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06021043) 作品数:4 被引量:10 H指数:2 相关作者: 段朝霞 杨林花 刘锋 冯云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组织因子及其抑制剂-1、2与肿瘤转移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抑制剂(TFPI)一1、2在肿瘤转移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9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和组织标本,以130位门诊体检人员作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TF、TFPI一1和TFPI.2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F、TFPI一1和TFPI一2的表达。结果各肿瘤组TF以及TFPI一1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TF和TFPI一1血浆浓度分别为(3.34±1.12)U/L、(156.13±57.12)μg/L,高于其他类型肿瘤组;各组TFPI一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肿瘤组TF组织表达均较瘤旁组织增高(P〈0.05);TF在肺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织(P〈0.05)。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TF、TFPI-1血浆浓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TF在血栓形成组较无血栓形成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多种肿瘤高表达TF,不同肿瘤类型表达部位不同,类型不同的肿瘤表达强度不尽相同。血循环中TFPI—1和TF的失衡状态可能与肿瘤的高凝状态有关,促进了肿瘤血栓形成。 段朝霞 刘锋 冯云 杨林花关键词:凝血致活酶 血栓形成 肿瘤转移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实体瘤静脉血栓形成及转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实体瘤中的变化,对实体瘤易于并发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实体瘤转移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ELISA 法检测实体瘤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浓度。同时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 C 活性(PC:A)。结果血浆 TF、TFPI、u-PA、PAI-1浓度实体瘤均高于正常对照;发生转移组高于无转移者。死亡组 u-PA、PAI-1高于存活组而 TFPI 降低。并发静脉血栓组 t-PA 明显增高而 PC:A 低于对照组。结论实体瘤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与其存在的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紊乱有关;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相关因子参与了肿瘤的转移和向周围组织的浸润;u-PA、PAI-1及 TFPI 与肿瘤预后有关。 段朝霞 杨林花关键词: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静脉血栓形成 全文增补中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1 2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1、2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06例乳腺癌患者血液和组织标本,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别分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TF、TFPI-1、TFPI-2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F、TFPI-1、TF-PI-2的组织表达。结果乳腺癌组TF以及TFPI-1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TF浓度(0.63±0.24)U/L,TFPI-1浓度(80±19)μg/L];TFPI-2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F血浆浓度在乳腺癌>2cm组为(1.76±0.42)U/L,较<2cm组(0.83±0.24)U/L增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淋巴结转移阴性组高2倍;Ⅲ/Ⅳ期(1.8±0.4)U/L高于Ⅰ/Ⅱ期(0.9±0.3)U/L(P<0.05)。Ⅲ/Ⅳ期TFPI-2血浆浓度(3.0±1.2)μg/L显著低于Ⅰ/Ⅱ期(5.1±1.2)μg/L(P<0.05)。TF在乳腺癌>2cm组及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平均秩次分别为150.09、157.01,分别较<2cm组(111.23)、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09.16)高表达;Ⅲ/Ⅳ期(162.58)较Ⅰ/Ⅱ期(112.47)表达增强(P<0.05)。ⅢI/Ⅳ期乳腺癌TFPI-2表达则较Ⅰ/Ⅱ期降低,2组表达平均秩次分别为59.92、98.94;>2cm组(50.97)表达<2cm组(94.37);TFPI-1血浆浓度及组织表达在乳腺癌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高表达TF,TF与乳腺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其TNM分期有关,其高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TFPI-1在肿瘤生长和浸润中的作用尚不能肯定。TFPI-2在乳腺癌细胞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关系密切,其低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相关。 段朝霞 刘锋 冯云 杨林花关键词:乳腺肿瘤 凝血致活酶 急性白血病TF、TFPI、t-PA以及PAI-1的变化及其意义 2007年 目的观察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急性白血病(AL)的变化,为 AL 凝血功能紊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71例 AL 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 TF 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活化剂(t-PA)及其抑制物 PAI-1浓度,同时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 C 活性(PC:A)。30名门诊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L 初治组和未缓解组,TF、t-PA 和 PAI-1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F=1238.5,P<0.001;t-PA,F=61.2,P<0.001;PAI-1,F=91.7,P<0.001)。TFPI 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 C 活性在 AL 并发 DIC 组低于非 DI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P<0.001)。DIC 组 TF、t-PA 及 PAI-1则较非 DIC 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F=479.0,P<0.001;t-PA,F=139.6,p<0.001;PAI,F=260.2,P<0.001)。结论 AL 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失平衡有关,TF、t-PA 和 PAI-1与病情变化有关,可以作为 AL 的预后指标。蛋白 C 活性降低及TF、t-PA、PAI-1增高在 AL 并发 DIC 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段朝霞 杨林花关键词:凝血酶 纤维蛋白溶解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