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48)

作品数:70 被引量:240H指数:6
相关作者:户晓坤王晓升龙柏林李萍黄晓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哲学宗教
  • 17篇政治法律
  • 15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主义
  • 10篇社会
  • 8篇马克思主义
  • 8篇教育
  • 6篇意识形态
  • 6篇资本主义
  • 4篇高校
  • 3篇大众化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宗教
  • 3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范式
  • 3篇拜物教
  • 2篇道德
  • 2篇帝国

机构

  • 59篇中山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广东水利电力...
  • 2篇五邑大学
  • 2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龙柏林
  • 8篇户晓坤
  • 7篇王晓升
  • 5篇李萍
  • 4篇罗嗣亮
  • 4篇张冬利
  • 4篇沈成飞
  • 4篇钟一彪
  • 4篇黄晓星
  • 3篇王艺霖
  • 3篇林育川
  • 3篇王文扬
  • 2篇郭文亮
  • 2篇鞠鑫
  • 2篇付绯凤
  • 2篇林滨
  • 2篇李增添
  • 2篇张金亮
  • 2篇邵小文
  • 1篇关锋

传媒

  • 8篇现代哲学
  • 4篇教学与研究
  • 4篇学术研究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马克思主义列...
  • 2篇理论学刊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岭南学刊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7篇2014
  • 26篇2013
  • 17篇2012
  • 7篇201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法传统的扬弃被引量:1
2012年
自从马克思把社会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之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停留在这个二分法的框架中,至多在经济基础的作用大小或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环节等问题上进行讨论。卢卡奇则用总体性观念颠覆这种二分法,否定了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关系。阿尔都塞用结构总体的观念批判了黑格尔主义的总体观,并把经济和政治作为社会结构中的要素。后结构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更进一步否定了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否定了社会要素的确定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法的扬弃表明:虽然马克思对于经济的基础地位的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但局限于二分法传统,却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王晓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后结构主义
“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关于南苑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被引量:57
2012年
本文聚焦于南苑①围绕广安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将该事件置于城市空间重构与生产的结构性情境下,分析社区空间的生产机制。文章指出,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权力在执行过程中隐蔽在市场化的话语体系下,以程序合法性及产权的话语获得垄断地位;而自下而上的抗争以规则、权利等意识为主导,通过"间隙运用"的策略生产出社会空间,但最终服从于空间的霸权体系。作者分析了空间霸权的战略、空间抗争的战术特点,以及上下分合轨迹,将其统合成为社区空间的生产过程。笔者认为,社区空间应该趋向对社会主义空间的生产,才能更好地实现空间正义。
黄晓星
西方话语权力生产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探究被引量:22
2013年
话语主体依靠话语权力生产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逻辑实现对话语客体的宰制,这种宰制主要体现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两个环节中,"说什么"是话语主体议程设置的内容择取问题,而"怎么说"则是框架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这两个环节,才成功地实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霸权。面对硝烟弥漫的话语权力交锋,当代中国理应厘清西方话语权力的生产机制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逻辑,生成中国话语权力,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袁三标陈国栋
关键词: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东方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被引量:4
2014年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马克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术性为基础。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学术性的遮蔽导致了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寸步难行,效果不佳,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还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李亿
关键词:学术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研究
2012年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遵循“逻辑起点一逻辑中介一逻辑终点”这样的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这三个维度的内在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结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保证。
李萍张冬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议题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东欧和苏联的剧变,资本和国家力量结合和扩展使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是不是帝国主义的新形式,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不是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了,是不是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的彻底胜利,是不是意味着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无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王晓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正义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普遍人权的解构与中国人权模式的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西方启蒙时代以来自我标榜为普遍人权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解构,这一解构有助于后来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左翼政治家超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狭隘视域,推动人权理论的更新乃至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近代中国从西方引入的人权观念已经不再是自由主义的消极人权,而是烙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印记。在当代中国人权模式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仍然是一种主导性的思想资源。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思路去解读中国人权的形成和演进,将提供一个切合历史事实的视角,有助于更为中肯地评判中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也有助于更合理地厘定中国人权模式与普遍人权的关系。
林育川
关键词:普遍人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014年
19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灵活积累"调节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人们的时空体验和价值观念。"消费"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当代消费文化批判依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分析,借助于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揭示了"符号-商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及其经济学意义。马克思将消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与逻辑延伸,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构成了剖析消费社会中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同构性的理论基础。
户晓坤
关键词:消费文化资本
市民社会的“间隙生产”——南苑“社区代理权”系列诉讼的拓展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转型背景下,现有的市民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民社会—共同体(组织)、国家—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和政治—公民权(权利)三方面,主要以西方国家—市民社会关系为出发点,研究独立市民社会的生产,要么验证独立市民社会的存在,要么使用规范研究对其应然性进行论证。本文采用实践逻辑,认为市民社会的生产是一种国家与市民社会新的关系的重构,是在原支配性网络中"间隙生产"出来的。文章着力于社区,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以中观的分析单位反映宏观的社会变迁。在"间隙生产"的逻辑下,国家与市民社会需要将策略性关系转换为更稳定的法理型关系,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黄晓星
关键词:市民社会和谐社会
对话与大众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认识的一个新视角被引量:4
2012年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既有政治色彩,也有学理之辩,且应以学理讨论为主,政治论战次之。这场争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但和传统观点将之归功于政治意识决裂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观点不同,本文恰恰认为,这场争辩的学理性,及其在争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放、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原因。这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则表明在开放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更容易大众化。
沈成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