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

作品数:94 被引量:1,854H指数:25
相关作者:王克林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杜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土壤
  • 29篇峰丛
  • 29篇峰丛洼地
  • 21篇喀斯特峰丛洼...
  • 20篇植被
  • 12篇物量
  • 8篇养分
  • 8篇桂西北
  • 7篇植物
  • 7篇生物量
  • 7篇微生物
  • 6篇地统计
  • 6篇有机碳
  • 6篇水分
  • 6篇土壤养分
  • 6篇次生
  • 6篇次生林
  • 5篇地统计学
  • 5篇人工林
  • 5篇小流域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亚...
  • 77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广西大学
  • 12篇佛山科学技术...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9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河池学院
  • 1篇铜仁学院

作者

  • 45篇王克林
  • 37篇曾馥平
  • 35篇彭晚霞
  • 34篇宋同清
  • 30篇杜虎
  • 23篇陈洪松
  • 12篇聂云鹏
  • 11篇张伟
  • 11篇张伟
  • 10篇岳跃民
  • 9篇鹿士杨
  • 9篇魏兴琥
  • 8篇苏以荣
  • 8篇何寻阳
  • 7篇杨钙仁
  • 7篇曾昭霞
  • 7篇谭秋锦
  • 7篇张浩
  • 6篇范夫静
  • 6篇杨静

