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7021)
- 作品数:43 被引量:198H指数:8
- 相关作者:郭沛涌江中央李庆华路丁陈力更多>>
-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美人蕉和绿萝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对Cr(Ⅵ)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13
- 2011年
- 研究了陆生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和绿萝(Scindapsus aureum)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对不同质量浓度Cr(Ⅵ)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Cr(Ⅵ)胁迫影响植物生长,Cr(Ⅵ)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两种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Cr(Ⅵ)质量浓度为2 mg·L-1时促进美人蕉及绿萝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了美人蕉及绿萝SOD、CAT、POD活性,对两种植物MDA积累无明显影响;当Cr(Ⅵ)质量浓度5 mg·L-1时抑制美人蕉和绿萝可溶性蛋白质合成及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SOD、CAT、POD及绿萝SOD、POD活性,对美人蕉MDA积累影响不大,增加绿萝MDA积累;当Cr(Ⅵ)质量浓度达到10 mg·L-1时,明显抑制两种植物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且抑制美人蕉CAT、POD活性和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和绿萝SOD活性及绿萝POD活性,显著增加两种植物MDA积累.本试验条件下,美人蕉生长速度大于绿萝,对铬胁迫的耐受能力更强.
- 刘英郭沛涌廖纪华
- 关键词:富营养化植物修复生理生化响应
- 不同种植方式对陆生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以陆生植物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紫背万年青(Rhoeo discolor)为对象,研究了其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的双倍生物量组对水体中TP、DTP和DIP的去除率与它们的单倍生物量组呈显著性差异,植物对水体中P的去除效果随着植物生物量的适度增加而提高.两种陆生植物的复合种植体系对TP、DTP和DTP的去除率和单一种植体系差别不明显,说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的不同种植体系对水体中TP、DTP和DIP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去除水体中TP、DTP和DIP的动态过程拟合模型可以看出各植物处理组对水体中不同形态P有良好的去除效应.
- 陈力郭沛涌林宇倪秉斌柴洪云
- 关键词:植物修复富营养化磷
- 厦门石兜—坂头水库水体营养状态评价及因子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厦门石兜-坂头水库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兜-坂头水库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石兜-坂头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分别得到水质的3个主要控制因素。石兜水库水质主要是受到氮、磷营养盐及水温、离子属性等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状况;有机物含量。坂头水库水质主要是受悬浮物和水体的离子属性等控制;有机物和氮营养盐;浮游植物生长状况。
- 王进铭郭沛涌赵晓艳江中央李姗姗王伟莉童敏李林蔚
- 关键词:营养状态
- 14C-甲磺隆在土壤中的可提态残留、结合残留和矿化研究
-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从质量平衡角度,研究了14C-甲磺隆在7种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14C-BR)、可提态残留(14C-ER)以及矿化为14CO2的规律;同时对14C-BR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 叶庆富邬建敏孙锦荷
- 关键词:矿化土壤
- 大型丝状绿藻生长过程中有色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的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室外模拟实验研究崇明岛北湖滩涂大型丝状绿藻常见种-刚毛藻在生长过程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光谱特征变化。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检出的类蛋白和类腐殖酸荧光峰在对照实验中变化不大,而在培养实验中明显增加。采用平行因子模型(PARAFAC)结合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数据分析得到的CDOM的4个组分:C1,C2,C3,C4,分别与类腐殖酸荧光峰A(C),M和类蛋白荧光峰B和T有关。培养实验中,4组分分别增加了211.5%,255.8%,75.3%和129.3%;对照实验中除C1降低34.3%外,其他组分无明显变化。吸收系数a(355)在培养实验中增加了92.9%,并且与4组分显著正相关(P<0.01);对照实验中a(355)降低了59.8%,仅与C1显著相关(P<0.05)。此外对表征分子量和组成的M值和S值进行比较发现,培养实验中M值和S值均低于对照实验。这说明在刚毛藻生长过程中可能有大分子和较强芳香性的CDOM产生。所有结果表明,刚毛藻的生长过程能够引起CDOM含量和组成结构的变化。
