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JC201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吕红亮查晓英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正当的历史观”: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与民族主义被引量:4
- 2012年
- 张光直曾指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坚持使用第一手科学取得的经验材料、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以可定量的有形的东西为基础、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对考古资料作解释、不把对中国问题研究的视野局限于中国的范围,并且认为“仅仅罗列这些方面就足以表明,就中国考古学说来,我们仍旧生活在李济的时代”“’。其中第四点内容,即视野不局限于中国这一点,张光直在《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先生》和《(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编者后记》中有更详细的论述。“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里”进行研究,在张光直看来,正是一种“人类学”的“古史观”。
- 查晓英
- 西喜马拉雅地区早期墓葬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西喜马拉雅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中部山结地带相连接的极高地区,包括现今中国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尼泊尔西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属干旱内陆亚洲的腹心地带。
- 吕红亮
- 关键词:墓葬研究青藏高原
- 西藏浪卡子出土金器的再认识被引量:3
- 2014年
- 近年,西藏浪卡子县先后两批出土金器多件,关于其时代与族属,学界有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属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的遗存,一种意见认为属于吐蕃时期(7-9世纪)文物。文章结合中国北方有关鲜卑金器的考古发现,对浪卡子金器的年代做了再讨论,认为浪卡子出土金器具有某些鲜卑因素,可能和公元4-6世纪活动于吐蕃北部的吐谷浑关系密切,反映出青藏高原腹心地带与其北部草原区域的文化互动,早在西藏的"小邦时代"已经展开。
- 吕红亮
- 关键词:鲜卑
- 李济考古学方法论中的史学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目次一中国人类学家的可能贡献:语言与比较二作为“比较法”基础的“历史法”:小范围与细节发掘三“历史法”对“比较法”的单向制约:器物分类有“逻辑”四回应批评:讨论器物“功能”的路径五要“准确”还是要“合理” 在李济去世后的二十年里,他的学生张光直通过检讨现代中国考古学发展史,有力地彰显了李济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尤其是扭转了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的忽视。但张光直亦非无原则地赞誉,他相当中肯地提出李济在四个方面的影响,
- 查晓英
- 关键词:考古学史学特征方法论人类学家
- 西喜马拉雅早期青铜器初论被引量:10
- 2012年
- 1990年西藏文物普查开展以来,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在西藏西部发现一批属于早期金属时代的墓葬与居址,其中出土若干青铜器。本文结合周边地区如青藏高原东部、尼泊尔北部的穆斯塘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印度西北部的考古发现,对相关青铜器的文化属性予以比较讨论,认为欧亚草原文化因素自东、西两个不同方向辗转进入西喜马拉雅地区,这当与跨青藏高原的长距离贸易相关。
- 吕红亮
- 关键词:青铜器文化互动
- 跨喜马拉雅视角下的西藏西部新石器时代被引量:14
- 2014年
- 一、引言目前整个西藏高原已经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西藏东部以昌都卡若遗址为代表的卡若文化(距今55004000年)[1]、西藏中部以拉萨曲贡遗址为代表的曲贡文化(距今40003000年)[2];另外,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藏东南地区尚存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被称之为"林芝类型"[3]。上述藏东和西藏中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都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文化面貌上仍有很大差异[4],应与各自所处的生态区位关系密切。西藏西部生态条件和藏东、藏中迥然有别,迄今除发现过一系列石器采集地点外。
- 吕红亮
- 关键词:新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