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50004)
-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郝亚明吴情操朱荟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被引量:7
- 2010年
- 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论建构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内在架构上来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主体内容,在功能定位上三者分别对应于"意识形态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民族认同文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既各司其职、功能有别,又互相关联、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 郝亚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城市与移民:西方族际居住隔离研究述论被引量:28
- 2012年
- 族际居住隔离的普遍存在及其复杂的社会后果,使得这一社会现象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在对西方研究文献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进程中族际居住隔离的形成原因、社会后果、作用机制、政策干预以及存在的争议等问题进行全面概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族际空间分化问题的严峻挑战,而西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 郝亚明
- 关键词:城市移民族群关系社会融合
- 试论民族概念界定的困境与转向被引量:20
- 2011年
- 民族概念界定面临困境是学界的共识,剖析困境形成的缘由有助于推进对民族的认识。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普世性,并未能消解这种共同体在与特定时空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广泛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而理论视角的竞争和意识形态的掺和又增加了民族概念界定的主观性与建构性。时空、理论视角与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使得传统的民族概念界定方式陷入困境,从全景式界定向类型化界定转向不失为一种可能的理论选择。
- 郝亚明
- 关键词:民族概念
- 民族概念体系中的若干二元对立存在被引量:3
- 2012年
- 民族概念作为民族理论与民族实践的起点,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由于民族概念自身的复杂性及理论整合的欠缺,民族概念体系内部在民族的本质属性、构成要素、形成方式、起源时间等基本理论问题上充满矛盾和张力,并逐步形成了文化与政治、主观与客观、原生与建构、永存与现代等若干二元对立的存在。二元对立对应着民族概念的重点与难点,对其进行解析具有理论和方法上的双重意义,也可为概念体系的重构提供建设性思路。
- 郝亚明
- 关键词:民族二元对立
- 论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影响——以乡村蒙古族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3个不同民族居住格局的蒙古族社区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探究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影响。研究证实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居住区域的空间组合决定了民族语言的传承环境,民族人口比例决定了民族语言传承的力量对比,而日常生活语言则直接决定着民族语言的传承状况。
- 郝亚明
- 关键词:蒙古族
- 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被引量:5
- 2011年
-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的根本前提,而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凸显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定位迷失问题。从功能定位上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要目标是构建一种全体国民共享的国家认同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推动各民族民众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共有的一致的精神归依。
- 郝亚明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认同
- 冷漠与支持:情境空间视角下的群体性利他行为被引量:1
- 2011年
- 考察三个广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个案,从情境空间的视角对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究。发现情景空间的制度化程度是解释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特定的情境空间中,施暴者的负面标定、受害者的"嵌空间"身份、制度化角色的干预以及旁观者的人口特征等因素都是抑制或催发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影响变量。
- 朱荟吴情操
- 关键词:制度化
- 略论乡镇机构改革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以内蒙古白村调查为例
- 本文以一个蒙古族聚居村落的案例,分析了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教育机构的调整对民族乡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冲击。作者提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调整必须因地制宜,坚持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出发,避免在就学便利性和就学成本...
- 郝亚明
- 关键词:乡镇机构改革学校撤并基础教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