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11A580001)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6
相关作者:袁玉卿李伟许海铭赵丽敏郭涛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道路工程
  • 8篇路工
  • 7篇沥青
  • 5篇沥青加铺
  • 5篇路面
  • 5篇加铺
  • 4篇砂土
  • 4篇水泥路
  • 4篇水泥路面
  • 4篇沥青加铺层
  • 4篇旧水泥路面
  • 4篇加铺层
  • 4篇粉砂土
  • 3篇层间
  • 2篇应力
  • 2篇直剪
  • 2篇直剪试验
  • 2篇融雪
  • 2篇融雪化冰
  • 2篇水稳定性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3篇北京市勘察设...
  • 3篇长安大学
  • 2篇湖南省高速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袁玉卿
  • 4篇许海铭
  • 4篇李伟
  • 3篇赵丽敏
  • 3篇王选仓
  • 3篇郭涛
  • 2篇邵慧君
  • 2篇张永健
  • 1篇孙兴亚
  • 1篇王欢
  • 1篇刘凤利
  • 1篇高丹盈
  • 1篇詹万里
  • 1篇蔚旭灿
  • 1篇刘松利
  • 1篇贾淼
  • 1篇郭斌

传媒

  • 5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筑路机械与施...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加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层间受力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力学特性,借助ABAQUS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厚度、模量及裂缝对层间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层底竖直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值都出现在荷载正下方;增大沥青加铺层的厚度能明显减小层底应力;沥青加铺层的弹性模量对层底应力的影响很小;沥青面层底部的最大主应力受裂缝的影响变化在1%~2%,而沥青面层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剪应力值受裂缝影响变化在53%~58%。
袁玉卿贾淼郭斌许海铭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加铺有限元分析
豫东黄泛区粉砂土的水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研究水对豫东黄泛区粉砂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冻融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毛细水上升及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最大干密度为1.84g/cm3,最佳含水率为11.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粉砂土的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含水率达到11.4%之前,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之后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少;在含水率达到14.1%之前,内摩擦角变化不大,之后内摩擦角迅速减小;经过16d的观测,在120cm高度内粉砂土处于潮湿或过潮湿状态.总之,粉砂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毛细水引起土的含水率增加,导致路用性能降低.
袁玉卿李伟郭涛许海铭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工程粉砂土毛细水路基稳定性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底受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夹层、裂缝、加载方式对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沥青层底受力的影响,制作无裂缝有夹层、有裂缝无夹层、有裂缝有夹层3种试件,采用反力架装置和千斤顶施加荷载,在沥青层底粘贴应变片,通过电阻应变仪和电脑自动记录沥青层底的受力.针对各种工况,绘制了沥青层底的应力与外加荷载关系曲线,拟合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求出了一些关键的沥青层底拉应力.研究表明:外荷载小于0.8 MPa时沥青层底受力状态较好;无缝有夹层的罩面结构沥青层底拉应力最小,加载至1.4 MPa时,层底拉应力仍然低于容许应力;当施加1.4 MPa的荷载时,夹层能减小沥青层底应力40.54%,裂缝能增加沥青层底应力46.67%,偏载能增加沥青层底应力100%.因此,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罩面工程,需要填补既有裂缝、设置防裂夹层、避免偏向受力、车辆荷载最好控制在0.8 MPa以下,才能降低沥青层底拉应力,保证工程质量.
袁玉卿赵丽敏刘凤利王欢许海铭
关键词:道路工程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拉应力夹层裂缝
纤维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为进一步研究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纤维水泥稳定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及纤维长度的改变而变化,纤维掺量对水泥稳定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大于纤维长度的影响,水泥稳定土中掺加纤维与否的破坏形态有明显区别,当水泥含量为10%、纤维掺量为1‰、纤维长度为12mm时,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幅较大.工程应用中可优先考虑通过提高纤维掺量来有效提高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袁玉卿李伟孙兴亚邵慧君詹万里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稳定土聚丙烯纤维无侧限抗压强度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压应力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压应力,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及水泥板厚度、超载对层间压应力的影响.发现荷载圆中心连线上各点的压应力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的压应力,最大压应力值可达到0.6MPa;随着沥青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层间压应力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加铺层厚度为0.06m时层间最大压应力可达0.75MPa;层间压应力受水泥板厚度的影响很小;随着轮胎接地压强的增加层间压应力明显增大,当轮胎接地压强由0.7MPa增加到1.4MPa时,层间最大压应力值增加了100%,达到1.2MPa.综合分析表明,层间压应力受轮胎接地压强和沥青加铺层厚度的影响明显.
