说明红土母质在成土早期,气候湿热,土壤风化较为强烈。
刘杭王蒙张志丹姜亦梅赵兰坡
关键词:黄土母质黑钙土
河流、湖库底泥与岸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
以第二松花江干流和长春市新立城水库底泥及两水体岸边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泥、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底泥和岸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均以砂粒复合体为主,粘粒、粉粒复合体含量次之;随着复合体...
赵兴敏赵兰坡于珊珊王铭阳
关键词:底泥有机碳
文献传递
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1年
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有助于评估农田土壤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或"汇"的功能,进而正确评价农田土壤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定和损失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然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就为测定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带来了困难。本文围绕土壤有机固碳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张志丹杨学明李春丽赵兰坡周雅娟于博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耕作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