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B31201015)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朝旭陈流华余俊峰谭敏袁凯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管
  • 2篇反流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折叠术
  • 1篇止血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食管炎
  • 1篇手术
  • 1篇鼠模型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内支架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陈流华
  • 3篇郑朝旭
  • 2篇谭敏
  • 2篇余俊峰
  • 1篇陈国泰
  • 1篇袁凯涛
  • 1篇吴荣耀
  • 1篇吴志棉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止血效果。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有脾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FG组,25例)和MPH组(25例),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LS,两组术中分别常规用5mlFG或1gMPH喷洒于脾蒂断面钉合线及脾窝创面。记录术中出血量、喷洒FG或MPH后渗血停止的时间,测定术后24、48h引流液量。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Student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FG组和MP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8±85.8)ml和(82.2±101.0)ml(t=0.325,P=0.747),喷洒FG或MPH后创面渗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1±1.8)min和(1.2±0.8)min(t=2.470,P=0.017),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85.9±45.7)ml和(52.3±37.9)ml(t=2.833,P=0.007),术后48h引流量分别为(37.6±18.8)ml和(22.4±17.7)ml(t=2.948,P=0.005)。FG组术后1例疑胰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具有快速、可靠的止血作用,其效果优于医用生物蛋白胶。
郑朝旭吴荣耀余俊峰陈流华陈国泰吴志棉谭敏
关键词:止血腹腔镜脾切除术葡聚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BM、CNKI及Cochrane图书馆;手工检索有关中文杂志。纳入LNF与传统开腹Nissen胃底折叠术(ONF)治疗GER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4.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442例患者,无一例术后死亡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NF与ONF相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NF相比LNF治疗GERD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证实。
郑朝旭袁凯涛陈流华谭敏
关键词:胃底折叠术腹腔镜外科手术胃食管反流META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的制备:不同管径内支架支撑幽门及前胃结扎被引量:19
2010年
背景:部分幽门结扎法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幽门结扎口径大小关系到能否有效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目的:比较运用不同管径内支架并部分幽门加前胃结扎制备大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的差异,以寻求合理的制备模型方法。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外径2.9mm内支架和外径3.7mm内支架支撑结扎幽门,并加前胃结扎减少胃容量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及7d存活率。7d后处死大鼠,取食管下段组织标本观察食管炎发生率。结果与结论:2.9mm内支架组和3.7mm内支架组7d存活率分别为35%(7/20)和68%(13/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两组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86%(6/7)和77%(10/13),以及两组存活大鼠结扎后每天体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幽门加前胃结扎可成功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幽门结扎后管径与大鼠存活率密切相关。
郑朝旭林伟斌余俊峰陈流华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管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