传媒

  • 25篇生态学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7篇农业现代化研...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岩溶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24篇2014
  • 31篇2013
  • 16篇2012
  • 4篇2011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量C、N、P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推动着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被公认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以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法取样,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碳氮比(MBC/MBN)、碳磷比(MBC/MBP)适宜,MBC、MBN、MBP变异均很大;空间自相关性明显,除MBP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外,其他指标均为指数模型。C0/(C0+C)均<25%(4.9%—6.2%),呈强烈的空间相关,这主要由结构性变异引起。Kriging等值线图表明,MBC、MBN的高值区集中在坡中上部;MBP的格局明显不同,高值区集中在坡脚;MBC/MBN斑块较大,变化缓和;MBC/MBP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斑块多而破碎。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很多,其中,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主要因子有土层厚度、pH、碱解氮。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不仅存在着小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不同土壤微生物属性的空间分布不同。因此,应采取适宜措施,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
范夫静黄国勤宋同清曾馥平彭晚霞杜虎文丽何铁光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坡地地统计学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被引量:45
2011年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7种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不一一对应,植被与土壤的综合指数在全体模式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一致,退耕种植任豆+桂牧1号的植被效应和退耕种植香椿的土壤改良作用最好。退耕5年后各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状况还不十分理想,除香椿和撂荒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时期外,其他退耕模式均还处于失调衰退和过度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有桂牧1号和撂荒处于植被土壤同步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时应同步提高植物生长抚育和土壤管理水平。
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杜虎鹿士杨
关键词:植被土壤退耕还林还草喀斯特峰丛洼地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特征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峡谷型喀斯特水田、旱地、草地、灌丛、人工林、次生林6种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特征及其分形关系。结果表明: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不同,微生物数量均以次生林最高,旱地最低,其组成数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数量多达26.66×105—71.64×105cfu/g,占全部微生物比例为87.00%—95.50%,其次为放线菌数量,为1.45×105—3.78×105cfu/g,所占比例为4.21%—12.39%,真菌数量最小,为0.07×105—0.23×105cfu/g,所占比例仅为0.24%—0.61%,不足1%。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的含量不同,次生林MBC与MBN最高,人工林MBP最高,旱地MBC最低,草地MBN与MBP最低;各生态系统均为MBC>MBN>MBP。不同生态系统的MBC/SOC、MBN/TN、MBP/TP分别为0.44%—0.97%、2.13%—3.13%、1.46%—2.13%,差异不显著;MBC/MBN在3.06—6.54之间,其中次生林极显著高于其他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差异不显著。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且具有良好分形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探讨土壤微生物活性为提高石灰土土壤肥力、促进喀斯特植被迅速恢复提供依据。
谭秋锦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杜虎张浩范夫静
关键词: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
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植被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15年
以MOD17A3数据集为基础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与统计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斜率方法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西北植被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多年,研究区植被生产力呈现出稳中略降的趋势,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此后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在空间上,植被NPP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相反,NPP变化斜率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3)NPP变化斜率随高程上升而递减,峰丛洼地NPP负增长趋势最为明显;(4)NPP变化随土地利用类型存在较大分异,林地NPP负增长趋势明显,耕地NPP则呈正增长趋势。
李辉霞周红艺余俊
关键词:NPP桂西北植被生产力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发生机制与调控对策被引量:132
2014年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及发展态势的遏制与综合治理是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需要。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采集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试验站部分收集整理和试验数据,尝试性地提出了新的石漠化概念和分类标准,探讨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属性的表现特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揭示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治理对策,以促进喀斯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克林曾馥平
关键词:石漠化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类型碳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5
2015年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种植被类型碳格局及其土壤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33.84、160.79、179.08和261.24 Mg C/hm2,其中植被碳储量为5.02、6.59、20.87和60.20 Mg C/hm2,占总碳储量的3.75%—23.04%,随植被正向发展而增加;地被物碳储量为1.76、0.95、2.60和0.82 Mg C/hm2,仅占总碳储量的0.32%—1.45%;土壤层碳储量为127.06、153.25、151.61和200.21 Mg C/hm2,占76.64%—94.93%,随植被正向发展呈增加趋势,但对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率减少;由草地向原生林发展过程中,地下部分碳储量均大于地上部分碳储量,地上部分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地下部分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与土壤容重、土壤深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喀斯特峰丛洼地石灰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水稳性团聚的分布关系密切,土壤氮素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2 mm细根和土壤微生物对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杜虎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彭晚霞付威波李莎莎
关键词:碳储量植被类型喀斯特峰丛洼地
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09
2011年
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很低,成土速率慢、土壤允许流失量小,加上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的独特特征。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及土壤允许流失量等5个指标,应用GIS技术对西南喀斯特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区水土流失敏感性普遍很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82.8%,不敏感区域所占面积比例为6.4%;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以上区域主要分布于贵州全境、广西峰丛洼地区、云南东南部、重庆东北部、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及湖南西北部等区域;随着岩石中酸不溶物含量的增加,水土流失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比例减少,中度敏感区比例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及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凡非得王克林熊鹰宣勇张伟张伟
关键词: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异
基于TM影像的白云岩与石灰岩上喀斯特植被时空变化差异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喀斯特土壤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风化而来,植被生长及其分布究竟怎样响应这一特殊地质背景?以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法对1990年和2011年两期TM影像进行植被分类,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岩性上植被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和2011年研究区内两种母岩上均以乔木林和乔灌为主,草灌和草丛分布少,白云岩上乔木林的面积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而草灌和草丛小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近20年来白云岩与石灰岩上草丛、草灌、灌丛和乔灌均以正向演替为主,但白云岩上正向演替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两种岩性上植被斑块连接性均增强、破碎程度均降低,白云岩上植被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石灰岩上低,内部连接性强。由此可见,喀斯特白云岩较石灰岩有利于草丛、草灌的自然恢复,岩性引起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养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差异制约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时空格局。
徐艳芳王克林祁向坤岳跃民童晓伟
关键词:植被变化遥感白云岩石灰岩
喀斯特高原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以贵州省清镇王家寨为喀斯特高原典型样区,采用网格布点法,调查研究了土壤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地表层土壤SOC、DOC和MBC含量分别为56.86、68.74mg·kg-1和264.12mg·kg-1,均显著高于旱地与水田(P<0.05);各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微生物熵(MBC/SOC)值处于0.45%~0.55%之间,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SOC及其组分均有显著影响。协方差分析表明,土壤MBC受土地利用方式和pH的影响较大,土壤SOC和DOC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SOC与MBC无相关性,而DOC与MBC的相关性正负各异。3种土地利用方式剖面土壤中,灌木林地0~30cm各土层MBC含量差异显著(P<0.05),水田20~30cm土层DOC含量显著低于0~20cm各土层。表层(0~10cm)土壤SOC密度以灌木林地最大,但旱地(155.97t·hm-2)和水田(107.92t·hm-2)1m以内土体的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P<0.05)灌木林地(76.14t·hm-2),结合土层厚度,水田与旱地有机碳储量高于灌木林地。研究表明加强保护灌木林地,对农耕地实行秸秆还田,将有利于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区域生态的恢复,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邱虎森苏以荣陈香碧黎蕾李杨何寻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鲜叶和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6
2016年
研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新鲜叶片与凋落叶的元素化学计量学性状,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桂西北喀斯特区分别选取了3个原生林群落与3个次生林群落,研究其建群种植物新鲜叶片和凋落叶的C、N、P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发现,6个群落建群种新鲜叶片C、N、P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404.3、22.5、1.75 mg/g)均大于凋落叶(平均含量分别为376.5、19.0、1.35 mg/g),鲜叶C:N、C:P、N:P比值(均值分别为17.8、244.9、13.8)均小于凋落叶(均值分别为19.3、315.3、16.3)。6种植物新鲜叶片N、P含量大于凋落叶,而N:P比小于凋落叶,表明喀斯特区植物对N的再吸收率大于P。3个原生林群落建群种鲜叶与凋落叶的平均C、N含量均大于次生林,而P含量则略小于次生林;原生林鲜叶与凋落叶的C:N比均小于次生林,C:P、N:P则大于次生林,推测次生林相对于原生林有更快的生长速率。原生林鲜叶N:P比为13—15之间,次生林鲜叶N:P比为11—12之间,次生林鲜叶与凋落叶的N:P比均小于原生林,说明原生林凋落物分解相对较慢,原生林能相对多的保留养分以供植物吸收,更能适应喀斯特石生环境。植物鲜叶和凋落叶的C:N与N:P比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片养分元素间具有共变的特性;叶片N、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植物N:P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高等陆生植物C-N-P元素计量的普遍规律,体现了植物群落对环境的适应。
曾昭霞王克林刘孝利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张浩杜虎
关键词:鲜叶凋落叶原生林次生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