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23B02)

作品数:18 被引量:129H指数:8
相关作者:江崇民王欢刘欣李国强李米环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加速度
  • 6篇成年人
  • 5篇能量消耗
  • 5篇加速度计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身体活动
  • 3篇体质
  • 2篇代谢
  • 2篇代谢水平
  • 2篇信效度
  • 2篇信效度研究
  • 2篇中老年
  • 2篇中老年女性
  • 2篇摄入
  • 2篇速度传感器
  • 2篇体质健康
  • 2篇能耗
  • 2篇能量摄入

机构

  • 12篇国家体育总局...
  • 6篇南京体育学院
  • 6篇陕西理工大学
  • 5篇上海体育科学...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16篇江崇民
  • 6篇李米环
  • 6篇李国强
  • 5篇王欢
  • 5篇武东明
  • 5篇刘欣
  • 4篇徐亮亮
  • 3篇徐凯
  • 3篇蔡睿
  • 3篇钱竞光
  • 2篇戴剑松
  • 2篇王道
  • 2篇王晶晶
  • 2篇王静
  • 1篇王馨塘
  • 1篇滕津汝
  • 1篇邱淑敏
  • 1篇宋雅伟
  • 1篇李合
  • 1篇顾忠科

传媒

  • 6篇体育科学
  • 5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走、跑运动时基本参数特征及与能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目的:探讨分析GT3X+测量成年男、女走、跑运动能耗时加速度计基本参数的特征及其与能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K4b2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和ActiGraPh GT3X+同步监测51名20~30岁成年受试者(男25名,女26名),依次完成3.0km/h、4.5km/h、4.5km/h加10%坡度、6.0km/h和7.5km/h跑台走、跑运动。结果:1)无论男、女,随着走、跑速度的增加,VM、VT活动计数均逐渐增大;AP活动计数在3~6km/h之间逐渐增大,至7.5km/h时出现明显下降。2)与VT、AP不同,4.5km/h加10%坡度行走时,ML活动计数大于6.0km/h快走。3)无论男、女,在3km/h慢走时,HV活动计数明显大于VT,而其他速度下,VT活动计数均大于HV(P〈0.01)。4)女性AP活动计数明显大于男性,VT、ML(3km/h除外)、VM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5)VM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VT、HV、ML和AP,特别是VM与VT高度相关(r=0.983,P〈0.01)。6)EE(k4b2)与VT、VM相关性较高,而与AP、ML相关性很低。结论:在跑台走、跑运动时(3km/h除外),3个轴加速度活动计数变化最明显的是VT。由快走转至跑步运动形式时VT增幅最大,AP出现下降;ML是感应跑台是否有坡度的主要参数之一;一定速度范围内,VT和VM均为推算走、跑运动能耗的最佳自变量,但以VT为自变量的能耗方程预测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无坡度走跑运动能耗测量的需要。
王道刘欣江崇民徐亮亮王欢王晶晶王静
关键词:加速度计能耗
不同能量代谢水平对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不同剩余能量水平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201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40-60岁650名长住居民进行形态、机能、血生化、心理等指标进行测量;通过问卷调查其营养及体力活动状况,采用四分位数法对剩余能量(SE)进行水平分级,
李国强李米环江崇民
关键词: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体质中老年女性
城区成年人静坐行为模式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确定城区成年人静坐行为模式,并探讨静坐行为模式与社会人口、行为方式和健康变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和南京两地无肥胖遗传史、明显严重疾病、残疾、神经功能受损和心理疾病的408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完成健康和社会人口学问卷的同时提供身高、体重测量值。采用活动日志评估受试者静坐行为时,佩戴加速度计客观地测量其身体活动状况,进而验证活动日志评估静坐行为的效度。静坐行为模式由聚类分析确定,继而采用判别分析对分类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混合、娱乐、工作和屏幕前4种静坐行为模式对人群的分类效果较好,成年人参与娱乐和屏幕前静坐行为模式人群比例达62.9%,是我国城市居民最主要的静坐行为模式;不同模式间年龄和学历变量呈显著差异,年龄越大静坐行为模式中人群比例越高,工作静坐行为模式中高学历人群比例最高,达62.2%;≥10 000步/天者在4种静坐行为模式中的人群比例远低于<10 000步/天组,"30min/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受试者中仅38.6%能超过"10 000步/天"的目标,两者并非一致;超重肥胖组和患慢性病组参与静坐行为模式的人群比例远低于BMI正常组和不患慢性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静坐行为模式、屏幕前静坐行为模式、工作静坐行为模式和娱乐静坐行为模式对样本人群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是最佳的聚类方案;年龄越大静坐行为模式中人群比例越高,老年人习惯于混合静坐行为模式;学历越高参与工作静坐行为模式的人群比例越高;不同模式间受试者行为方式和健康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静坐行为并非影响肥胖及慢性疾病发生的唯一风险因素,体力活动与膳食营养的作用也应考虑。
李国强江崇民李米环
关键词:成年人聚类分析身体活动
