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30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30040)

作品数:68 被引量:391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智彪李发琪邹建中白晋王琦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6篇超声
  • 32篇聚焦超声
  • 31篇高强度聚焦超...
  • 20篇消融
  • 19篇超声消融
  • 12篇子宫
  • 11篇辐照
  • 11篇HIFU
  • 9篇兔肝
  • 8篇肌瘤
  • 7篇子宫肌
  • 7篇子宫肌瘤
  • 7篇聚焦超声辐照
  • 7篇高强度聚焦超...
  • 7篇超声辐照
  • 6篇肿瘤
  • 6篇离体
  • 5篇移植瘤
  • 5篇声场
  • 5篇凝固性坏死

机构

  • 5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20篇李发琪
  • 17篇王智彪
  • 16篇邹建中
  • 9篇王华
  • 9篇王琦
  • 8篇张奕
  • 8篇陈伟
  • 8篇欧霞
  • 7篇陈文直
  • 7篇白晋
  • 7篇曾德平
  • 7篇王雁
  • 6篇邹海蓉
  • 6篇向军
  • 6篇艾慧坚
  • 6篇陈锦云
  • 6篇张炼
  • 5篇何敏
  • 5篇钟珊珊
  • 5篇龚晓波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世界科技研究...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激光杂志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压电与声光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8篇2011
  • 18篇2010
  • 10篇200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FU在牛肝组织中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的剂量投放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探讨高强度聚集超声(High 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牛肝组织中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的剂量投放策略。首先在辐照深度2cm处用声强(ISAL)6500W/cm2的HIFU定点辐照牛肝1s得到一横径W为3mm的点状凝固性坏死。采用单个点状凝固性坏死相互叠加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时,相邻的两个单次辐照的空间间距D分别为1、2、2.5、3、4.5、5mm。当采用直线扫描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时,扫描速度V分别为1、3、6、7mm/s,往返次数为1。辐照结束后沿长度方向剖开,直视下观察最大剖面的损伤形态、范围、程度和损伤的完整性。结果表明,当D≤W时,采用单个点状凝固性坏死相互叠加能在牛肝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线形凝固性坏死,当D>W时不能在牛肝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线形凝固性坏死,且中间有正常组织的残留。当运动速度V为3mm/s,往返次数为1,采用直线扫描方式能在牛肝中形成了一个边界清楚、能量分布均匀、中间没有正常组织残留的完整的线形凝固性坏死。实验结果证实:依据单个点状凝固性坏死的声辐照和其大小确定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的辐照参数并进行剂量投放能够在组织中形成线形凝固性坏死。
李发琪龚小波许杰王智彪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期间78例以痛经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定期随访治疗后症状变化,记录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强MRI评价治疗前后病灶凝固性坏死情况。结果78例患者中疼痛评分4分以下者占84.6%,其中1例因血压升高不能缓解而终止治疗;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69例,随访时间(11.9±6.4)个月。治疗前后月经量评分和痛经评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2例痛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89.9%;69例患者中22例(32%)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发生2种以上。27例次数不良反应中23例(85.1%)为SIRA类;4例(14.8%)SIRB类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亦无住院时间延长或再次入院。60例增强MRI可见无灌注区域,凝固性坏死发生率为87.0%,无灌注区大小和病灶部位与不良反应发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成为子宫腺肌病可供选择的一种新型无创治疗方式。
周敏陈锦云唐良萏张蓉陈文直王智彪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有效性安全性
基于磁共振温度图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热剂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实验研究基于磁共振T-Map的HIFU损伤组织的热剂量与实际凝固性坏死的关系。运用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使用1 MHz、焦距为150 mm、直径150 mm的聚焦超声换能器,定点辐照深度为20 mm的新鲜离体牛肝脏,辐照过程中用磁共振的测温序列采集各体素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值并计算各体素的Eq43值,比较计算结果与发生凝固性坏死的Eq43参考阈值,判断该体素是否发生坏死。最后比较通过等效热剂量积分法得到的凝固性坏死面积和组织实际发生坏死的情况。结果表明基于磁共振T-Map的等效热剂量积分法得到的凝固性坏死的面积值能很好的反应实际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情况,为HIFU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判断凝固性坏死发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时地反馈控制超声辐照剂量,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刘莉莉李发琪龚晓波刘映江胡晓
关键词:磁共振高强度聚焦超声热剂量
一种超声相控阵大焦域聚焦的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提出一种实现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大焦域声场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多次正向—逆向变换计算出相控阵换能器各阵元的激励向量。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地控制169阵元相控阵换能器的声场模式,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单焦点大焦域声场分布。
向军王华许山川陈伟刘冬钟珊珊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相控阵
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肝VX2移植瘤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肝VX2移植瘤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VX2兔肝移植瘤受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72 h时靶区的病理学特点。结果不同剂量HIFU辐照后即刻,瘤细胞大致有6种表现形式:细胞生长旺盛、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改变、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和裂解坏死;72 h后主要有2类转归形式:细胞趋于正常或进一步溶解、吸收。结论 180 W为一次性HIFU辐照的最佳剂量;剂量组合或为一种更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
