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29102)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郝华勇杨梅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城镇化
  • 5篇城镇化质量
  • 3篇中部六省
  • 2篇演进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统筹
  • 2篇统筹城乡
  • 2篇产业结构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发展
  • 1篇演进特征
  • 1篇省份
  • 1篇省域
  • 1篇偏离-份额法
  • 1篇主体功能区
  • 1篇西部城镇化
  • 1篇结构演进
  • 1篇经济功能
  • 1篇经济绩效

机构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中共湖北省委...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省委党校

作者

  • 6篇郝华勇
  • 5篇杨梅

传媒

  • 2篇安徽行政学院...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唯实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武汉交通职业...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13
  • 10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比较分析与提升对策被引量:6
2012年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文章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差异及各自的短板,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差距与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郝华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
湖北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演进特征及关联被引量:7
2012年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城镇化水平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二者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湖北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停滞不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特征,城镇化演进呈现静态水平与全国相当,但演进速度缓慢,且城镇化质量不及全国水平的问题。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强度指数来衡量二者的关联强度,该指数虽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波动较大,长期趋势存在增速下降的倾向,基于此提出加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措施建议。
杨梅
关键词:湖北产业结构城镇化
城镇化科学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以西部省区为例
2012年
"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空间集约、统筹城乡七个方面指标的城镇化科学发展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西部12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化质量差异,以期针对各自差距与不同类型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提升,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
郝华勇
关键词:西部城镇化经济绩效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关系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构建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以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表征城镇化数量,运用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偏差及差异成因,结论显示中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程度较优,但城镇化质量均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化质量子系统内,社会发展与空间集约对区域差异的贡献最大;城镇化数量子系统内,土地城镇化水平是形成区域差异的主因。基于各省的偏差及质量短板提出差异化的整合对策,旨在通过弥补短板、明确各自数量与质量的侧重方向来协调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同步协调发展。
杨梅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
湖北“一主两副”中心城市战略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城市层面的落实和体现。文章从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担负经济振兴职责、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城市体系的传导和辐射、依托中心城市的组织引领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城市群发育三个方面阐释了"一主两副"战略的意义,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路:产业体系配置,空间资源利用,处理好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关系,并结合湖北的武汉、宜昌、襄阳三市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及对策。
杨梅郝华勇
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演进的比较分析
2012年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效益的指示器。中部六省新世纪以来产业结构演进呈现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逐步攀升、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的格局。从静态、动态、增量不同维度,运用偏离-份额法考察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演进方向、速度及与全国水平的比较,定量测度各省部门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明晰各省产业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夯实第一产业基础、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第三产业贡献和"三化"协调与发展同步推进的对策思路。
杨梅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法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湖北城市经济功能联系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城市流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经济功能联系,计算湖北地级以上城市2010年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结果表明湖北各市专业化部门仍为传统行业,城市间的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差异较大,而城市流倾向度差异较小。线性回归显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对城市流强度影响较大,且后者影响更为显著。各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密切经济联系的路径应有所差异,武汉市亟需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而其他城市需要兼顾壮大综合实力与凸显综合服务功能。
杨梅
关键词:城市流经济功能实证研究
城镇化质量的差异评价与提升对策——以东部10省市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城乡统筹七个方面指标的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东部10省市城镇化质量,上海、北京、浙江得分较高,海南、河北较低,且东部省市在社会发展、经济绩效、生态环境项的绝对差距较大,在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社会发展指标上的相对差距较大,在空间集约和基础设施指标方面差距较小。对照东部整体城镇化率和质量均分,各省域在人口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协调对比上呈现"高-高"、"高-低"、"低-低"不同类型。各类型区域应针对各自差距在速度与质量关系上有所侧重,采取相应对策推进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郝华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
发达省份城镇化经验及对湖北发展的启示
2013年
城镇化在"三化"协调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导与辐射作用,城镇化既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传导载体,也是城市高端生产要素向农村辐射扩散的主要通道,对牵引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工业化起到重要的衔接与辅助作用。借鉴山东、浙江、江苏三省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有益做法,提炼出立足各自省情、注重规划引导、培育主体形态、强化创新驱动、壮大多极节点、统筹区域协调等经验,助推湖北城镇化科学发展,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目标。
杨梅
关键词:城镇化
湖北统筹城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不同经济学科对城乡发展失衡的理论诠释为破解城乡矛盾提供思路,结合湖北省情及发展现状,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三农问题、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和城镇体系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湖北城乡协调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提出破解困难实现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即解决三农问题这个核心,走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条道路,推进工业向园区、农民向新型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以及落实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城乡空间格局。
杨梅郝华勇
关键词:城乡发展统筹城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