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YBA388)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佳娣刘祥清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利玛窦
  • 3篇翻译
  • 2篇术语翻译
  • 2篇传教
  • 1篇地图
  • 1篇译介
  • 1篇音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语词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交际
  • 1篇世界地图
  • 1篇书立
  • 1篇清初
  • 1篇著书
  • 1篇著书立说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适应
  • 1篇明末
  • 1篇明末清初

机构

  • 4篇湖南第一师范...

作者

  • 4篇王佳娣
  • 1篇刘祥清

传媒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翻译活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4年
明末清初,西方来华传教士将翻译作为"学术传教"的一种手段,将大量的西方宗教和科技著作译介入中国,同时将中国古代典籍和文献著作等输出至西方,形成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并存的局面。客观上,这是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观上,这与传教士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
王佳娣
关键词:明末清初传教士翻译影响因素
利玛窦世界地图译介中的文化适应策略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以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中文世界地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文化适应策略在其译介中的运用。文化适应翻译策略具体体现在译介形式及术语翻译适应了中国人对天文地理的传统认知,地名的翻译适应了中国人对地名的习惯称谓,地名中汉译字的选择适应了中国人对文字的审美观念。本文简要评述了文化适应翻译策略对利玛窦中文世界地图在华传播的积极影响,希望对当代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翻译策略选择有所启示。
王佳娣刘祥清
关键词:利玛窦世界地图文化适应术语翻译音译
非语言交际对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影响
2014年
明末清初时期,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的交往是其在华传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非语言因素在其成功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玛窦利用服饰的变化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借用西洋器物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广结权贵,施展个人魅力笼络人心。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紧密互动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新的格局。
王佳娣
关键词:利玛窦非语言交际著书立说
《几何原本》的术语翻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中对术语的翻译遵循着简洁、连贯及归化的原则,主要采取借用已有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使用已有汉字的字形,赋予新义、创译新词等手段,扩展了汉语词汇的语义、推动了汉语多音节词的发展、促进了汉语词汇的词缀化发展。
王佳娣
关键词:利玛窦《几何原本》翻译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