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306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30601-2)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太良徐胜陈恩果黄炳乐徐玉珍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量子点网点微结构的背光源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了一种基于导光板量子点网点微结构的背光新技术,提出了一个方案,即将红/绿量子点按合适的比例填充到导光板网点油墨中,然后以蓝光LED作为入射光源来激发导光板网点微结构中的红/绿量子点,以获得相应的红/绿光,并将其与剩余蓝光混合形成白光.在该方案中,重点研究了背光源白平衡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红/绿量子点的合适配比、蓝光激发强度以及油墨等.最后,基于此技术试制了背光模组样机,并通过印刷方式加工了625 nm/525 nm的红/绿量子点网点的微结构,同时采用中心波长为450 nm的蓝光LED激发,通过测试,该样机输出的白光CIE1931色坐标为(0.3175,0.314),色温为6 281K,色域覆盖率达到119.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性较高,是一种与传统侧入式背光生产工艺较为贴近的量子点背光源新方案.
- 徐胜徐玉珍陈恩果郭太良
- 关键词:背光源量子点网点白平衡色域
- 导光板网点平均密度范围的最优化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针对导光板(LGP)网点分布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导光板网点最佳平均密度(BANDD)范围的定义来阐述导光板网点的最优化设计。根据导光板导光理论建立背光源模组(BLM)的光学模型,并仿真了模型在不同均匀网点密度(NDD)下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1~0.4之间的网点密度其出光效率与均匀性达到相对平衡。进一步对0.1~0.4范围内的网点密度进行网点排布优化以提高其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点密度在0.2~0.35范围内的网点可以达到设计阶段对均匀性指标的要求。加工了相应的实验样品,验证了导光板最佳平均网点密度范围在0.25左右,与理论相符合。该研究结果对于实际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将有助于加快背光源模组的开发进度,减少开发版次,并降低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成本。
- 黄炳乐郭太良陈恩果徐胜
- 关键词:光学设计导光板出光效率
- 侧入式导光板的激光微加工技术的验证研究(英文)被引量:4
- 2015年
- 从设计、仿真与加工入手研究液晶背光模组中侧入式导光板的激光微加工技术.通过光学软件构建导光板的光学结构并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方法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渐变密度分布的微结构能够提供高均匀性的光输出.基于仿真结果,运用激光微加工技术进行验证设计.激光微加工获得的微结构在100倍光学显微镜放大测量下尺寸约为30.14μm,接近于设计值30μm,同时对单个微结构的3D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十组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与丝网印刷技术加工的导光板分别安装至侧入式背光模组样机中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激光微加工的导光板相比于传统的丝网印刷技术具有更好的光学均匀性和更低的色差,均匀性提高了6.2%,而色差下降了0.002 7.激光微加工技术快而简单,且整个加工过程是完全环保的,具备高性能、自动化生产和易于薄型化的优点.
- 陈恩果黄炳乐徐胜郭太良
- 关键词:激光加工导光板背光光学设计
- 背光源导光结构仿真模型及其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侧入式LED背光源导光结构的仿真及现实因素对背光源出光效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导光结构的主要功能、特性以及相关理论基础;之后针对其出光特性提出一种简化而准确的仿真模型;最后结合生产实践,重点分析了LED光源与导光板的结构匹配,导光板薄形化处理,以及网点优化设计等关键因素变化对背光源出光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研究对导光板的结构参数提出了合理的优化设计需求,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 徐胜徐玉珍陈恩果郭太良
- 关键词:显示技术背光源仿真模型光学特性
- 大功率LED伏安特性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了大功率LED芯片的伏安特性。基于LED芯片的特殊性,从经典的PN结伏安特性出发,进行理论推导并通过选择不同的基函数,构建出了大功率LED芯片的伏安特性新模型和优化模型,模型中的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确定。对大功率LED芯片的实测伏安特性数据表明,本文构建出的优化模型比经典的PN结模型更能准确表征LED的伏安特性,与实测的伏安特性数据一致性更高,更具实用价值。
- 徐胜徐玉珍陈恩果郭太良
- 关键词:大功率LEDPN结伏安特性
- 一种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的设计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传感器可以轻松地获得高动态范围图像,而传统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只有100∶1。目前采用投影仪、发光二极管阵列等双屏结构的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存在体积庞大、局部对比度低等缺点。据此提出采用场致发射背光源,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完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显示。文章提出的系统具有提高高动态范围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对比度与减淡光晕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场致发射背光结构的局部对比度提高到近65 025∶1,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黄炳乐郭太良姚剑敏郭碧辉
- 关键词:高动态范围对比度
- 倾斜交错狭缝光栅的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立体显示中传统光栅设计方法存在的斜光栅所形成的可视区域比较小和垂直光栅所形成的莫尔条纹比较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视区域和莫尔条纹均在人眼视觉可接受范围内的倾斜交错光栅设计方法,在斜光栅结构的基础上以一个像素高度的一半为单位对光栅进行分段,将相邻两段狭缝错开一定距离,能减小斜光栅存在的视点间的干扰问题,从而提高可视区域范围.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倾斜交错光栅比斜光栅可视区域增加了20%,而莫尔条纹亮度只减少9%,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黄炳乐郭太良姚剑敏王培顺
- 关键词:莫尔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