袁玉卿郭涛周鑫王选仓
关键词:沥青加铺压应力旧水泥路面抗裂
黄泛区粉砂土静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以河南开封地区粉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静力特性,进行了固结试验、液塑限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的压缩系数为0.3 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砂土液限为15.3%,塑限为10.1%,塑性指数为5.2,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粉砂土的内摩擦角为35.3°,黏聚力为7.5 kPa。并选取沙漠地区风积沙,及豫东平原区和南京地区广泛分布的黏性土为代表,与研究中黄泛区粉砂土的静力特性做比较。
赵丽敏袁玉卿李伟郭涛
关键词:粉砂土固结试验液塑限试验直剪试验
沥青混凝土预埋碳纤维绳发热升温试验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研究预埋碳纤维绳(碳绳)发热对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不同长度碳绳单元的发热升温试验,绘制了升温及降温曲线,拟合得到温度变化与时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行了功率及用电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试件表面温度有持续上升趋势,与环境温度相比,2.5m长碳绳发热单元15min升高了4℃;3.5m、4.5m、5.5m长碳绳发热单元30min分别升高了3.5℃、3.2℃、1.3℃;单元发热功率分别为498W/m2、292W/m2、186W/m2、119W/m2、89 W/m2;断电后试块表面降温过程非常缓慢,温度变化与通电时间有良好的数学相关性;碳绳发热性能良好,沥青混凝土中埋设碳绳能起到较好的发热升温效果。依据降雪带的分布,推荐了发热单元的选择方案及设计方法。
袁玉卿张永健蔚旭灿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间水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决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的损坏问题,设计了复合试件,进行了层间浸水及冻融直剪试验.通过路表水-车轮-路面系统模型,发现动水压与车速的2次方成正比,当行车速度分别为80,100,120km/h时动水压分别为0.246,0.385,0.554MPa.试验表明:浸水时间越长层间结构越容易发生破坏,24h浸水、48h浸水试件分别比未浸水试件的强度降低了50%,64.6%;层间静水的冻融作用可导致层间结构强度降低,冻融后的试件比未冻融的强度降低了58.8%.总之,层间水的动压、浸浴及冻融作用削弱了层间的粘结强度,最终将导致加铺层结构的破坏.
袁玉卿王选仓
关键词:层间水稳定性直剪试验沥青加铺层水泥路面
APP油毡用于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间防裂被引量:5
2012年
在全面分析APP油毡工程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工程实践、直剪及拉拔试验。建立了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间用APP油毡防裂的有限元模型,对最不利点位受力进行了计算;对车辆荷载、温度荷载及其耦合作用下的情形分别进行了计算,认为APP油毡拉伸模量为1 000MPa时防裂的综合效果最好;提取试验路芯样,进行了直剪试验,表明APP油毡具有良好的层间工作性能,有油毡夹层的芯样施力4 500N发生剪切破坏,层间位移为5.0mm,超过了没有油毡夹层时的破坏位移0.5mm;层间拉拔试验数据显示有油毡夹层芯样抗拉拔力为10 000N,比没有油毡的抗拉拔力多了6 000N。
袁玉卿高丹盈王选仓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
振冲碎石桩处治粉砂性湿软地基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提高粉砂性湿软地基的承载能力,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处治.基于Drucker-Prager模型,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实际工程中加固后的不同填高路基及不同桩径、不同桩间距的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碎石桩桩径的增大、桩间距的减小,振冲碎石桩能减少路基沉降量,最大减小量分别为31.4 mm和23.4 mm,但坡脚的水平位移增大;随着路基填高和桩间距的增大,碎石桩复合地基坡脚的水平位移减小.综合分析认为,当桩径为0.5 m且桩间距为1.5 m时,较为经济合理.
袁玉卿刘松利刘绍宁冯明硕邵慧君
关键词:振冲碎石桩粉砂土湿软地基沉降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