欧霞邹建中张奕王琦廖晓岗
关键词:病理学
针刺高血脂大鼠涌泉穴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针刺涌泉穴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通过针刺高血脂模型大鼠涌泉穴,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等指标。结果检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针刺涌泉穴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TC,TG,其P<0.05,而模型组和针刺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高血脂大鼠的涌泉穴位,可明显降低TC、TG,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陈蓉王智彪
关键词:针刺涌泉高脂血症
声通道的条状障碍物对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离体牛肝内形成凝固性坏死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研究相同输出声功率下,声通道的条状障碍物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离体牛肝内形成凝固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牛肝组织中进行HIFU辐照,首先在自由场进行HIFU辐照,然后将用条状障碍物模拟的肋骨置于声通道,引导声束轴线沿肋间隙正中、沿肋缘及正对肋骨,在每种情况下将肋骨分别置于距焦平面3 cm、6 cm、9 cm处在离体牛肝中进行HIFU辐照,辐照结束后观测凝固性坏死的形成率、体积、形态、位置与模拟肋骨表面的情况.结果 ①凝固性坏死形成率:自由场情况下,凝固性坏死形成率为100%.当肋骨距焦平面3 cm时,声束轴线沿肋间隙正中,凝固性坏死形成率为100%;声束轴线沿肋缘、正对肋骨时,凝固性坏死形成率急剧降低.分别为25%、8%;当肋骨距焦平面6 cm、9 cm,无论声束轴线与肋骨相对位置如何,形成率均在50%以上.②凝固性坏死体积:当声通道有肋骨存在,凝固性坏死体积比自由场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肋骨与声束轴线的相对位置以及肋骨距焦平面的距离不同,凝固性坏死的体积、长度、宽度、形态、位置不同.③当肋骨置于接近焦平面的位置时,在形成凝固性坏死的同时,观察到肋骨表面被烫伤.当肋骨置于远离焦平面的位置时,在形成凝固性坏死的同时,不会对肋骨表面形成损伤.结论 声通道有肋骨存在时,HIFU在牛肝内形成的凝固性坏死体积明显减小.声通道的肋骨与声束轴线的相对位置以及肋骨距焦平面的距离均对凝固性坏死的形成率、体积、形态、位置有影响,声束透过肋间隙正中时在牛肝中形成的凝固性坏死体积较大,形态规则,易于控制.声通道的肋骨距离焦平面越近,越有可能对肋骨表面造成损伤.
付丽媛梁永刚倪萍陈自谦李发琪
关键词:超声高强聚焦肋骨凝固性坏死
超声消融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的临床策略及其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声束投照模式下邻近骶尾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子宫肌瘤UA治疗患者,MRI影像显示主要肌瘤边缘到骶尾骨距离小于30 mm患者共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7例,接受倾斜式声束投照模式下UA治疗;对照组45例,在垂直式声束投照模式下接受UA治疗。研究随访期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术中VAS评分及消融率等指标,相关的不良反应评价参照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结果:92例患者均完成一次性UA治疗。2组患者均未出现主要并发症(SIR C-F级),对照组患者次要并发症发生率(SIR A-B级)显著高于研究组(53.3%vs 36.2%;RR 1.71[1.03-2.82],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VAS分值分别为(2.9±1.4)及(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内MRI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肌瘤平均消融率分别为(80.9±18.9)%及(75.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治疗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倾斜式声束投照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患者不适反应,提高术中耐受性及安全性,有效提高消融效果。
胡亮陈文直陈锦云彭松张炼黎克全唐良萏白晋王智彪
关键词:骶尾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消融
常规MRI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疗效评价及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在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接受MR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FS TSE T2 W序列及增强前后T1 WVIBE FS序列成像。分析超声消融后肌瘤的MR平扫图像信号改变,并与增强图像进行比较,观察信号变化规律,计算信号变化区域的体积及其相关性。结果超声消融治疗后,VIBE FS T1 WI上子宫肌瘤高信号区域与增强后所测坏死区域一致,二者间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分析发现平扫VIBE FS T1 WI上高信号区域的体积与增强图像上坏死区域的体积呈高度相关(r=0.99,P<0.001)。FS TSE T2 WI可以确定子宫肌瘤的边界、大小。结论常规MR平扫可准确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T2 WI可确定子宫肌瘤的边界、大小,T1 WI可准确测量肌瘤坏死区域的体积。
刘映江刘仙明彭松吕发金何敏黄秀张炼陈文直白晋王智彪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肌瘤
缩宫素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缩宫素剂量对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的影响以及缩宫素在超声消融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129例确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0.32U/min组、缩宫素0.48U/min组进行超声消融治疗,比较各组间的消融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缩宫素0.32U/min组和0.48U/min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病灶体积消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消融单位体积所需时间和能效因子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缩宫素0.32U/min组和0.48U/min组相比较,病灶体积消融率、消融单位体积所需时间和能效因子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缩宫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所需的能量,提高治疗效率,但是增大剂量并不能提高超声消融的效益。
张昕何佳毛世华王健何敏吴庆蓉张瑞涛张炼
关键词:缩宫素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