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C35038)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苏振华陈帆冯霞卜晓珊施一丹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吕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互联网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机制阐释被引量:1
- 2013年
- 互联网业已成为群体行动的舆论平台和发生渠道,通过资源动员、政治机会结构的供给与共识解读及建构,促使网络社会运动的专业化与草根化并行的发展趋势。围绕国家——社会关系的核心逻辑,以资源动员、政治过程和框架建构等理论范式为研究框架,分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治机会结构与群体行动的互动与平衡,剖析网络社会运动的发生机理,并探索促使其有效发生的制度性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路径。
- 冯霞卜晓珊
- 关键词:动员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制度化
- 从微观机制到社会结构——集体行动理论的跨学科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集体行动的解释是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囚徒困境、公地悲剧和集体行动的逻辑等机制的发现,揭示了自发地形成集体行动将会面临的困境。心理学家分析了个体及群体心理状态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参与者之间认同的缺乏或存在认同差异将导致自发性集体行动的失败。政治社会学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发现,社会结构是影响集体行动形成以及参与者心理的重要原因。社会结构性质的差异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及其对群体的心理认同,进而作用于个体的行为选择。这也就回答了何以某个群体能够形成社会认同,而另一个群体不能够形成社会认同的问题。
- 施一丹苏振华
- 关键词:集体行动社会认同社会运动社会结构
- 社会运动理论的演变理路:国家视角的再出发被引量:3
- 2013年
- 现代社会运动本质上是民众为影响日益扩大的国家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局部利益或影响一定社会变迁的一种集体行动。因而国家视角对于整体性把握社会运动理论意义重大,故以国家视角对社会运动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来梳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并给出对国家视角兴起、衰落和回归历程的可能解释。在此基础上,社会运动研究对于中国国家转型的意义将不言自明。
- 苏振华陈帆