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04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赵文静牛凤兰刘薇刘淑荣刘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甲胎
  • 2篇甲胎蛋白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定向分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诱导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间充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样
  • 1篇酒精
  • 1篇酒精性
  • 1篇间充质
  • 1篇骨髓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骨髓祖代细胞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省肝胆病...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篇牛凤兰
  • 2篇赵文静
  • 1篇齐亚灵
  • 1篇方艳秋
  • 1篇谭岩
  • 1篇刘淑荣
  • 1篇刘薇
  • 1篇刘婷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肝脏损伤后机体能够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重型肝病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目的:探讨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诱导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定向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7/2007-07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科研室完成。材料:创伤患者术后废弃肋骨,由吉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提供。实验血清来源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住院的1例40岁男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方法:冲洗骨髓腔,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近融合时按1:4传代扩增。取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07L-1密度接种,设立2组:诱导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的L-DMEM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常规L-DMEM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甲胎蛋白和白蛋白的表达。结果: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0.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的L-DMEM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呈类上皮样细胞形态;对照组细胞未发生形态学改变,呈成纤维细胞样。培养7d时,诱导组大部分细胞呈甲胎蛋白阳性,随培养时间延长甲胎蛋白表达减弱,而白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完全相反,呈逐渐增强趋势;整个培养过程对照组细胞始终未出现甲胎蛋白及白蛋白表达。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可在体外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能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及白蛋白,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
赵文静牛凤兰刘淑荣刘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甲胎蛋白
损伤肝组织匀浆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甲胎蛋白和白蛋白的表达
2008年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探讨损伤肝组织匀浆对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以含10%损伤肝组织匀浆、10%FBS的L-DMEM培养基诱导培养,并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MSCs在含10%损伤肝组织匀浆的10%FBSL-DMEM培养基中培养,呈类上皮样细胞。诱导组在培养7d时,大部分细胞呈AFP阳性表达(7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培养14、21和28d 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2%、12.3%和2.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组在培养7d仅少数细胞Alb呈阳性表达(14.6%),诱导培养14、21和28d Al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6%、88.9%和95.6%,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及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此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MSCs,损伤肝组织匀浆可诱导MSCs表达AFP和Alb。
赵文静方艳秋齐亚灵刘婷牛凤兰谭岩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甲胎蛋白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