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089)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腾阎春霞朱俊艳魏曙光张洪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卫生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毒品成瘾与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毒品成瘾是由滥用毒品外在因素与遗传易感性等内在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脑疾病;毒品成瘾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毒品成瘾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鉴别和分离毒品导致脑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采用高通量的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毒品成瘾者在不同状态下脑基因表达全貌,对深入认识毒品成瘾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毒品成瘾的遗传机制及高通量脑组织基因组表达技术——SAGE和微阵列(Microarry)在毒品成瘾研究中的进展。
- 陈峰李涛樊栓良党永辉陈腾阎春霞
- 关键词:毒品滥用基因表达谱微阵列生物信息学
- 安非他明对小鼠白细胞介素-10释放的影响及多巴胺D3受体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J),腹腔注射AM(5 mg/kg)10 min后再注射LPS(150μg/kg)刺激,在LPS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240 min)心脏穿刺抽血进行IL-10测试,观察上述不同时间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的分泌情况。实验Ⅱ:在实验Ⅰ所确定的小鼠IL-10分泌最高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AM(0、2、5、10 mg/kg)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Ⅰ:AM5 mg/kg在LPS注射后可以引起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增多,其中60 min达最大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C57BL/6J小鼠以AM5 mg/kg作用后IL-10增多最为显著,D3RKO小鼠以AM2 mg/kg作用后IL-10升高最为显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A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增加IL-10分泌而起作用;小剂量AM即可引起D3RKO小鼠血中IL-10升高,提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了AM对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调控。
- 陈艳炯朱俊艳张洪波魏曙光阎春霞郑海波任会勋陈腾
- 关键词:安非他明白细胞介素-10多巴胺D3受体细菌脂多糖基因敲除小鼠
- 苯丙胺对小鼠IL-10的影响及D3受体的调控作用
- 目的:研究苯丙胺(AM)对机体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的影响, 以及多巴胺D受体参与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苯丙胺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 陈腾朱俊艳张洪波魏曙光朱杰孔晗李生斌
- 关键词:苯丙胺D3受体调制
- 文献传递
- 苯丙胺对小鼠痛阈和脑内DA、5-HT的影响及D3受体的调制作用
- 目的:研究苯丙胺(AM)对小鼠痛阈及海马、纹状体和伏隔核内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同时,观察多巴胺 D受体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多巴胺 D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RKO)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
- 朱杰李林张洪波魏曙光孔晗李生斌陈腾
- 关键词:苯丙胺小鼠痛阈5-HTD3受体
- 文献传递
- 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多巴胺D_3受体的调制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A)对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形成和复吸的影响,同时探讨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PP系统,以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D3RKO)小鼠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为对象,腹腔注射(ip)不同剂量(2mg·kg-1、5mg·kg-1、10mg·kg-1)甲基苯丙胺,观察给药前后小鼠CPP形成和复吸的行为改变,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甲基苯丙胺2mg·kg-1不能使WT小鼠产生CPP效应,但能使D3RKO小鼠产生CPP效应,CPP消退后再次给药激发均无复吸效应;甲基苯丙胺5mg·kg-1能使WT和D3RKO小鼠均产生CPP效应,消退后再次给药激发,WT小鼠无复吸效应,而D3RKO小鼠出现复吸效应;甲基苯丙胺10mg·kg-1能使D3RKO小鼠产生CPP效应,无复吸效应,而WT小鼠未产生CPP效应。结论:甲基苯丙胺诱导下,D3RKO小鼠较野生型小鼠更容易形成CPP效应,也更容易发生复吸,提示多巴胺D3受体在甲基苯丙胺成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能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依赖和复吸具有抑制作用。
- 孔晗刘彦玲朱杰阎春霞魏曙光张洪波李生斌陈腾
- 关键词:多巴胺D3受体甲基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基因敲除
- 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D3受体参与的调制作用
- 目的: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系统,研究甲基苯丙胺(MA)诱导小鼠 CPP 行为的形成以及停药后消退、再次给药激发的行为学改变;同时,探讨多巴胺 D受体对小鼠 CPP 行为等的调制作用。
- 孔晗朱杰魏曙光张洪波李生斌陈腾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D3受体调制
- 文献传递
-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D3受体在痛觉调制作用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实验小鼠进行适应性预处理后,用甩尾仪测定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基础痛阈。结果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痛阈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对脊髓伤害性反射具有紧张性下调易化效应。对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讨多巴胺对痛觉调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李林赖江华陈利萍朱俊艳陈腾
- 关键词:多巴胺D3受体基础痛阈基因敲除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