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人群日常体力活动调查研究——以南京市居民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性别人群中两种劳作方式的能量消耗,了解两种不同劳作方式人群日常体力活动消耗情况及身体活动和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两所工厂工人及南京某高校办公室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Actigraph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连续7天的测试。结果:体力劳动者男性工作日与休息日体力活动差异明显;体力劳动者女性平均每天体力活动时间变化不显著;非体力劳动者的达标率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提高每天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另外,交通方式明显影响非体力劳动者的体力活动消耗。结论:体力劳动者平均每天的能量消耗较高,但是休息日显示体力活动明显减少;非体力劳动者男性休息日体力活动增加,而工作日的平均能量消耗过低;非体力劳动者女性工作日和休息日的能量消耗普遍偏低;每天中高强度运动运动时间不足且平均每天能量消耗少的成年人,易导致肥胖超重的现象发生;交通方式对体力劳动者的能量消耗没有影响,但是对非体力劳动者影响显著。尤其非体力劳动者女性,工作日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多集中在上下班的时间左右。
宋雅伟滕津汝江崇民
关键词:成年人能量消耗
三种加速度计测量多种身体活动的效度比较被引量:23
2014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评价3种常用加速度计(GT3、RT3以及SWA)在走跑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测量效度。方法:30名受试者完成走跑类和日常生活类活动的测量。走跑活动分为4个速度(3km/h、4.5km/h、6km/h和7.5km/h),在室内场地上完。生活类活动有坐姿看书报、站立、擦桌子、擦地板、踢毽。在每种活动测试中,受试者同时佩戴3个加速度计以及气体代谢分析仪Cosmed K4b2,以Cosmed K4b2为校标比较3个加速度计的效度。结果:1)加速度计对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测量效度不同。对走跑活动的测量效度相对较高(快速走时误差只有5%);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测量效度较低(从20%到100%的误差)。对上肢活动的测量误差显著大于下肢活动;对从坐姿到站立活动的能耗变化不能识别。2)加速度计对于不同强度活动的测量效度不同。低强度和高强度活动时加速度计与校标值(K4b2测量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中等强度活动时的测量效度较好。3)三种加速度计比较,对于走为主的身体活动,GT3的测量效度相对较好(误差范围小于10%);对于ADL活动和跑步,Sensewear Armband的测量效度相对较好。结论:加速度计的测量效度与身体活动类型、强度以及仪器自身性能等有关。不同加速度计的测量效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要连续测量成年人多种活动(包括走跑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能耗,Sensewear Armband的总体效度好于GT3和RT3。
王欢王馨塘佟海青欧阳安江崇民
关键词:身体活动加速度计GT3
我国成年男性居民不同身体部位最大力量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针对我国成年男性不同身体部位最大力量的现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究,并探索随年龄的增长最大力量的衰退规律以及日常锻炼习惯与最大力量衰退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江西各选择一个单位抽取相应年龄组人群按照《ACSM的运动测试与处方指导手册》的测试方法进行上肢、下肢、腰腹部和背部1RM测试。结果:普通人群各部位最大绝对力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下肢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和上肢肌肉,且各年龄组之间排序相同;上肢、腹部肌肉的相对力量约与自身体重相同,下肢和背部肌肉的相对力量约为自身体重的1.5倍;锻炼习惯对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的保持产生积极影响。结论:我国男性居民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有锻炼习惯人群通过日常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各部位最大肌肉力量基础值,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趋势;实验数据还反映出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下降幅度最大所处的年龄组不尽相同,建议在相应年龄组进行针对性力量训练,通过提高相关部位最大力量的基础值来缓冲因最大力量快速下降而造成的不便。
武东明江崇民蔡睿
关键词:下肢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
2013年南京、上海城区居民体力活动模式及其与超重/肥胖关系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南京、上海部分城区居民的超重/肥胖现状,并分析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南京4个主城区8个社区里756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身体活动日志,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体力活动模式,进而分析不同体力活动模式对超重/肥胖的潜在影响。结果上海、南京成年人超重/肥胖总发生率为39.6%,其中女性为29.4%,男性为51.4%。采用因子分析确定的4种体力活动模式,其中久坐模式(χ~2=15.302,P=0.007)和居家模式(χ~2=17.676,P=0.004)与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久坐模式因子得分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OR=1.251,95%CI 1.031~1.457),居家模式因子得分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OR=0.716,95%CI 0.486~0.908)。在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变量后,久坐模式和居家模式与超重/肥胖间仍存在相关。久坐模式Q1组静坐活动时间百分比远低于Q4组(52%和67%,P<0.01),居家模式Q4组低强度活动时间百分比高于Q1组(59%和51%,P<0.01);久坐模式和居家模式Q4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是Q1组的0.94倍和1.13倍。结论以静态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久坐模式和以家务性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居家模式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除了满足每天3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外,通过低强度活动中断或替代静坐行为会对超重/肥胖个体产生额外的显著健康效应。
