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090NKCA074)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鲁清林张礼军周刚周洁何春雨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冬小麦
  • 3篇穴播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免耕
  • 1篇冬小麦叶片
  • 1篇蓄水保墒
  • 1篇叶片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全膜覆盖
  • 1篇小麦生产
  • 1篇小麦叶
  • 1篇小麦叶片
  • 1篇小麦栽培
  • 1篇小麦栽培技术
  • 1篇粒重

机构

  • 5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鲁清林
  • 4篇张礼军
  • 3篇周刚
  • 3篇周洁
  • 2篇杜久元
  • 2篇柴守玺
  • 2篇周祥椿
  • 2篇白斌
  • 2篇何春雨
  • 1篇杨发荣

传媒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小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以小麦全生育期及地表全膜覆盖、膜上覆土、一膜连用、穴播为特点的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旱作增产措施,本研究设计二因素四水平四重复随机区组试验,从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层面,对其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技术可以显著改变冬小麦生育进程,播种期可推迟10d-15d,促使提前返青和成熟,提高越冬前壮苗率,对农艺性状变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大幅增加产量,增产率较CK高22.79%-34.73%,净产量增加1304.11kg/hm2-1715.16kg/hm2;10粒/穴密度能够达到最高产量7055.10kg/hm2,产量的大幅提高获益于诸因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群体、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籽粒容重的显著增加。全膜对各性状和产量因子的效应,随种植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粒/穴密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该技术挖掘产量潜力、提高相关因子的生产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脱肥早衰;密度小于该范围不利于群体增加,大于它则易于倒伏、脱肥,养分发生严重偏耗,造成减产。该技术在降雨量小于500mm的雨养旱地冬小麦区,能够达到积蓄无效降水、提升深层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前期增加地表温度,后期有效降温的效果,可以挖掘品种产量潜力、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等作用,有益于各因子的协调生长,从而获得高产。
何春雨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张礼军周洁白斌周刚
关键词:免耕穴播冬小麦
冬小麦叶片和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被引量:15
2013年
为寻找粒重提高的新途径,挖掘增产潜力,对粒重形成时植物光合器官的贡献进行了研究。2011和2012年选用19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剪叶或遮光21种处理,研究了叶片和非叶器官(穗、茎秆、叶鞘)对粒重的贡献。结果表明,顶部四片叶对粒重的贡献率为17.8%,其中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对粒重的贡献率分别为10.60%,2.80%,0.05%和1.60%,而穗、叶鞘和茎秆对粒重的贡献率分别为41.0%,11.0%和5.7%,不同品种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旗叶和倒二叶对粒重的贡献与株高、穗下节和相对应叶的叶面积均呈负相关;倒三叶和倒四叶对粒重的贡献与株高和穗下节均呈负相关,而与相对应叶的叶面积呈正相关;穗对粒重的贡献与株高和穗下节均呈负相关,与总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旗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茎秆和叶鞘对粒重的贡献与株高和穗下节均呈正相关。生产上选用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贡献率高的品种,有利于获得理想的产量。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周刚
关键词:小麦叶片非叶器官粒重
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小麦全生育期及地表全膜覆盖、膜上覆土、一膜连用、穴播为特点的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旱作增产措施。本研究设计二因素四水平四重复随机区组试验,从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层面,对其增产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全膜技术可以显著改变冬小麦生育进程,播种期可推迟10~15d,促使提前返青和成熟,提高越冬前壮苗率,对农艺性状变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大幅增加产量,增产率较CK高22.79%~34.73%,净产量增加1304.11kg/hm2~1715.16kg/hm2;10粒/穴密度能够达到最高7055.10kg/hm2,产量的大幅提高获益于诸因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群体、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容重的显著增加。全膜对各性状和产量因子的效应,随种植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粒/穴密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该技术挖掘产量潜力、提高相关因子的生产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脱肥早衰;密度小于该范围不利于群体增加,大于它则易于倒伏、脱肥,养分偏耗严重,造成减产。结论:该技术在降雨量小于500mm的雨养旱地农业冬小麦区,能够达到积蓄无效降水、提升深层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前期增加地表温度后期有效降温,可以挖掘品种产量潜力、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等作用,有益于各因子的协调生长,从而大幅增加产量。
何春雨周祥椿张礼军杜久元周洁鲁清林白斌周刚
关键词:全膜覆盖免耕穴播冬小麦
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明确旱地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萑小麦的蓄水保墒效应,2008-2012年研究了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在生育期和夏闲期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一茬和全膜覆土二茬小麦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土壤含水量在苗期达最大值,抽穗期降到最低点,收获期略有升高。全膜覆土穴播一茬小麦和二茬小麦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露地小麦分别提高了1.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2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100~200cm土层全膜覆土一茬小麦较露地小麦降低了0.2个百分点,而全膜覆土二茬小麦较露地小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夏闲期全膜覆土一茬小麦、全膜覆土二茬小麦和露地小麦0~2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了97.6、148和65.9mm,蓄水率分别为42%、65%和29%,由此可见全膜覆土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显著。全膜覆土穴播一萑和二茬小麦产量均较露地小麦明显提高,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全膜覆土一茬与二茬小麦产量间的差异不显著。在旱地推广全膜覆土二茬小麦,有利于把自然降水蓄于土壤,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杨发荣周洁
关键词:小麦土壤水分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大旱、长旱及连旱不断,严重影响了我国小麦的生产,尤其是北方地区,在我国北方地区旱地小麦在1亿亩以上,干旱缺水是该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大限度把自然降水蓄于土壤,
鲁清林
关键词:小麦栽培穴播小麦生产旱地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