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090814)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彰文杨安富何书海王小菊陈盛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石碌
  • 1篇水体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尾矿库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钛矿
  • 1篇尾矿
  • 1篇尾矿库
  • 1篇污染
  • 1篇污水
  • 1篇纳污水体
  • 1篇金属污染
  • 1篇景观
  • 1篇矿区生态
  • 1篇环境现状
  • 1篇环境现状调查
  • 1篇

机构

  • 2篇海南省环境科...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林彰文
  • 1篇关学彬
  • 1篇王凌
  • 1篇杨海莲
  • 1篇陈盛
  • 1篇王小菊
  • 1篇何书海
  • 1篇杨安富
  • 1篇顾继光

传媒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昌江石碌钴铜矿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环境现状调查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解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钴铜矿尾矿库环境特点,分别采集了矿砂、背景土壤、废水、纳污水体和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钴铜矿尾矿库的土壤受As和Cu污染严重,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废水经过尾矿库沉淀处理后,SS、As、Cu、Co、Fe等监测指标均有所降低,尾矿库起到沉淀吸附处理作用;纳污河流石碌河水质良好;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菖蒲和水竹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尾矿库内的甘蔗中Cr、Pb含量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尾矿库内不宜种植可食用作物。
何书海林彰文杨安富王小菊陈盛杨海莲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石碌
文昌锆钛矿区生态格局变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海南省文昌锆钛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4—2009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与人类活动影响关系,并与媒矿区景观格局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Ⅰ)2004—2009年,研究区矿山开发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而农业用地面积明显减少,林地、农业用地和矿山开发用地之间相互转化密切。矿山开发用地生态恢复率为32.3%,新增矿山开发用地面积远大于复垦面积。Ⅱ)景观格局上,2004年,研究区矿山开发用地平均斑块面积8.8 hm2、斑块密度2.51 ind?hm–2,斑块面积小且形状复杂,矿区景观破碎度高,反映了矿区民采盛行的景观特性;到2009年,矿山开发用地平均斑块面积41.8 hm2,为2004年的3.8倍,斑块规模及团聚程度增加,同时斑块密度减少,景观破碎度降低,矿山开发用地趋于联合,影像反映了矿区企业规模化开发时期特点。Ⅲ)同样为地表开采,同样受人为影响加大,煤矿近十年来景观格局多呈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增大趋势,这与锆钛矿景观格局发展不同,其原因在于锆、钛矿开采对地表破坏较煤矿更大,而砂壤本底又使生态恢复更为困难。2004–2009年,文昌锆、钛矿区开发由分散到规模化,开发趋于集中,生态恢复速度又远不及开发速度,景观总体趋于单调,生态稳定性被削弱,矿区生态风险加大。
林彰文王凌关学彬顾继光
关键词:景观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