李米环李国强江崇民
关键词:成年人超重肥胖
运动健身能量消耗简易测量方法的效度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使用SWA传感器测量跑台走跑和实地自行车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并与间接测热法测量结果相比较,对SWA测量运动健身时能量消耗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为传感器的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完成4.8km/h、6.4km/h、8.0km/h 3个速度的走、跑运动,并在室内完成10km/h、13km/h、15km/h的场地自行车运动,使用SWA(两个软件版本V6.1、V7.0)和间接测热法预测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对预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ICC系数以及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1)SWA 6.1高估了跑台走跑(高估1%)和实地自行车运动(高估9%)的能量消耗,但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r=0.91,ICC=0.91)。2)SWA 7.0高估了跑台走跑(高估325%)和实地自行车运动(高估357%)的能量消耗,其与IC预测能量消耗的差值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好(r=0.91),一致性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ICC=0.44),且SWA 7.0预测走跑能量消耗时与IC的一致性大于预测自行车运动能量消耗与IC的一致性。结论:SWA传感器预测的运动健身能量消耗值远远大于间接测热法预测的能量消耗,且预测的能量消耗差值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与该传感器旧版本高估低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和低估高强度能量消耗有所不同,但预估的能量消耗与间接测热法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邱淑敏王欢江崇民
关键词:间接测热法运动健身能量消耗
不同能量代谢水平对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不同剩余能量水平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201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40~60岁650名长住居民进行形态、机能、血生化、心理等指标进行测量;通过问卷调查其营养及体力活动状况,采...
李国强李米环江崇民
关键词: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体质中老年女性
运用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成年及老年男性人群步行的信效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评价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中国男性人群典型体力互动信效度,开发基于中国人群步行活动模式的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耗推算方程。方法受试对象包括青年组(21.92±1.14岁),老年组(55.5±4.52岁)。受试者佩戴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跑台上分别完成3km/h(慢走)、4.5km/h(正常步行)、4.5km/h10%(上坡步行)、6km/h(快走)以及7.5km/h(慢跑)速度的走跑运动各5min。受试者佩戴COSMED K4b2便携式代谢测试仪,并将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佩戴于髋部,同步采集心肺功能仪及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结果根据受试对象4种无坡度走跑运动推导出线性方程MET=0.000653*counts(Axis1)+2.345521以及线性方程MET=0.000689*counts(VM)+1.640721,但其相关系数不高;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上坡步行(4.5km/h10%)运动与无坡度运动(4.5km/h)相比,三轴counts及VM均显示有差异性(P<0.05),但counts增加率远低于MET增加率;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两次重复测试,pearson值高,即离散程度低。结论本研究推导垂直轴(Axis1)、三轴矢量和(VM)的线性方程,为中度相关,误差值较大,且上坡运动时的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counts值与MET值呈非线性相关,提示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耗推算方程可根据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推算相对应方程;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我国成年及老年男性人群步行活动其信度较高。
孙蕃戴剑松钱竞光江崇民
关键词: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信效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