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1008)

作品数:12 被引量:164H指数:8
相关作者:张红武徐向舟董占地张欧阳吴腾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降雨
  • 3篇率定
  • 3篇模拟降雨
  • 3篇黄河
  • 2篇雨强
  • 2篇黄河下游
  • 2篇黄土高原
  • 2篇沟道
  • 2篇沟道坝系
  • 2篇河床
  • 2篇坝系
  • 1篇东庄水库
  • 1篇沙量
  • 1篇设计方法
  • 1篇试验结果
  • 1篇输沙
  • 1篇输沙能力
  • 1篇水库
  • 1篇水力侵蚀
  • 1篇水流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4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11篇张红武
  • 8篇徐向舟
  • 4篇张欧阳
  • 4篇董占地
  • 3篇吴腾
  • 2篇朱明东
  • 2篇马怀宝
  • 2篇张俊华
  • 2篇许炯心
  • 1篇王国栋
  • 1篇张德昌
  • 1篇彭杨
  • 1篇刘大庆
  • 1篇张羽

传媒

  • 3篇人民黄河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含沙量水流对河床形态调整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的调整是河流地貌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含沙量变化范围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采用过程响应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和验证了河床形态调整对于不同含沙量水流过程的复杂响应现象,从实验的角度部分地修正了Schumm关于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调整方向的定性预测关系。
张欧阳马怀宝张红武董占地徐向舟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被引量:43
2006年
该研究在天然降雨的观测基础上,根据室内侵蚀模拟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两种降雨模拟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降雨特性进行了率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和SX2004喷射式降雨模拟器,可以把雨强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实现降雨模拟的动能相似;这两种降雨系统都能较好地满足室内降雨模拟试验的要求,其中管网式降雨器雨强调控范围较大、均匀度较好,但比较适于尺度较小的试验,喷射式降雨器更适于尺度和地形高差较大的模型试验,但它的雨强调控范围和均匀度不如前者.
徐向舟刘大庆张红武董占地朱明东
关键词:率定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实例与验证被引量:7
2006年
首先根据天然小流域特点概化出原型条件,然后按照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设计和制作出几何比尺分别为240及960的两座模型,并通过原型资料及预备试验修正了产沙量比尺。最后,利用较大模型的试验结果对较小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提出的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思路及以原型和模型的产沙量之比作为产沙量比尺的方法是合理的。
张红武徐向舟吴腾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道坝系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被引量:11
2005年
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及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试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的方法。认为在水力侵蚀最活跃的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产沙的关键因子,从而需要抓住降雨与侵蚀产沙这对主要矛盾,根据降雨侵蚀空间或时间的集积效果来实现模型流域与原型流域产沙特征的相似。为保证沟道坝系地貌演变相似,除降雨历时遵循重力相似条件外,模型降雨产沙关系还应通过借助天然资料率定产沙量比尺的途径与原型相对应。
张红武徐向舟张欧阳吴腾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道坝系降雨强度水力侵蚀
高含沙水流河床稳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过程响应模型试验原理,模拟了高含沙水流河道的形成过程,从平面、横断面和纵向变化3方面揭示了高含沙水流窄深河道的形成过程及河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含沙窄深河道形成初期,河道平面摆动剧烈,同时水流漫滩并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主槽保持窄深形态;在后期,水流不漫滩和保持高含沙水流的条件下,这种单一窄深河道形态变化较小,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够相对稳定。
张欧阳张红武马怀宝董占地徐向舟
关键词:河道演变高含沙水流模型试验输沙能力
雨滴粒径的测量方法及其改进研究被引量:54
2004年
18世纪以来 ,人们探索出了许多观测雨滴粒径的方法 ,其中滤纸色斑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不仅工作冗繁 ,而且存在较大误差。实践表明 ,运用AutoCAD软件描绘雨滴色斑图案并计算色斑面积 ,进而运用Excel软件换算出雨滴粒径 ,可大大减少工作量并提高雨滴测量精度。推荐了一种由作者自行设计的雨滴取样器。
徐向舟张红武朱明东
关键词:模拟降雨AUTOCAD测量方法
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装置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介绍了适于在室内进行土壤侵蚀模型试验的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装置和试验方法。率定试验的结果表明,雨强在1.2-4.0mm/min时,其雨滴中值粒径在1.2~2.0mm之间,降雨动能与天然降雨接近,有效降雨均匀度超过80%。在SX2002管网式模拟降雨装置中,把雨强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实现降雨模拟的动能相似在实际操作中是方便可行的。
徐向舟张红武董占地张欧阳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拟降雨控制参数率定
泾河东庄水库排沙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泾河东庄水库是拟建在典型的高含沙河流上的水利枢纽。本文运用河工动床模型相似理论和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模型设计和制作 ,并进行了典型组次的排沙试验 ,研究不同水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及库区蓄水条件下的排沙情况 ,得出了排沙比及排沙量与进出库流量、沙量。
张红武张欧阳张俊华彭杨王国栋
关键词:水沙动力学东庄水库
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调整对于洪水过程的响应模式
1 前言在河床形态调整方面,Schumm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一套关于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调整方向的定性预测关系。作者分别从年系列和洪水系列的角度探讨了包含高含沙水流在内的更大含沙量变化范围的黄河河床形态调整行为,对...
张欧阳许炯心
文献传递
基于河流动力学的黄河“粗泥沙”的界定被引量:9
2008年
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从描述泥沙运动特性和异质粒子与紊流跟随性2个角度,分别对黄河"粗泥沙"的理论界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下游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 mm的泥沙多难以被水流直接输送入海,粒径小于0.075 mm的颗粒则易在水流中悬浮入海,因此,黄河中游划分粗细沙的临界粒径应该为0.075 mm。
张红武张俊华吴腾
关键词:河流动力学粗泥沙黄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