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77)

作品数:13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赵其华韩刚彭社琴黄河清孔维伟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岩体
  • 3篇台风
  • 3篇滑坡
  • 3篇边坡
  • 2篇地震
  • 2篇地质
  • 2篇岩体质量
  • 2篇岩质
  • 2篇应变能
  • 2篇水电站
  • 2篇碎屑
  • 2篇滩水电站
  • 2篇网络
  • 2篇坝区
  • 1篇地貌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应力
  • 1篇地应力场
  • 1篇地震层析

机构

  • 1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四川省交通投...

作者

  • 13篇赵其华
  • 4篇韩刚
  • 3篇彭社琴
  • 2篇王照财
  • 2篇黄河清
  • 2篇孔维伟
  • 2篇郭少文
  • 1篇王俊
  • 1篇韩俊
  • 1篇张群
  • 1篇陈光平
  • 1篇薛源
  • 1篇吴建川
  • 1篇张兵

传媒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路基工程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家沟巨型岩质滑坡高速远程运移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文家沟滑坡是汶川地震诱发的巨型高速远程岩质滑坡,其运移特征尚不明确。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运移特征。分析得出,滑体自滑源区差异性启动,途经斜坡区铲刮坡表岩土体,随后以滑行、飞行等方式进入沟谷区,沿沟铲刮两岸坡体继续下行,与岸坡发生了5次明显的冲撞,逐步解体碎屑化,于第3次冲撞后开始大规模减速堆积,最终于沟口区停积。结果表明,地形是滑体运移堆积的主控因素,滑体的解体碎屑化和冲撞山体时的爬高、抛摔、越顶现象以及冲击气浪的形成等是高速行程的具体表现,碰撞是导致全程解体碎屑化的主要途径。
陈光平赵其华黄河清
关键词:运移特征地形地貌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RQD获取方法与程序被引量:7
2016年
在西南地区岩质边坡高陡的特殊地形条件下,常规的地面地质调查方法难以开展。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边坡体出露的结构面各项几何参数(产状、间距、迹长),然后以这些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生成不同走向网络图,通过在网络图上布置人工虚拟钻孔来计算得到岩体质量指标(RQD)。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性较强,方便可靠,不仅解决了常规地质调查方法在高陡边坡地段难以开展的问题,而且还克服了以往钻孔岩芯获取岩体RQD指标数据少、误差大的缺点,获得岩体RQD指标经过修正后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郭少文赵其华张兵梅朱寅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构面网络模拟网络图岩体质量指标RQD
峨眉山玄武岩岸坡深部差异风化岩体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1年
西南地区某水电工程的峨眉山玄武岩,其岩体风化具有特殊性,存在岸坡内部(或深部)岩体风化局部加强的特殊现象(称为差异风化)。该差异风化岩体在表观特征、分布特征、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上具有与岸坡表部一般风化岩体不同的显著特征。以该处差异风化岩体发育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其化学特征、河谷演化过程及浅生改造理论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差异风化不具随水平深度增大风化逐渐减弱特征,分布受长大张性结构面控制,表现为局部的裂隙式风化加剧,张性结构面两侧5~15 cm范围内岩体红度增加;差异风化岩体发生了化学风化,但并未发生明显的脱硅富铝与盐类淋失迁移,仅表现为二价铁减少、三价铁富集;控制性结构面具浅生改造特征,差异风化岩体赋存于浅生结构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浅生改造正是导致差异风化岩体形成的根本原因。
韩刚赵其华彭社琴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化学特征
台风滑坡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对温州市台风地质灾害分析,发现乔木类滑坡最为典型。以物理模型试验再现其演化过程,归纳总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台风引发裸坡和乔木类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的联系,再综合分析,初步得到台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研究表明,坡体在强降雨作用软化后更易在台风与植被耦合下破坏。与一般类型斜坡变形破坏在诱发机制方面显著不同,台风对斜坡的作用主要包括暴雨的冲蚀、软化作用和大风的动力作用等。台风来袭时,当乔木根系在滑带之上则不利于斜坡的稳定,可能导致前缘小部分土体失稳。风振液化是以脉动风的反复循环荷载形式通过植被作用于根部土体,使土体液化,加剧植被的风倒和斜坡的变形破坏。将台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归纳为:暴雨冲蚀→土体软化→风的作用→植被摇曳→土体松动→裂缝发展→前缘土体失稳→滑坡形成。
孔维伟赵其华韩俊王照财
关键词:模型试验变形破坏机制
温州地区台风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为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贡献程度,获得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浙江温州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样本点特征因子、台风特征因子以及样本点与其影响台风相对位置因子等3类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中得到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区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敏感因素和预测判定方程。结果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台风条件下斜坡稳定性的评价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及有效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薛源赵其华
