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X081055)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友全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廖丹葵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淀粉
  • 3篇乳液
  • 3篇酰胺
  • 3篇接枝
  • 3篇接枝共聚
  • 3篇机械活化
  • 3篇共聚
  • 3篇反相
  • 3篇反相乳液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酰胺
  • 2篇木薯
  • 2篇木薯淀粉
  • 1篇玉米淀粉
  • 1篇米淀粉
  • 1篇接枝共聚反应
  • 1篇接枝共聚物
  • 1篇机械活化玉米...
  • 1篇共聚反应
  • 1篇共聚物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童张法
  • 3篇谢新玲
  • 3篇张友全
  • 2篇廖丹葵
  • 2篇黄祖强
  • 1篇李丽琴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共聚物结构表征及反应机理被引量:4
2010年
以机械活化30min木薯淀粉(C30-St)和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C30-St与AM接枝共聚物(C30-St-g-PAM),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聚合机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AM成功接枝于C30-St上;C30-St-g-PAM具有网状多孔洞结构,共聚反应在淀粉的无定型区和结晶区同时发生,反应不属于表面控制模型;共聚反应改变了原淀粉的聚集状态,接枝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型的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比原淀粉接枝共聚物(C-St-g-PAM)增强;C30-St-g-PAM的粒度一般在15μm~30μm。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
关键词:木薯淀粉机械活化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物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被引量:8
2011年
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7.30mmo/L、丙烯酸中和度80%、m(AM):m(AA)=0.67、V(油):V(水)=1.2:1、反应温度50℃、m(单体):m(淀粉)=1.6:1;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5.30%,接枝率为61.87%、接枝效率为78.49%。对比原淀粉在类似的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0.70%,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55.70%和68.36%。机械活化显著地提高了玉米淀粉在反相乳液中的接枝共聚反应活性。
李丽琴童张法谢新玲张友全
关键词:机械活化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
(NH_4)_2S_2O_8/NaHSO_3引发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机械活化30 min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NH4)2S2O8/NaHSO3为复合引发剂,研究了机械活化淀粉/丙烯酰胺/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比、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考察范围内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影响显著;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搅拌速率对反相乳液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机械活化作用破坏木薯淀粉的结晶区,与丙烯酰胺反应几率增大,提高了木薯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
关键词:木薯淀粉机械活化反相乳液接枝共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