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ZS26)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郑华黄曦李瑜青刘津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时报
  • 2篇纽约时报
  • 2篇《纽约时报》
  • 1篇地震报道
  • 1篇新疆7·5事...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危机
  • 1篇政府危机公关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制
  • 1篇中国公共外交
  • 1篇他者
  • 1篇中隐
  • 1篇汶川地震报道
  • 1篇外交
  • 1篇文化
  • 1篇话语
  • 1篇话语策略
  • 1篇公共外交
  • 1篇公关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郑华
  • 1篇李瑜青
  • 1篇黄曦
  • 1篇刘津芳

传媒

  • 2篇学术界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被引量:6
2012年
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推动了中国软实力的逐步提升和公共外交的蓬勃发展,但在此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到困惑的议题,如以何种方式整合公共外交"形散而神不散"的研究选题,既做到在主题单元内研究议题的深化和细化,又做到最大程度跨学科整合资源?如何应对公共外交中的"精英路线"和"平民浪潮",二者何为先?在"垂直化"和"网络化"并行的二元实施结构中,外交官应扮演怎样的角色?为此,本文将从以上三大困惑切入,从公共外交的组织架构、目标群体特点、实施主体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特质,并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研究团体"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模式;"精英为首要、平民为基础"的目标群体双轨并行模式;以及加大外交官在公共外交领域培训力度等主张,以期为我国公共外交事业提供发展思路。
郑华
关键词:中国公共外交
中国法制传统中隐型系统价值再思考——以法制文化为视角被引量:4
2012年
在我们过去法制研究中,并不重视法制的隐型系统。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法制进行结构性分析,形成在法制建设上显型系统与隐型系统两张皮现象,造成显型系统和隐型系统发展极不平衡。论文从中国法制传统隐型系统及其特点入手,揭示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价值。具体分析了中国古代以礼入法、礼法融合法制传统、明德慎罚法制传统、明德无讼法制传统中对法制隐型系统的重视及其功能。
李瑜青
关键词:中国法制
从“他者”认知析完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以《纽约时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此项研究从"他者"的认知——《纽约时报》有关"5·12"汶川地震的报道切入,通过统计其报道数量和议题分布,得出"倒塌校舍及背后的腐败问题"、"灾后救援"、"人权问题"、"灾后重建"为"他者"所关注的四大焦点性议题,并以此为纲,比照中国政府在汶川地震危机公关中的作为,从官方回应的可信度,践行承诺的确定性、调查结果的公正性等角度提出完善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
郑华刘津芳
关键词:政府危机公关《纽约时报》
政府国际公关的话语策略研究——基于《纽约时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伴随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崛起的中国应使用何种话语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成为中国政府国际公关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基于"他者"认知,用目标受众普遍熟悉的话语模式和话语策略进行传播,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信息全球化和网络2.0的传播语境中,国内危机事件常会迅速转化为国际热点。新疆"7·5"事件作为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受到美国《纽约时报》大幅报道。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语境创设、语言标识符运用、消息来源、责任归咎等维度解构《纽约时报》有关报道所建构的"新疆印象",探求其内在的话语逻辑,可以为我国政府构建有良好传播效果的话语体系提供发展思路。
郑华黄曦
关键词:话语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