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109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1092)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强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遥感调查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监测研究
  • 1篇尾矿
  • 1篇尾矿库
  • 1篇矿带
  • 1篇矿集区
  • 1篇矿山地质
  • 1篇矿山地质环境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分析
  • 1篇成矿
  • 1篇成矿带

机构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2篇强建华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陕西省尾矿库遥感调查与环境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SPOT-5、RAPIDEYE等卫星遥感数据对尾矿库识别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出陕西省尾矿库分布现状,并对其存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陕西省截止到2012年有尾矿库270座,集中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类型以铅锌矿、铁矿和钼矿等为主;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占用大量土地,所含的有害成分对河流水体产生污染,部分病库、危库存在泥石流隐患。
强建华
关键词:尾矿库遥感调查环境影响
陕西省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矿产资源开发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采用DEM和IKONOS、QUICKBIRD、WORLDVIEW、SPOT-5等卫星遥感解译资料对陕西省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开发对土地的破坏和占用强度以煤矿为首,其次为砖瓦粘土、砂石等,且煤矿区占地面积扩展迅速。矿山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崩塌(隐患)、泥石流(隐患)和地面塌陷区(隐患)等。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粉尘污染和尾矿污染,而水体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治理建议。
强建华
关键词:成矿带地质环境遥感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