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9KJB320019)

作品数:2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丹马涛张一肖王芬宋致静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镇痛
  • 11篇小鼠
  • 9篇氟烷
  • 9篇催眠
  • 7篇异氟烷
  • 7篇镇痛作用
  • 7篇氯胺酮
  • 5篇热板
  • 5篇热板法
  • 4篇受体
  • 4篇催眠作用
  • 3篇异氟醚
  • 3篇扭体
  • 3篇扭体法
  • 3篇P-
  • 2篇依托咪酯
  • 2篇育亨宾
  • 2篇镇痛效应
  • 2篇内注射
  • 2篇鞘内

机构

  • 2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宁波市妇女儿...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2篇马涛
  • 12篇王丹
  • 4篇张一肖
  • 3篇王芬
  • 3篇袁力勇
  • 3篇田艳艳
  • 3篇丁晓维
  • 3篇宋致静
  • 2篇严涛
  • 2篇刘晶晶
  • 2篇邵翠杰
  • 2篇戴体俊
  • 2篇严姝姝
  • 2篇郭忠民
  • 2篇刘晴晴
  • 1篇王树桂
  • 1篇陈琳
  • 1篇刘菲
  • 1篇周瑶
  • 1篇宋歌

传媒

  • 15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上水平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评价脊髓上水平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1/2信号转导通路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小鼠64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 g,2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CCI组)、CCI+ U012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的抑制剂)组、CCI+二甲基亚砜(DMSO)组.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但不进行结扎,其余各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术后5d,CCI+ U0126组和CCI+ DMSO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射5μg U0126(溶于5%DMSO5μl)及5%DMSO5 μl,注射时间10 s,留针20s.于术前(基础状态)、侧脑室给药前(T1)、侧脑室给药后30 min(T2)、2h(T3)、6h(T4)、12h(T5)、24h(T6)时应用von Frey纤维细丝和热辐射仪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结果 与S组比较,CCI组、CCI+ DMSO组T1-6时、CCI+ U0126组T1时MWT降低,TWL缩短(P<0.05),CCI+ U0126组T2-6时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CCI+U0126组T2-6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CCI+ DMSO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上水平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苗蓓殷悦周田田邵翠杰曹君利陈秋萍
关键词:神经痛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羟丁酸钠对氯胺酮LD50和催眠ED50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O)对氯胺酮(ketamine,Ket)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和催眠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的影响。方法生理盐水组(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羟丁酸钠组(SO组)腹腔注射羟丁酸钠200mg·kg,20min后再分别腹腔注射等比剂量的氯胺酮溶液,用序贯法测定氯胺酮的LD50和催眠ED50。结果羟丁酸钠使氯胺酮LD50增高(P〈0.01),催眠ED50降低(P〈0.01)。结论羟丁酸钠能够降低氯胺酮的毒性,并可增强其催眠作用。
康辉高鹏飞刘菲陈琳金路王辰陶伟荣邢凡王丹
关键词:氯胺酮羟丁酸钠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小鼠跖部注射NMDA或育亨宾对氯胺酮外周镇痛的拮抗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小鼠双后肢跖部皮下注射NMDA或育亨宾(yohimbine,Yoh)对氯胺酮(ketamine,Ket)外周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100只小鼠分为以下实验组:生理盐水组(Ns组)、Ket镇痛组(Ket组)、单用药组(NMDA50组、NMDA25组、Yoh20组、Yohl0组),合用药组(NMDA50+Ket组、NMDA25+Ket组、Yoh20+Ket组、Yohl0+Ket组),每组10只。小鼠双后肢跖部皮下注射17g/L氯胺酬5μl建立镇痛模型,合用药组给予氯胺酮前3min于相同部位注射NMDA(50ng或25ng)或育亨宾(20μg或10μg),用热板法观察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的变化。结果小鼠跖部注射氯胺酮后HPPT明显延长(P〈0.01);单独沣射工具药对HPPT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NMDA或育亨宾均能缩短氯胺酮镇痛小鼠的HP阳(P〈0.01或P〈0.05)。结论注射NMDA或育亨宾均能拮抗氯胺酮的局部镇痛效应,氯胺酮的外周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和肾上腺素α2受体密切相关。
张磊张锦华刘晴晴刘启星俞丽雅夏艳孙亮董剑马涛
关键词:氯胺酮NMDA育亨宾受体外周镇痛
盐酸戊乙奎醚对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ehloride,PCHE)对氯胺酮(ketamine,Ket)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n=10):盐酸戊乙奎醚组(PCHE组)、氯胺酮组(Ket组)、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组(PCHE+Ket组)。采用翻正反射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即睡眠潜伏期(sleeping latency,SL)、睡眠持续时间(sleeping time,ST)和入睡率。结果与PCHE组相比,PCHE+Ket组的SL显著缩短(P〈0.01),ST显著延长(P〈0.01);与Ket组相比,PCHE+Ket组的ST延长(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增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
陈涵陈盼王欢薛笛罗士元蒋胜王丹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催眠翻正反射
