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7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永旺霍春芳王建国赵训华刘兴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单层膜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英文
  • 1篇偶合
  • 1篇偶合反应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解离
  • 1篇积炭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费托合成
  • 1篇
  • 1篇
  • 1篇CO
  • 1篇FE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2篇王建国
  • 2篇霍春芳
  • 2篇李永旺
  • 1篇刘兴武
  • 1篇赵训华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直接解离,氢助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相比洁净的Fe(100)表面,在Fe(100)的单层Cu膜上,CO的吸附和活化都减弱了。特别是,相比Fe(100)上CO的解离能垒1.08 eV,铜单层膜上CO解离能垒高达2.4 eV。在H原子共吸附的情况下,Fe(100)上CO解离在动力学上更容易了一些,而在Cu单层膜上,CO的解离通过形成甲酰基(CHO)大大的加快了,能垒降低到了0.92 eV,接近Fe(100)上的0.81 eV。同时,我们发现Cu单层膜上C-H键C-C键的形成比Fe(100)上能垒低,且放热量更大。
赵训华李永旺王建国霍春芳
关键词:费托合成
第一性原理研究C在Fe(111)表面和次表面的积炭机理(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使用密度泛函方法对C原子在Fe(111)表面吸附团聚和次表层的吸附扩散进行了研究。在炭覆盖度θC<1 ML时,C主要以孤立的原子态存在并导致表面重构;1 ML≤θC≤2 ML,"mC2+nC"为主要的吸附形式;θc≥2 ML时,复杂的吸附形态比如碳链和岛状碳团簇开始生成。这些复杂岛状碳团簇是Fe(111)表面石墨沉积或碳纳米管生长的成核中心。在次表层,C原子在八面体位稳定存在。C在表面的迁移能垒为0.45 eV,由表面迁移到次表面的的能垒为0.73 eV。虽然C2团簇的生成是热力学有利的,但是C向次表层的迁移动力学上占优。
刘兴武李永旺王建国霍春芳
关键词:积炭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