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9C1282)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继富田启建刘世彪李勇江德应更多>>
相关机构: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成分分析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方式
  • 1篇试验初报
  • 1篇授粉
  • 1篇授粉试验
  • 1篇人工授粉
  • 1篇人工授粉试验
  • 1篇自治
  • 1篇自治州
  • 1篇裂果
  • 1篇果实
  • 1篇不同栽培
  • 1篇不同栽培方式

机构

  • 3篇吉首大学
  • 3篇湘西民族职业...

作者

  • 3篇田启建
  • 3篇陈继富
  • 2篇刘世彪
  • 1篇彭小列
  • 1篇龙登高
  • 1篇江德应
  • 1篇李勇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罗汉果裂果的预防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12年
罗汉果裂果是造成罗汉果栽培减产的原因之一。针对湘西地区引种的罗汉果裂果现象,研究了种植地土壤含水量、含钙叶面肥试验、果实套袋对罗汉果裂果的影响,分析了花叶病感染程度与裂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排水处理的罗汉果挂果数量多,裂果率3.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2%,湿涝处理的罗汉果挂果数量少,裂果率达9.72%;对罗汉果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高钙氨基酸叶面肥,果实大而多,无裂果发生;套袋后的裂果率降低至0.39%;花叶病感染越严重,裂果率越高。
彭小列田启建陈继富张继贤刘世彪
关键词:裂果
不同栽培方式对罗汉果生长结果及品质的影响
对湘西自治州从广西引种的'农青2号'罗汉果进行了不同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每667 m产果数高14.5%,大果率高13.8个百分点,病虫果和裂果率分别降低2.2和3.7个百分点;大棚篱架栽培每667...
陈继富田启建
关键词:栽培方式
文献传递
罗汉果的人工授粉试验及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对湘西自治州从广西引种的罗汉果进行了人工授粉试验及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及时采摘雄花和及时人工授粉,7∶00人工授粉的雌花坐果率达92%,12∶00和16∶00的的雌花坐果率下降至80%和66%。雄花在5℃冰箱中贮藏3 d和7 d后,其授粉的坐果率为70%~50%,在常温下贮藏3 d基本丧失授粉活力。营养成分测定显示,罗汉果果实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其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与广西原产地果实中的含量相近,矿质元素含量有差异。
刘世彪田启建江德应龙登高李勇陈继富
关键词:人工授粉营养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