关键词:地质灾害台风LOGISTIC回归
台风作用下植被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物理模拟被引量:13
2013年
在台风滑坡基本特征及失稳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草本、灌木、乔木三种类型植被在相同降雨和风荷载作用下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木根系提高了土体的抗拉强度,并且灌木对风荷载的响应较弱,对斜坡的稳定性较为有利;乔木根系的固坡作用不明显,并由于植被向斜坡传递风力荷载而在土体中产生裂隙,增加了斜坡下滑力和土体的渗透力,对台风滑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草本类斜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受台风暴雨作用的影响,斜坡稳定性介于灌木和乔木类斜坡之间;该次试验现象与台风滑坡植被覆盖情况及成因机制分析较为吻合。
王照财赵其华韩俊孔维伟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植被物理模拟台风
叶巴滩水电站坝址区深部变形破裂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深入研究叶巴滩水电站坝址区对称发育的深部变形破裂的分布规律、地质特征、类型和控制因素,为进一步评价深部变形破裂岩体质量及可利用性奠定基础。基于野外调查、地震层析成像(CT)、平硐波速测试(Vp)和工程地质类比等方法,揭示深部变形破裂分布规律与宏观地质特征,划分深部变形破裂类型,探讨对称分布的深部变形破裂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深部变形破裂分布于距边坡表面水平深度约80~140 m范围,具有随高程的升高水平分布深度逐渐增加的规律,两岸均未形成贯通性破裂面;深部变形破裂大多继承早期构造节理形成,具有明显的张性特征,局部受地下水影响,破裂面表层风化加剧;深部变形破裂类型可分为轻微松弛型、中等松弛型和强烈松弛型;地壳抬升、河谷演化和高地应力等区域因素与边坡形态、边坡物质基础及微地貌共同控制深部变形破裂的形成和分布。
刘恋嘉赵其华韩刚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震层析成像
汶川地震诱发文家沟巨型滑坡-碎屑流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步分析被引量:57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8.0地震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内诱发一巨型滑坡。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滑坡前后缘高差455m,厚度20~30m,滑面为基岩层面,初始方量2.750×107m3。滑体在运动中转化为碎屑流。滑坡-碎屑流总的水平运动距离为4022m,垂直运动距离为1443m,遗留的堆积物体积达5×107m3。滑坡距映秀—北川断裂仅3.6km,位于其下盘,地震烈度达X I度。滑坡导致文家沟中48人遇害,并形成一条完整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链。初步分析表明滑坡启动速度快,滑坡向碎屑流转化过程明显、地点明确。碎屑流运动过程复杂,伴有强烈的"气垫效应"和"前缘气浪冲击效应"。作者认为,文家沟滑坡的高启动速度是长持时强烈地震动作用的结果,与山体的猛烈碰撞是导致滑体解体并转化为碎屑流的原因。
黄河清赵其华
关键词:地震滑坡碎屑流
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岩体深部破裂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7
2011年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岸坡深部发育大量既非构造成因、又区别于常规卸荷裂隙的深部破裂,有关此类特殊地质现象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已成为水电站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深部破裂现场精细描述为基础,总结深部破裂基本特征与发育分布规律,结合构造演化、河谷演化及浅生改造理论,辅以现场地应力测试及测年成果,采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还原深部破裂形成演化过程,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坝址区深部破裂是伴随河谷快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浅生结构,其方向具有双向性,且表现出明显的张性特征,分布具有集中性,以左岸约0.5倍坡高、硐深约100m附近最为发育,均位于控制性错动带上盘,处于岸坡应力波动带内部,属构造应力场与斜坡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应力场。深部破裂形成的驱动力是伴随河谷下切过程中岸坡岩体内出现的残余拉应力,伴随应变能的释放过程产生,其形成年代大致对应于Ⅲ级阶地形成初期,即Qp2晚期-Qp早期阶段。
韩刚赵其华彭社琴
关键词:白鹤滩水电站应变能
泸州市电业局石马山边坡可靠度分析
2009年
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是边坡工程中最关键的,如何准确评价其稳定性是岩土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将Monte Carlo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中,借助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边坡稳定的极限状态功能函数,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Monte Carlo法计算边坡可靠度的计算机程序,从而获得边坡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相比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基于可靠度的分析方法能够更直观的反应边坡稳定性的现状,从而为工程人员提供更为可靠有效的帮助。
王俊赵其华
关键词:可靠度分析蒙特卡罗法边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