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1028)

作品数:7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翠罗照华李德东杨宗锋邓晋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岩浆
  • 5篇成矿
  • 3篇岩浆流体
  • 3篇岩石
  • 3篇透岩浆流体
  • 3篇流体
  • 2篇岩浆弧
  • 2篇侏罗世
  • 2篇成矿作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定年
  • 1篇岩浆热液
  • 1篇岩类
  • 1篇岩墙
  • 1篇岩石结构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组合
  • 1篇隐伏
  • 1篇早侏罗世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南省国土资...
  • 2篇黑龙江省地质...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刘翠
  • 7篇罗照华
  • 4篇李德东
  • 4篇杨宗锋
  • 3篇邓晋福
  • 2篇周久龙
  • 2篇卢欣祥
  • 1篇程黎鹿
  • 1篇孔维琼
  • 1篇黄丹峰
  • 1篇赵国春
  • 1篇文思博
  • 1篇许俊玉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黑龙江黑河地区晚侏罗世岩浆弧的火成岩记录: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黑龙江黑河北部的黑花山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的侵入岩,但该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岩石组合、成因仍然不清.对黑花山地区侵入岩进行了野外、岩相学、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以探讨该套岩石形成的时代、原因及大地构造背景.对两件二长花岗岩开展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8.7±0.6 Ma、153.50±0.56 Ma,表明其形成于晚侏罗世.岩石组合主要为含有少量英云闪长岩(T1)、奥长花岗岩(T2)的T1T2G(狭义花岗岩)组合,即弧环境的侵入岩组合.上述岩石组合富硅、碱、高钾、过铝(A/CNK大于1)、低Fe2O3T.其在SiO2-K2O图上为高钾钙碱系列,硅镁图中为低铁钙碱(LF-LA)系列,Peacock指数为钙碱性或碱钙性,痕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Y、Yb等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13.78~29.85,无负Eu异常或弱正Eu异常或弱的Eu负异常.花岗岩类具有高Sr低Y的特征,Sr/Y比值介于29.53~103.80,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上述岩石组合及其特征均指示了弧火成岩的性质,结合构造环境判别认为该区晚侏罗世花岗岩类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南向俯冲有关的环境,岩浆可能源于兴安弧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
贺国奇刘翠邓晋福罗照华张昱刘继旭刘庆岳洪举
关键词:花岗岩类地球化学晚侏罗世岩浆弧
黑龙江黑河地区早侏罗世岩浆弧的火成岩记录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20年
黑河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火成岩类,但是其形成时代、不同阶段的火成岩组合、岩石成因以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还有争议.对黑河卧牛湖一带的侵入岩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以揭示岩石的时代、成因等.对卧牛湖附近产出的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开展的LA-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175.53±0.53 Ma和177.25±0.45Ma,即早侏罗世.该区这一时期火成岩主要为深成相侵入岩、少量脉岩,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的二长岩类,脉岩主要为花岗质、闪长质岩脉等,是含有英云闪长岩(T1)-奥长花岗岩(T2)-花岗闪长岩(G1)的T1T2G1G2岩石组合,上述岩石在TAS图上主要是亚碱性系列,硅钾图上主要为高钾钙碱系列,Peacock指数为钙碱性或碱钙性,准铝质-过铝质,硅镁图中多为MA系列,微量元素蛛网图一般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La、Ce、Ti等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平缓.上述岩石组合及其特征均指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认为该花岗岩类形成于与洋俯冲有关的环境,岩浆可能形成于俯冲玄武质洋壳的局部熔融并与上覆地幔楔发生过反应以及兴安弧下地壳的局部熔融,认为与北部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演化有关.
刘继旭刘翠邓晋福罗照华张昱贺国奇刘庆岳洪举
关键词:岩浆弧年代学
内生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响应
0引言长期以来,矿床学家认识到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往往与小岩体有关,但其成矿机理并没有得到充分理解。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认为小岩体之下存在一个大岩浆房,后者的分异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和驱动成矿作用的热能。这种...
