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英东基金(141111)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全超张群朱泓孙志超韩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1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人骨
  • 6篇墓地
  • 5篇人骨研究
  • 4篇遗址
  • 3篇出土
  • 2篇东周
  • 2篇东周时期
  • 2篇牙齿磨耗
  • 2篇饮食
  • 2篇战国
  • 2篇战国时期
  • 2篇体质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分析
  • 2篇青铜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稳定同位素分...
  • 2篇夏家店上层文...
  • 2篇小河墓地
  • 2篇颅骨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辽宁省文物考...
  • 1篇苏州博物馆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吐鲁番学研究...

作者

  • 12篇张全超
  • 10篇张群
  • 8篇朱泓
  • 4篇孙志超
  • 4篇韩涛
  • 2篇王立新
  • 2篇李强
  • 2篇张雯欣
  • 1篇郭林
  • 1篇魏偏偏
  • 1篇李春香
  • 1篇贺乐天
  • 1篇司伟伟
  • 1篇朱延平
  • 1篇周亚威
  • 1篇肖晓鸣
  • 1篇周慧
  • 1篇邢松
  • 1篇彭善国
  • 1篇张桂霞

传媒

  • 6篇边疆考古研究
  • 5篇人类学学报
  • 2篇文博
  • 1篇北方文物
  • 1篇考古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西域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营口鲅鱼圈汉代贝壳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天瑞水泥厂汉代墓群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路安工业园区天瑞水泥厂院内东部及东北部,2008年8~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在鲅鱼圈区天瑞水泥厂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其中贝壳墓34座,贝壳墓可分为单穴墓和并穴墓,其中并穴墓为夫妻合葬墓,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稍偏北。贝壳墓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铜器、铁器等。普遍随葬有动物骨骼.
张全超韩涛张群孙志超
关键词:动物骨骼骨胶原稳定同位素分析饮食结构
宁夏彭阳县张湾金代砖雕墓人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张湾村金代砖雕墓出土的两具人骨进行了研究,包括颅骨的观察与测量、性别年龄鉴定、病理学观察等。研究显示人骨的体质特征为现代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中,M1北侧个体为男性,40岁左右,左肱骨颈下方明显弯曲,左侧典型肋骨上有6根肋骨的中间部位发生骨折并有愈合痕迹;M1南侧个体为女性,35~40岁,左股骨头发生严重的溶骨样坏死,左侧骨盆及左股骨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变,股骨头坏死及其并发症很可能导致了该女性的死亡;他们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这两例个体对探索彭阳地区金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以及复原当时居民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赵惠杰韩涛张全超
关键词:金代人骨研究股骨头坏死肋骨骨折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时期人群的体质量被引量:5
2016年
体质量推算作为体质人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为衡量古代居民体型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解决考古学、历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生物力学"和"形态测量学"两种方法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2005年出土的34例战国时期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量推算。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组男性居民的平均体质量约为67.21kg,女性居民的平均体质量约为54.63kg,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显著。通过与战国时期内蒙古长城地带井沟子居民的比较分析,土城子男性居民在平均体质量上明显大于井沟子男性居民,并且体质量值整体分布偏高,而女性组则差异不显著。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相关研究材料,该数据为土城子居民为戍边军士的身份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张群张全超孙志超郭林李强朱泓
关键词:战国体质量士兵
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东周时期人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双塔遗址是近年来松嫩平原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遗址为建立白城西部乃至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汉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廓清相关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判断同类遗存年代提供了重要标尺,特别是东周时期人骨标本的发现,是迄今在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份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资料。本文对出土9例东周时期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3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双塔组东周时期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井沟子东周时期居民、近代蒙古人最为接近,属于先秦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古蒙古高原类型",佐证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流动。
张全超王伟李墨岑张群王立新段天璟朱泓
关键词:东周颅骨
科尔沁沙地及其邻近地区先秦时期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2014年
<正>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主体处在西辽河下游干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沙地分布于松辽分水岭以南、冀北山地以北、大兴安岭南段以东、第一松花江和东辽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北纬42°40′~45°15′,东经118°~124°30′,总面积约为42300平方千米。在行政区划上该区域包括通辽市、赤峰市东部、兴安盟南部,以及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双辽等。在大地构造和地貌区划上科尔沁沙地主要位于松辽台地向斜南缘和西辽河冲洪积平原地带,在气候上横跨中温带松辽亚湿润区和蒙东亚干旱区,植被。
张全超张群周亚威朱泓
宁夏海原石砚子墓地人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对海原石砚子墓地的颅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我们认为石砚子居民总体的颅面部形态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较为相似,但在个别特征表现上又明显与之有别,显示出混合型的体质特点,推测是该地区早期游牧人群与中原移民高度融合的结果。我们在石砚子M12中的1例成年男性个体的颅骨上发现有大面积不规则形的骨质破坏,推测应系由颅骨转移癌所致。
韩涛张群赵惠杰张雯欣张全超
关键词:人骨
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与演变被引量:1
2015年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1]。古人种学则以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类群体之间的体质联系,追寻古代各民族与现代各民族之间的种系渊源关系。我国的古人种学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基本建立了古人种学的框架体系。本文拟在目前已发表的古代人骨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地区居民人种类型的地理分布及体质变迁。
朱泓赵东月
关键词:中国新石器时代人骨古人类化石大汶口文化鼻型柳江人
内蒙古凉城县忻州窑子墓地东周时期的人骨被引量:6
2016年
忻州窑子墓地是近年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地出土人骨标本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人类标本,在探讨该时期中原王朝北扩疆土与北方民族南下冲突融合的历史过程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出土的31例东周时期的颅骨标本(男性21例,女性10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根据颅骨形态特征的差异,我们将该墓地的人群分为两组,即忻州窑子A组和忻州窑子B组。经过对比分析可知,忻州窑子A组居民的颅骨形态特征与先秦时期的"古蒙古高原类型"居民十分一致,忻州窑子B组居民则与"古中原类型"居民较为接近。忻州窑子墓地中未见有不同文化系统的葬俗,但在人群构成上却包括了两类体质特征差异显著的群体,佐证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古代人群的构成具有强烈的融合性与多源性。
张全超韩涛张群孙金松党郁曹建恩朱泓
关键词:颅骨
辽宁阜新县界力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6
2014年
200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宁省阜新县界力花村界力花遗址进行了发掘,遗迹有房址、灰沟、灰坑和墓葬。房址有地面式和半地穴式,灰坑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墓葬有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和土坯墓两种。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等。根据出土遗物推断,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
司伟伟徐政张桂霞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史前居民牙齿微磨耗形态观察与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一、引言牙齿微磨耗痕迹(dental microwear),是指口腔在咬合过程中,由于食物等颗粒破坏牙齿表面,在牙釉质上形成的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以及不同形态的磨耗痕迹的总称。由于这类痕迹过于细微,需要借助放大设备进行观察,因此被称为微磨耗痕迹。因进食行为而产生的牙齿微磨耗痕迹多表现为条痕(scratch)和凹坑(pit)两种形态[1]。其形态差异是不同性状的食物颗粒和不同的下颌骨运动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2]。
张全超李墨岑张群孙志超
关键词:塔斯马尼亚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