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98)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邱建华米文娟王娟蒋兴旺陈福权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吞噬功能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利用透射电镜对体外扩增并纯化的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吞噬过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方法:利用粘附法诱导分离大鼠骨髓细胞,延长树突状细胞的培养时间,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对坏死细胞碎片的吞噬过程。结果:树突状细胞识别坏死的细胞碎片后,伸出粗大突起将坏死的细胞碎片环形包裹吞噬;吞噬坏死细胞后,树突状细胞呈不规则形,细胞表面可见明显突起,消化过程中细胞内形成大量大小不等、电子密度不均一的次级溶酶体及髓鞘样膜结构。结论:树突状细胞对凋亡或坏死细胞的提呈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利用树突状细胞的吞噬作用进行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研究,将为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苏钰高雪王锦玲陈福权乔莉米文娟邱建华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骨髓
- 顺铂致聋后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NeuroD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的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用药1d组(顺铂5mg/kg,腹腔注射),用药3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3d),用药5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每组8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采用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螺旋神经元NeuroD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呈动态变化。Neur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用药1d及3d组分别为2.17±0.39、1.15±0.20及7.02±0.69、2.42±0.40,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 NeuroD在用药1d后开始增加,3d后达到高峰,5d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元后的修复过程。
- 王娟王亚菲蒋兴旺米文娟邱建华
- 关键词:NEUROD耳蜗螺旋神经元
- 携带c—myc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及其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与分布
- 2011年
- 目的构建携带c—my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豚鼠耳蜗内的表达分布,为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携带c—my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c--myc--EGFP),并分别应用酶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测序方法鉴定腺病毒的构建情况。利用豚鼠耳蜗内显微注射术、Westernblot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注射后该蛋白在耳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性。结果经酶切、RT--PCR和测序鉴定,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腺病毒Ad.c--myc--EGFP构建成功。Ad.cmmyc--EGFP腺病毒豚鼠耳蜗内注射后第三天便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广泛分布,且WesternBlot方法证实它可以上调耳蜗内c-Myc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c—my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它可以有效地感染豚鼠耳蜗内各种细胞,为深入研究c—myc基因在耳蜗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 韩宇钟翠萍陈阳邱建华
- 关键词:腺病毒耳蜗
- c—myc在大鼠耳蜗组织发育和耳蜗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c—myc基因在大鼠耳蜗组织发育及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哺乳动物耳蜗发育中的作用。方法①取E10、E15、P1、P7和P14的SD大鼠耳蜗组织,应用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myc在大鼠耳蜗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②取耳蜗前体细胞和分化7天后的分化细胞,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myc在耳蜗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胚胎至出生后的耳蜗发育过程中,c-myc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前体细胞的分化过程中,c-myc的表达量也呈现下降趋势。结论c-myc可能参与调控大鼠耳蜗组织的发育及前体细胞的分化。
- 钟翠萍韩宇陈阳王烨陈俊米文娟邱建华
- 关键词:增殖细胞周期
- 大鼠耳蜗雪旺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纯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免疫磁珠从新生SD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分离培养获得大量、高纯度雪旺细胞的方法。方法:选用1-3d SD大鼠,无菌条件下暴露双侧听泡,在高倍镜下仔细剥离蜗壳,开放耳蜗,完整取出耳蜗组织,分离并且除去膜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和基底膜组织,然后剪碎。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用胎牛血清中止消化,离心以后加入DMEM/F12培养液培养。3-5天后对细胞应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方法进行纯化,培养2天后进行传代接种,培养过程中对提纯后的大鼠耳蜗雪旺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S-100免疫荧光鉴定并且计算细胞纯度。结果:分离培养后所得的细胞即为雪旺细胞;利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对培养所得的细胞进行纯化,纯化后的大鼠耳蜗雪旺细胞纯度为97%±1.2%。结论:免疫磁珠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新生大鼠仔鼠耳蜗螺旋神经节雪旺细胞的方法。所得耳蜗雪旺细胞活力强、纯度高,可以用于耳蜗雪旺细胞与螺旋神经节轴突的生长和再生等相关研究。
- 张心怡何亚王娟米文娟邱建华
- 关键词:耳蜗雪旺细胞免疫磁珠
- 噪声对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1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噪声性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1(Cx31)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雄性Balb/c小鼠44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每组22只。两组小鼠均在实验前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随后应用声刺激器给予噪声组小鼠高强度白噪声(115dB SPL,6h/d,共2天),并在噪声暴露结束后1h再检测噪声组小鼠ABR。对照组不予噪声刺激。于噪声暴露后4h,每组各取4只小鼠耳蜗做冰冻切片,其余18只小鼠提取耳蜗外侧壁组织总RNA,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耳蜗外侧壁Cx31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耳蜗外侧壁Cx31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耳蜗螺旋韧带可见Cx31特异性荧光,血管纹处未见阳性荧光;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反应较对照组减弱,Cx3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噪声能下调Cx31在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的表达,Cx31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病机制。
- 王亚菲王娟张鹏志米文娟蒋兴旺王洁邱建华
- 关键词:噪声耳蜗缝隙连接蛋白小鼠
- 树突状细胞参与中耳炎内耳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是否及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内耳的免疫应答,分析中耳炎免疫引发的内耳免疫对内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Hoechst33342标记的DCs分别经由脑脊液,颈外静脉及颈部皮下注入豚鼠体内,并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金葡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造急性中耳炎豚鼠模型。3天后基底膜切片及铺片若单明-鬼笔环肽(Phalloidin)染色,荧光显微镜(Olympus)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三种途径注入的DCs均可以在中耳炎豚鼠的中耳粘膜发现。在豚鼠内耳前庭阶、鼓阶内可以发现大量的免疫细胞渗入,同时可见DC位于内耳,数目很少,分布于基底膜、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及壶腹嵴。三组动物对照耳仅皮下注射组有一例在耳蜗发现DCs渗入。器官切片除脑脊液组在脑中发现DC外,其余均未见DCs渗入。结论 DCs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中耳炎所致的内耳免疫反应。作为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反应的启动者,DCs在内耳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可能对内耳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伤,DCs功能紊乱可能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的原因之一。提示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能够有效保护内耳的免疫损伤。
- 苏钰高雪王锦玲陈福权乔莉米文娟邱建华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内耳免疫骨髓
- 心钠素在原代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在原代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细胞(spiralgan-glion neurons,SGN)中是否表达。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原代培养SGN,并进行鉴定、纯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原代培养的SGN中ANP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SGN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证实其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表达阳性,并且发现近胞核周围的胞质存在AN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证实了ANP、NeuN的共同表达,RT-PCR方法检测到ANP-mRNA的存在。结论本实验表明原代培养的SGN具有表达与合成ANP的能力,提示ANP可能作为内耳SGN神经调节的一种递质或调质,参与其生理活动和突触传递功能的调节。
- 周柯孙菲邱建华米文娟刘顺利
- 关键词:心钠素神经调节原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