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09)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詹冬华左剑峰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书法
  • 2篇文学
  • 1篇代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书法
  • 1篇当代文论
  • 1篇心理时空
  • 1篇学理
  • 1篇中国当代文论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层面
  • 1篇审美时空
  • 1篇审美心胸
  • 1篇生命
  • 1篇视阈
  • 1篇书法美
  • 1篇书法美学
  • 1篇诉求
  • 1篇自然主义
  • 1篇维度

机构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詹冬华
  • 1篇左剑峰

传媒

  • 2篇文史哲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与早期文学观念——以先秦孔门儒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与早期文学观念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意义和逻辑关联。《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体现了先秦时期时间意识与文学观念的双重转变。"天文"是"天时"的外化形式,在先民的意识和行为中经历了"自然时间神灵时间道德时间"的降解过程,它构成了"人文"的逻辑前提。"人文"追求永恒的道德典律,呈现为一种"超时间"。"天文"与"人文"都是"道"的变现形式,两者共同构成了早期文学的本源,并对后世文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到孔子时代,时间与神灵、王权进一步剥离,呈现为一种天人相参、活泼机变的时机化时间。"人文"的内涵更加明确,主要体现为"仁义"、"礼乐"、"中庸"、"君子"等富含时间意蕴的价值新标的,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影响到孔子对文艺本质功用的认识及其时机化的解诗方式。孔子所提出的"游于艺"与"成于乐"等诗学命题具有丰富的时间意蕴,它显示了一个"时者"看待文艺本质功用的存在论视角。"游于艺"亦即"游于时",是在一种非对象化、非现成性的审美时间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取象于天时的"乐"昭示着天地大化不断创生的过程,同时也在"既济未济"、"终始"的转续中凸显生存本身的"无竟性"。孔门师徒以时间性思维解诗,多在诗歌情境的转换中引发领会仁德等重大问题的时机。
詹冬华
关键词:文学观念孔子文艺本质
时空视阈下的审美心胸理论被引量:5
2016年
审美心胸表现为一种空明澄澈、通豁无碍的心境,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由的心理时空,是对自然社会时空秩序的超越。中国古代审美心胸理论关涉到三个层面的时空:"自然时空"、"心理时空"、"形式时空",这三个层面紧密关联,构成了审美时空的三个基本维度。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宇宙之间的根本对立,引发"心理时空"对"自然时空"的塑型与超越,这也是艺术审美发生的存在论依据,但"心理时空"还必须转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意象符号亦即"形式时空"上。老庄的"虚静"说、佛禅的"空静"论均为审美心胸理论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但两者仅从哲学上对"自然时空"与"心理时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阐发,而对"形式时空",特别是审美时空三层面之间的共生相依关系并未作明确论述。魏晋以降,"虚静"("空静")说被后世文艺理论家用于诗文、书画等各个艺术领域,在庄禅的"道体时空"、"佛性时空"之外,拓展了审美意象的"形式时空",审美心胸理论才实现了从哲学到美学、艺术学的完美变身,并逐步得到充实与完善。
詹冬华
关键词:审美心胸心理时空
现代西方“哲性批评”的学理逻辑与价值诉求——兼及对中国当代文论批评建设的启示
2013年
作为一种倚重于哲学理论的批评类型,"哲性批评"在20世纪西方大行其道。其学理逻辑是,将文本作为理论生发的试验地,通过"思"对"诗"的僭越、遗忘、改造,铺设通往"思"之胜境的通衢大道。"哲性批评"的重心不在艺术文本,而在于哲学本身,其目的在于"思"与"诗"的对话与共谋,以寻求深陷危机之哲学的救赎之道。西方的"哲性批评"并不适合中国当下的实际,但它的原创性和辐射力值得中国文论界深思。批评家应正确处理"思"与"诗"的关系,将自己的理论储备化约为对天、地、人、神的整体经验,同时应具有高妙独到的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在"诗"与"思"的平等对话中,不断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詹冬华
六朝书法美学及其自然主义精神
2012年
六朝书法美学在汉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向展开和细化,理论潜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处在积极拓展艺术表现可能性,追求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应,书法美学在创作论上总结了多种艺术创新途径。其中尤为强调从自然中获得的涵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在作品论方面,既强调变化多姿的妍媚之美,又注重自然而然的效果,两极兼顾,形成"尚韵"的时代风貌。书法品评也日益具体化和客观化,理论探索与书法实践逐渐形成互动。"神"和"品"两个范畴的出现,表明书法艺术在形式创造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已越出可视的形式本身,由实入虚。无论是创作论、作品论还是鉴赏论,都贯穿着自然主义精神,它呈示出中国书法乃至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左剑峰
关键词:自然主义
审美与文化:理解书法经典时空的两个维度被引量:3
2012年
审美与文化是理解书法时空的两个维度,它构成了书法的双翼,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书法经典是“技”与“事”之会,是“审美时空”与“文化时空”的完美契合。前者保证了作品技术的精湛,从而在审美层面赋予作品以无限的魅力;后者则从历史的深广性、个体生命的可感性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意义。当代书法虽在“审美时空”构建方面成绩斐然,但忽略了“文化时空”的重要性。学界应对当代书法的唯审美论保持审慎,同时对书法的文化功能与价值生成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健康的书法生态中创造出新的时代经典。
詹冬华
关键词:审美时空当代书法文化功能两个维度审美层面个体生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