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583)

作品数:5 被引量:74H指数:4
相关作者:戴必兵刘惠军张国华李娟彭义升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信度
  • 2篇信效度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1篇多层线性模型
  • 1篇心理测量
  • 1篇心理测量学研...
  • 1篇信效度分析
  • 1篇信效度检验
  • 1篇抑郁症状
  • 1篇症状
  • 1篇神经成像
  • 1篇使用偏好
  • 1篇同学
  • 1篇同学关系
  • 1篇情绪调节
  • 1篇情绪调节策略
  • 1篇中文
  • 1篇自尊
  • 1篇问卷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篇戴必兵
  • 3篇刘惠军
  • 2篇张国华
  • 1篇于斌
  • 1篇曲之毅
  • 1篇彭义升
  • 1篇雷雳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纵向追踪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探讨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的初中一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6次追踪调查,并用班级环境问卷中的同学关系分量表考察他们的同学关系。结果发现:(1)在一年半时间内,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越高,上升的趋势越平缓;(2)自尊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3)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有增长趋势,自尊能够有效预防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好的同学关系反而可能削弱自尊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作用。
张国华戴必兵雷雳
关键词: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自尊同学关系多层线性模型
成人微博使用偏好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7年
为编制适合我国成人的微博使用偏好问卷,结合文献分析、个人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收集条目,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成人微博使用偏好问卷共17题,包括社会交往偏好、信息获取偏好、情绪调适偏好和娱乐休闲偏好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总问卷及4个因素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9~0.91之间,分半信度在0.77~0.85之间,间隔三周的重测信度在0.59~0.78之间,与效标的相关在0.23~0.39之间。微博使用的主要偏好是信息获取,其次是社会交往、情绪调适和娱乐休闲。编制的成人微博使用偏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定成人微博使用偏好的有效测量工具。
戴必兵刘惠军
关键词:成人信度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信效度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U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IUS先后共测量了930名大学生,选取45名大学生3周后进行重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作为效标。结果修订后的IUS共21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一个两因子结构,分别命名为“消极信念和情绪”与“消极行为和自我参照”,累积解释率为42.09%。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X。/af=2.82,GFI=0.90,TLI=0.90,CFI:0.91,RMSEA=0.065)表明两因子结构较为理想。总量表及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9,0.885和0.864,重测信度分别为0.782,0.766和0.714。IUS总分及其2个因子分均与焦虑、抑郁得分显著正相关(r=0.489~0.575,P〈0.01)。结论IUS中文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成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有效评估工具。
戴必兵张国华刘惠军
关键词:信度心理测量学研究
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考察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60~80岁老年人335名,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16分为“有抑郁症状”)来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用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分量表)来评估老年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情况,用沉思量表(RRS)来测量老年人沉思策略的使用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为19.9% (61/306).CES-D总分与ERQ的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21,P<0.01),与ERQ的表达抑制得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8,P>0.05),与RRS总分呈正相关(r=0.5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0.42,P<0.05)、健康状况好(OR =0.29,P<0.001)、生活方式好(OR =0.09,P<0.01)、经济状况好(OR =0.05 ~0.23,P<0.01)和ERQ认知重评得分较高(OR =0.93,P<0.05)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低;而高龄(OR =1.04,P<0.05)和RRS总分较高(OR=1.19,P<0.01)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高.结论:女性、高龄、经济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或国外、越多使用沉思策略和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老年人,越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戴必兵彭义升李娟
关键词:抑郁症状情绪调节沉思
抑郁症神经成像研究的临床转化: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取向被引量:7
2013年
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临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效果的提升有待超越传统方法,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其中抑郁症的神经成像转化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该研究取向旨在将抑郁症的神经成像基础研究的发现转化为临床运用。文章综述了其在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的潜在运用价值。未来方向需要更好地促进抑郁症神经成像转化研究的双向自由流通、强调将新的方法转化到日常的临床实践和健康决策上去、促进多学科的合作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进一步探究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基础和临床主题。
戴必兵曲之毅刘惠军于斌
关键词:抑郁症神经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