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创新基金(A10-0110-09-906)

作品数:3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政施利毅孙丽宁仇衍楠刘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稀土
  • 2篇近红外
  • 2篇红外
  • 2篇发光
  • 1篇荧光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载药
  • 1篇上转换发光
  • 1篇生物成像
  • 1篇配合物
  • 1篇稀土配合物
  • 1篇稀土元素
  • 1篇免疫分析
  • 1篇近红外发光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改性
  • 1篇表面改性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孙丽宁
  • 3篇施利毅
  • 3篇刘政
  • 2篇刘涛
  • 2篇仇衍楠
  • 1篇张登松
  • 1篇颜蔚

传媒

  • 2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应用被引量:17
2012年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简称UCNPs)不仅光稳定性强、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采用近红外连续激发光源激发还使其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光闪烁和光漂白、无生物组织自发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领域乃至交叉科学的应用研究热点。由于氟化物基质的UCNPs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氟化物UCNPs的主要合成及表面改性方法,然后重点综述了近年来UCNPs在免疫分析及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载药、光动力理疗及热致理疗、光导开关和信息存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刘涛孙丽宁刘政仇衍楠施利毅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稀土元素表面改性生物成像免疫分析载药
近红外发光稀土配合物及杂化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2年
稀土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稀土大国,十分重视对稀土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稀土离子近红外发光(750~1700 nm)在激光和光纤通讯、医学诊断、免疫分析等热门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稀土离子本身发光极弱,通过分子内传能有机配体可以敏化稀土离子发光,但稀土配合物常受外界干扰,其稳定性较差,若将其与凝胶、介孔材料、离子液体等无机基质复合,得到具有良好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总结了近些年来近红外发光稀土配合物及近红外发光稀土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仇衍楠孙丽宁刘涛刘政施利毅颜蔚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近红外发光杂化材料
近红外稀土荧光在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具有特征发射峰尖锐、光稳定性好和毒性低等特点。近年来,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在光纤通讯、激光系统、生物分析传感器及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日渐突显,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已发展成一种新兴的荧光标记材料,并有希望替代有机染料和量子点应用于生物分析和医学成像。基于稀土近红外发光的荧光探针具有低自荧光背景、宽斯托克斯位移、强抑制光漂白、深层穿透组织和短暂分辨的优势,有潜力成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手段。利用稀土离子制备的各种荧光材料,如上转换纳米晶、介孔材料、脂基胶体、离子液体、离子胶体、金属有机框架等,由于荧光敏化机理不同,其近红外荧光性能也各有千秋。然而,稀土近红外荧光的真正挑战仍是提高近红外发光的量子效率。本文结合近红外荧光领域的最新进展,综述了不同的稀土近红外荧光设计思路,介绍了各种近红外稀土荧光功能材料,阐述了稀土离子在近红外荧光功能材料中的优势,并展望了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发展前景。
刘政孙丽宁施利毅张登松
关键词:稀土近红外荧光功能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