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津庄辉王娟吴刚徐静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在小鼠体内和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单次免疫小鼠,不同时间点采血进行anti-HBs滴度动态检测;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小鼠,进行anti-HBs滴度检测;肌肉注射5μg/只免疫小鼠,ELISPOT方法检测IFN-γ形成斑点数并进行阳转率统计;测定稳定性试验样品的ED50;分别以20μg/只和100μg/只剂量免疫食蟹猴,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anti-HBs滴度。结果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动态检测anti-HBs滴度均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免疫2针次anti-HBs滴度可达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免疫3针次水平;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检测IFN-γ斑点形成细胞( SFC)及阳转率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及酿酒乙型肝炎疫苗国家参考品;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长期稳定性优于酿酒酵母乙肝疫苗,ED50值低于后者,高低两种剂量免疫食蟹猴,均可诱导高滴度anti-HBs,且持续性良好。结论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均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
- 徐静王娟吴刚周嘉琪单璞李计来许丽锋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
- 乙型肝炎疫苗2针免疫程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疫苗免疫计划的扩大和接种疫苗种类的增多,免疫注射的总接种针次增加,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接种针次较多的不足逐渐凸显。美国18~49岁的乙肝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常规3针乙肝疫苗免疫的全程接种率仅为41.8%和31.2%[1]。
- 李津沈永才庄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 鼻腔喷雾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鼻腔喷雾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含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对壳聚糖酶的处理条件(反应温度、酶浓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建立鼻腔喷雾型重组乙肝疫苗中HBsAg含量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耐用性验证。结果确定壳聚糖酶处理条件为:2 U/ml的壳聚糖酶于37℃水浴中孵育60 min,然后采用基于化学发光法的试剂盒定量检测HBsAg含量。壳聚糖酶的加入不会对疫苗中HBsAg含量检测产生干扰;HBsAg浓度在1.25~160 ng/ml之间与发光值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5);高、中、低浓度疫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103.54%和113.88%;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验证结果的变异系数(CV)均≤20%;壳聚糖酶浓度在1.5~2.5 U/ml之间以及酶解时间为60 min,测定值CV均符合≤20%的验证审定标准。结论建立了鼻腔喷雾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HBsAg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可用于该疫苗的质量控制。
- 邓霞单璞张雅薇周亚张钰赵静吴建华徐静张云涛
- 关键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