依托咪酯对普鲁卡因、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普鲁卡因、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方法:将6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为普鲁卡因组、丁卡因组、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组、依托咪酯+丁卡因组。实验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用序贯法测各组惊厥的半数有效量。结果:与普鲁卡因组比较,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组致惊厥ED50显著提高(P<0.01);与丁卡因组比较,依托咪酯+丁卡因组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预先给一定剂量的依托咪酯可以提高普鲁卡因或丁卡因致惊厥阈值,说明依托咪酯对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郭根花蒋月明丁晓维张一肖王树桂马涛
关键词:依托咪酯普鲁卡因丁卡因抗惊厥
异氟烷体表抗伤害作用与脊髓α_2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异氟烷(Isoflurane,Iso)体表抗伤害作用与脊髓α2受体的关系。方法:使用热板法和热水甩尾法进行实验。将符合实验要求的120只小鼠随机分成热板法组和热水甩尾法组,每组60只,各组均分为以下亚组,对照组(NS组),镇痛组(Iso组),单用育亨宾(Yohimbine,Yoh)组(Yoh15组、Yoh5组),合用药组(Iso+Yoh15组、Iso+Yoh5组)。热板法中以舔后足潜伏期、甩尾法中以甩尾潜伏期为指标,分别观察两个浓度的Yoh对Iso体表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单独鞘内注射15μg或5μgYoh对观察指标无影响(P>0.05);Iso+Yoh15组与镇痛组比较,两种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Iso+Yoh5组与镇痛组比较,两种潜伏期均缩短(P<0.05)。结论:Iso产生的体表抗伤害作用与激动脊髓肾上腺素α2受体有关。
马涛戴体俊王丹郭忠民
关键词:异氟烷育亨宾热板法镇痛机制脊髓
加巴喷丁对异氟烷镇痛和遗忘作用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abapemin。GBP)对异氟烷(isoflurane,Iso)镇痛和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16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镇痛组(热板法和甩尾法)和学习记忆组(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2组,每种实验方法组又分为4个亚组:生理盐水组(Ns组,生理盐水灌胃,2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GBP组(G组,GBP25mg·kg“灌胃,2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ISO组(I组,生理盐水灌胃,2h后腹腔注射异氟烷)、GBP+ISO组(GI组,GBP25mg·kg^-1。灌胃,2h后腹腔注射异氟烷)组,每组10只。热板法和甩尾法观察各组小鼠痛阈值差异,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差异。结果在热板实验和甩尾实验中,与I组相比,GI组热板痛阈(painthresholdinhot—platetest,HPPT)或甩尾潜伏期(tail—flicklatency,TFL)延长(P〈0.05或P〈0.01);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中,GBP+ISO组较NS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或P〈0.01),但较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可增强异氟烷的镇痛作用,但25mg·kg。加巴喷丁灌胃对异氟烷遗忘作用无明显影响。
马涛张一肖宋致静田艳艳严涛邵翠杰王丹
关键词:加巴喷丁七氟烷镇痛热板法
ATP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关系初探
2011年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关系.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n=8):生理盐水(30 ml·kg-1)组(NS组)、150 mg·kg-1ATP组(ATP1组)、200 mg·kg-1ATP组(ATP2组)、纳洛酮(4 mg·kg-1)组(NL组)、15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1+NL组)、20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2+NL组).用甩尾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甩尾潜伏期.结果 ATP1组或ATP2组甩尾潜伏期较NS组明显升高;ATP1+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1组降低;ATP2+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2组降低(P<0.05或P<0.01). 结论腹腔注射ATP对小鼠有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
刘迪马静雅张婷王招弟黄枚娇孙凯曹蓉伟刘鑫王丹
关键词:ATP腺苷受体阿片受体镇痛
加巴喷丁与丙泊酚合用对小鼠镇痛、遗忘和催眠作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与丙泊酚(propofol,Pp)合用对小鼠镇痛、遗忘和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大组(n=40),每大组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加巴喷丁组(G组)、丙泊酚组(Pp组)、加巴喷丁和丙泊酚合用组(G+Pp组),通过甩尾法、扭体法、跳台法、避暗法及催眠实验观察小鼠给药后甩尾潜伏期、扭体次数、潜伏期、错误次数、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加巴喷丁与丙泊酚合用能增加扭体次数,缩短潜伏期,增加错误次数,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P〈0.05或P〈0.01),合用组甩尾潜伏期值与G组相比在给药后5、10、15、25、30min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巴喷丁与丙泊酚合用可减弱小鼠镇痛作用、增强小鼠催眠遗忘作用。
田艳艳张一肖王波丁晓维刘晴晴严涛宋致静王芬马涛
关键词:丙泊酚加巴喷丁镇痛遗忘催眠
丙泊酚对异氟烷镇痛、催眠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异氟烷镇痛、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试验小鼠120只(雌雄比2:1)随机分为热板法试验组(n=40,雌性)、甩尾法试验组(n=40,雌雄各半)和催眠试验法组(n=40,雌雄各半),各组再按分层随机设计分为NS组(生理盐水组)、Pp组(丙泊酚组)、Iso组(异氟烷组)和Pp+Iso组(丙泊酚与异氟烷合用组)。镇痛试验分别以热板法痛阈(HPPT)、甩尾潜伏期(TFL)为指标,催眠试验以小鼠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入睡率为指标。结果与NS组、Pp组和Iso组相比,Pp+Iso组HPPT在给药后5、10和15 min延长(P<0.01或P<0.05),TFL在给药后5、10、15、20、25和30 min延长(P<0.01或P<0.05),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入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丙泊酚可增强异氟烷的镇痛和催眠作用。
宋致静张一肖赵云龙刘廪陆治杏罗韦马贺孙易文马涛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烷镇痛催眠联合用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