- 姜德刚黄清辉李建华
- 关键词:有色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
- 壳聚糖没食子酸新型抑藻剂的制备及其对淡水微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壳聚糖(CTS)吸附没食子酸(GA)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壳聚糖对没食子酸的最佳吸附条件是:没食子酸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 200 mg/L,20 mL没食子酸溶液中壳聚糖用量为0.02 g,震荡时间为60 min,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制备出没食子酸与壳聚糖的吸附比为623 mg/g的抑藻剂,并研究其短期释放率。然后探讨该抑藻剂对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抑藻剂对水华微囊藻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抑藻剂质量浓度为30 mg/L时,抑制时间将达到15d;当抑藻剂质量浓度为60,90和130 mg/L时,抑制时间将长达24 d,抑藻率高达99%。但是在15 d内,抑藻剂并未对蛋白核小球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抑藻剂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抑藻率仅为5%。因此,壳聚糖载没食子酸新型抑藻剂可以有效控制水华藻类水华微囊藻的生长而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影响较弱。
- 刘杨郭沛涌鲁贝贝黄伟万禁禁
- 关键词:缓释没食子酸水华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
- 福建泉州市东、西湖水体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 2008年
- 对闽东南地区的泉州市东湖和西湖不同水域水体中各形态磷进行采样分析,探讨城市湖泊水体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湖和西湖水体中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70,0.203mg·L^-1,而溶解性总磷酸盐分别占总磷的60.2%~87.6%和38.1%~73.2%.这表明东湖水体中磷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溶解性总磷酸盐,且主要以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占溶解性总磷酸盐的60%~92%;而西湖溶解性正磷酸盐占溶解性总磷酸盐的34.7%~68.5%.东湖和西湖水体各采样点中,溶解性总磷酸盐与溶解性正磷酸盐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
- 李庆华郭沛涌李江淮陈力
- 关键词:磷素城市湖泊富营养化
- 湖泊沉积物磷污染及其释放风险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环境问题,而湖泊沉积物磷污染又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一项重要原因。对沉积物磷的分级、磷的吸附性质、以及磷的释放风险评价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期望对湖泊沉积物磷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 路丁郭沛涌
-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磷污染
- 湿地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已成为当今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湿地沉积物磷含量又是湿地恢复程度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对沉积物磷的分级、磷的释放风险评价、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与影响吸附解吸因素进行分析,了解湿地恢复过程中沉积物磷含量现状,以期为今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 苏海涛郭沛涌
- 关键词:湿地沉积物磷含量
- 厦门市石兜-坂头水库水体生物有效磷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厦门市石兜-坂头水库生物有效磷与藻类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石兜和坂头库区的FeO-P浓度范围分别为0.0061—0.0093 mg.L-1和0.0064—0.0085 mg.L-1;FeO-DP平均浓度均略高于FeO-PP,分别占FeO-P浓度的47.6%—63.9%和49.3%—59.7%.总叶绿素a浓度范围分别为185.25—220.33μg.L-1和172.04—219.58μg.L-1;两库区均蓝藻含量最高,各占总叶绿素a的54.67%—65.27%和49.87%—63.87%,绿藻略低于蓝藻,硅藻含量极少,两库区具有暴发蓝、绿藻水华的潜在风险;生物有效磷与藻类叶绿素a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均表现为上游区域高于下游区域,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近岸区域高于库心区域,说明两者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以及外源污染源的输入情况密切相关.水体FeO-P、FeO-DP含量与水体蓝藻以及总叶绿素a含量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绿藻含量则呈现低度线性正相关.
- 李姗姗郭沛涌吴龙永王进铭赵晓艳江中央汪剑
- 关键词:生物有效磷叶绿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