罗照华李德东刘翠杨宗锋程黎鹿
文献传递
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失败:原因和出路被引量:35
2011年
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假定含矿流体由岩浆分异作用、特别是分离结晶作用产生。由于大型、超大型矿床往往与小岩体有关,而小体积岩浆不能满足质量平衡的要求,其支持者进一步假定含矿岩体的深部存在一个大岩浆体。这种解释与矿区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和理论推导结果相悖:(1)含矿斑岩中常见暗色微粒包体和大量具有较高密度的矿物,表明岩浆没有发生分离结晶作用;(2)流体的活动性远大于硅酸盐熔浆,没有证据表明岩浆分异产生的流体要在熔浆固结之后才开始活动;(3)矿区普遍见有同成矿的宽谱系岩墙群,暗示成矿期不存在大的深部岩浆房。因此,岩浆热液成矿理论遭遇的困境不仅仅是质量平衡问题,有必要重新思考岩浆相关矿床的形成机制。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失败的深层原因则是它将成矿作用看作是理想系统中的平衡线性过程,而成矿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成矿作用是一种非平衡、非线性过程;换句话说,在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中,对成矿系统和成矿作用的基本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当今科学发展水平上,其失败是必然的,因而有必要构筑新的成矿理论。依据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罗照华等(2007,2009)将熔浆和含矿流体看作是成矿系统中2个独立的子系统,认为它们的强相互作用及其环境约束主导了成矿系统的戏剧性变化;进而构筑了一个新的框架性模型,称为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比流行岩浆热液成矿理论更多的地质现象,还可以推导潜在的具体找矿标志,可能成为岩浆相关矿床成因研究的新起点。
罗照华卢欣祥刘翠李德东杨宗锋文思博
关键词:岩浆热液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成矿预测
成矿侵入体的岩石学标志被引量:46
2010年
侵入体的含矿性是资源勘查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确定含矿性的宏观标志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因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岩石学研究主要关注含少量水体系或干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却主要与流体有关,所取得的岩石学认识常常不适应矿区的地质实际。本文基于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分析了熔浆-流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可能影响,指出在大量流体参与的情况下,成岩过程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并留下显著的岩石学标志。流体的增减可以导致岩浆密度和黏度的巨大变化,也导致熔浆固相线温度和首晶区矿物相类型和共结成分的变化,因而侵入岩结构构造特征可反映流体参与成岩过程的程度,并指示侵入体的成矿潜力。熔浆与流体的分离导致岩浆黏度增加和快速固结,达到临界值后必然圈闭部分含矿流体于颗粒之间和内部,因而含有造矿矿物的共结结构和浸染状构造确定性地指示了含矿流体通道的位置。多晶体岩浆的流变学特征与多斑斑状结构在矿区的广泛出现是一对线性系统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用含矿流体的突然大规模注入来解释。据此,可以认为多斑斑状是大部分成矿金属仍保留在侵入体内的可靠标志。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另外几个辅助性标志,可用于综合分析侵入体的含矿潜力。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大量流体参与的成岩过程是一种非线性过程,可以产生一系列特殊的结构构造,对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罗照华卢欣祥许俊玉刘翠李德东
关键词:岩石学找矿标志透岩浆流体
内蒙古乌日尼图钼矿区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对钼矿成矿时代的约束被引量:5
2010年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地区红格尔附近的乌日尼图钼矿是新近发现的钼矿,前人还未有详细的研究。矿区地表可见中粗粒的花岗岩和矽卡岩,其中矽卡岩有辉钼矿化。隐伏的细粒的花岗岩含有浸染状辉钼矿。本文对钻孔中的隐伏细粒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年龄有2期,一期为(181.7±7.4)Ma;另一期为(133.6±3.3)Ma(图1)。
刘翠孔维琼邓晋福许立权赵国春
关键词:锆石年龄辉钼矿矽卡岩成矿时代隐伏
岩墙厚度对成矿作用的约束:以石湖金矿为例被引量:36
2011年
根据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岩浆体是含矿流体的通道而不是来源,因而估算含矿流体注入岩浆体的能力是评价高位侵入体成矿潜力的有效方法。文中利用一维传热模型计算了石湖金矿区三类代表性岩墙(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辉绿岩)不同厚度条件下的冷却时间尺度,同时估算了岩浆冷却过程中的粘度变化速率。假定岩浆侵位于约6 km,且完全固结时含矿流体才不能有效注入,石湖金矿区三类代表性岩墙的最小临界成矿厚度分别为33.45 m(花岗斑岩)、8.22 m(石英闪长玢岩)和1.02 m(辉绿岩)。模拟结果与石湖金矿区矿体的产状一致,暗示模拟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结合岩墙长度/宽度比值,进一步估算致矿侵入体的最小临界出露面积分别约为312~1 561 m2(玄武质岩体)、0.014~0.068 km2(石英闪长玢岩)和0.011~0.034m2(花岗斑岩)。估算结果为野外地质找矿提供了一个定性的标准,对快速资源勘查具有参考价值。
李德东罗照华周久龙杨宗锋刘翠
关键词:岩墙数值模拟石湖金矿透岩浆流体
花岗质岩石中矿物含量和粒径对代表性样品的约束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获得代表性样品的大小和其约束条件,基于全晶质岩石结构的特征,以理想的花岗岩成分为基础,利用模拟统计的方法,初步探讨了代表性样品与矿物含量和矿物粒径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矿物含量和粒径变化时,样品大小对矿物实际含量和真实含量间最大可能差值的影响。统计样品截面视域中斑晶数目的多少,可以获取样品中矿物实际含量与真实含量的最大差距。利用斑晶的平均粒度可以近似获得代表性样品的大小。相同大小样品下,粒径大的样品偏离真实含量的程度更高,斑晶或等粒结构中的粗粒矿物含量是20%时,所需代表性样品最大。最后以麻棚岩体和房山岩体为实例进行了验证和应用说明。
杨宗锋罗照华黄丹峰周久龙
关键词:岩石结构矿物含量花岗质岩石斑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