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MZ049)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满珂白蓉蒋亭亭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民族
  • 5篇交融
  • 4篇文化
  • 4篇文化交融
  • 3篇人类学
  • 3篇民族关系
  • 3篇民族文化
  • 2篇族群
  • 2篇民族文化交融
  • 1篇性人类学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研究
  • 1篇社会研究方法
  • 1篇能动
  • 1篇能动性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人类学

机构

  • 1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研...

作者

  • 11篇满珂
  • 1篇蒋亭亭
  • 1篇白蓉

传媒

  • 4篇西北民族研究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族群表达、城市化与国家政策:甘肃省兰州市少数民族的存在状况初探
2013年
本文考察了甘肃省兰州市(不包括三县)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族群表达方式,并通过探究各少数民族入住兰州的历史、原因和过程,发现其存在状态的"合理性"和建国后的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
满珂
关键词:城市化少数民族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基于西北地区H县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之间蕴含着复杂的互动逻辑关系。H县的多次田野作业表明,当地的文化交融现象是跨族际良性交往、交流的结果和表现,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民族交往的机会,缩短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空地域认同对民族关系的正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由于民族话语背景和族群所具有的虚拟血缘关系特征,这一影响还相对有限。
满珂
关键词:文化交融民族关系
理论、视角与西北民俗学研究的发展探赜
2018年
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古代丝绸之路横贯、多族群长期共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区域的中国西北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也由于近代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更于全球化、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保留了许多民俗传统。但是,资源只是提供了研究的基础,过往民俗学研究的某些不足使得西北的民俗学研究始终未能获得与其民俗存量相一致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应用与创新以及研究视角的拓展等方面入手,探讨西北民俗学研究发展的具体、可能途径,倡导关注社会现实,加强民俗学理论建设与研究,实现地方性知识与学科学术前沿的对接,提高西北民俗学研究的整体影响力。一孔之见,还请方家指正。
满珂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发展探析——以西北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因共同面对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而广泛地生产合作互助、在经济贸易等领域频繁互动、交往交流交融并相互借鉴,共享源自不同群体的文化,最终结成血缘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本文立足民族学界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框架,以近六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具体而微地呈现我国西北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从衣食住行、节日、人生礼仪到信仰、语言、通婚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交融现象,以求进一步实证说明"多元一体"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也反映在各个民族之间,彼此无法分离;并依据互动仪式链理论和共同体理论再次强调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前提与物质、精神和情感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引导、实现各民族的全面交往、广泛交流与深度交融,使得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落到实处。
满珂蒋亭亭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概念与实质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们以族群为边界展开各种竞争;在一个存在社会差异的多族群社会中,即便资源、权力和机会并未有意依照族群界限进行分配,任何不公事件如果发生在两个民族成员之间都可能引起有关族群的联想,引发族群矛盾和冲突。
满珂
关键词:人类学族群
回汉文化交融与民族关系初探——以甘肃省临夏市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夏市的回、汉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和历史事实说明:文化交融现象本身就是民族关系良性运行的结果和反映,从族群"原生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它继而可以成为两个民族彼此认同的基础之一。
满珂
关键词:文化交融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途径探析——基于甘肃省临潭县的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民族研究领域盛行“分族撰史”“分族写志”等研究范式,致使各民族之间历时久远且密切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在一定程度遭到忽略。甘肃省临潭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通过对该区域内多个民族社会生产、生活具体情形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生存于这一地区的多个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并保持文化特性的同时,在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交往交流,文化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了和谐共生的族际关系网络,是多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事例。
满珂刘春艳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融
民族文化交融与民族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潭县的回、汉、藏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及其原因,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得出结论: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它也是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使得民族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认同,并为其进一步深入交往提供了前提,但文化的交融并不能确保良性民族关系的存续。
满珂白蓉
关键词:文化交融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民族认同
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经典与反思
2017年
传统的人类学民族志书写以独立的"社区"和"土著"为关键词。从解释人类学开始,在民族志研究与书写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权力关系和"价值关联"等方面得到反思,而全球化时代的新型民族志则同时关注文化"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的复杂过程。
满珂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志书写
批判与建构:女性主义社会研究方法略论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概括了女性主义对于传统社会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具体内涵。
满珂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女性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