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2Z454)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子宽边素艳叶平张树明周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示踪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4
- 2009年
- 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为基础的细胞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用于多种组织修复,而移植细胞体内存活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为了体内示踪MSC,构建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fluc)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fluc)SN,并筛选出稳定表达fluc的GPE+86细胞克隆。将逆转录病毒上清转染C57小鼠来源的MSC,经G418筛选后得到稳定表达fluc的MSC。将2×106个标记好的细胞注射正常骨骼肌,应用生物发光技术检测移植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数目逐渐减少;移植后1天细胞死亡率高达(43.2±11.7)%,3天后细胞存活(8.6±2.5)%,6天后仅为(5.4±3.1)%,10天时未检测到荧光信号。结论: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可用于移植的MSC体内示踪,但是即使将MSC植入正常的骨骼肌组织,大部分注入的MSC也将在短期内死亡。
- 边素艳盖鲁粤叶平杨月峰王华郭子宽王立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标记细胞移植
- 兔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模型的相关研究
- 2010年
- 目的评估兔股骨头钻孔减压后细胞注入的可行性。方法模拟临床手术,对20只股骨头坏死的新西兰兔于透视下行经皮股骨头钻孔减压及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并进行Micro-CT、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对4只新西兰免进行经皮股骨头钻孔减压及印度墨水注入,观察墨水弥散情况。结果以2mm克氏针及骨髓穿刺针可有效完成钻孔减压及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印度墨水注入后分布较为均匀。结论模拟临床钻孔减压手术向兔股骨头内注入细胞悬液是可行的。
- 周密王岩郭子宽汪劲松张树明徐建强赵斌汪爱媛眭翔
- 关键词:股骨头
- 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甲基强的松龙(MPSL)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组织学、Micro-CT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22只新西兰兔静脉注射LPS10μg/kg,24h后肌注MPSL20mg/kg,1次/d,共3d。存活动物6周观察Micro-CT骨计量学、组织病理学等项目,并与20只未用药新西兰兔对比。结果LPS+MPSL造模后动物死亡2只,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为80.0%(16/20),骨陷窝空虚率为(33.6±2.4)%;Micro-CT骨计量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显示造模组出现明显骨坏死灶。结论LPS与MPSL联合应用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 周密王岩张树明汪爱媛赵斌汪劲松张莉傅捷郭子宽
- 关键词:内毒素类脂多糖类股骨头坏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增强组织工程——缺血性心脏病的新希望
- 2009年
- 缺血性心脏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不可逆性功能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最终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移植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修复死亡或濒死的心肌。以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
- 边素艳郭子宽叶平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增强冠脉旁路移植术收缩功能降低
- 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及转染后细胞的分化特点。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培养、鉴定,以MOI=150的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对其进行修饰,以Ad-GFP检测病毒72h转染率,观察转染后细胞的成骨及成脂分化特点。结果 Ad-HGF对MSCs感染效率为99.78%,成骨及成脂诱导14d后可见典型分化。结论以Ad-HGF对MSCs进行感染效果良好,可成为缺血性骨坏死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周密王岩张树明汪劲松傅捷张莉徐建强娄晓郭子宽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质干细胞
- HGF修饰的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可行性。方法以40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MSCs组及HGF/MSCs组,透视下行股骨头钻孔后分别注入MSCs悬液及HGF/MSCs悬液,4周后处死动物,对股骨近端进行Micro-CT、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了解两种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灶的治疗差异。结果 HGF/MSCs悬液的Micro-CT影像学指标显示骨小梁数量增加,钻孔隧道消失,BMD(517.41±69.37)mg/ml,TMD(817.61±12.31)mg/ml,BVF0.61±0.11,主要指标均优于MSCs悬液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方面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HGF/MSCs悬液可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
- 周密郭子宽王岩张树明张莉傅捷汪爱媛马建军汪劲松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间质干细胞股骨头坏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增强组织工程缺血性心脏病的新希望
- 2012年
- 缺血性心脏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不可逆性功能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最终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移植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修复死亡或濒死的心肌。以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1]。
- 边素艳郭子宽叶平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增强冠脉旁路移植术收缩功能降低
- 四种哺乳类动物骨实质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4
- 2010年
- 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生物学特性,已经进行了广泛的体外研究。然而,由于MSC缺乏特异性的表面标志,这类细胞在体内存在的具体部位仍不清楚。既往的研究表明,人和小鼠骨实质中存在MSC。为观察此现象是否见于其他动物,收集Wistar大鼠、Beagle犬、C57小鼠及新西兰白兔股骨,用I型胶原酶将其骨片消化;去除消化细胞后,将消化后的骨碎片接种于人骨髓MSC培养体系中。结果表明,数天后可见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从骨片中迁移,并逐渐形成致密的贴壁层,可传代培养,且均一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分化实验表明,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鉴于骨实质结构简单,本研究结果为MSC体内分布特性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 边素艳郭子宽叶平盛莉肖铁卉祁莉萍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哺乳动物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英文)被引量:6
- 2009年
- 背景:课题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制、已获国家SFDA批准临床试验的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肝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血管新生和抗细胞凋亡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功能,通过细胞治疗的手段进行骨损伤修复。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股骨头坏死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材料学体内实验,于2007—09/12在北京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66400部队骨病专科医院完成。材料:清洁级26-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由北京开源兔业养殖场提供。骨基质明胶为上海骁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鉴定成骨和成脂肪能力。18只兔均建立双侧股骨头坏死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6只,组,单纯材料组缺损区仅填塞骨基质明胶,细胞一材料组填塞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基质明胶,基因修饰细胞一材料组填塞复合Ad—HGF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基质明胶,各组细胞用量为10^7个,缺损,骨基质明胶用量为27mm3,缺损,修复3个月后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Ad-HGF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荧光染料二醋酸琥珀酰酯羟基荧光素标记后,氯化钴处理72h,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Ad-HGF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低氧损伤能力。结果:培养的细胞在适当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和成脂肪细胞。修复后3个月组织学分析显示,单纯材料组仅见疏松的纤维肉芽组织填充:细胞一材料组可见致密的纤维肉芽组织填充,其间有较多的新生觑管,但未见新生骨组织:基因修饰细胞一材料组多为软骨样组�
- 宫恩年商丰元郭子宽楼晓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